【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与夹紧形式,特别适用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用于结构空间有限、定位孔孔径公差控制的较大场合的自动涨芯压紧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诸如汽车桥壳类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易变形,用于定位的内孔公差控制的很大,而且工件内部压紧空间有限,采用自动涨芯压紧机构可以消除定位间隙,从而保证定位精度,保证压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涨芯压紧机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定位间隙过大,以及内部压紧空间不足等缺陷。采用第一活塞杆推动三根涨芯杆完成自定芯,采用第二活塞杆间接推动勾形压板完成夹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双活塞杆油缸前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夹具体上,第一活塞杆通过前端锥面与三根涨芯杆贴合,第二活塞杆通过动力销与浮动转向接头座相连,浮动转向接头与勾形压板连接。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I是后法兰、2是第一活塞杆、3是第一缸体、4是第二缸体、5是第二活塞杆、6是前法兰、7是动力销、8是浮动转向接头座、9是涨芯杆、10是涨芯杆座、11是压簧、12是销、13是浮动转向接头、14是勾形压板。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 ...
【技术保护点】
自动涨芯压紧机构,其特征是双活塞杆油缸前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夹具体上,第一活塞杆通过前端锥面与三根涨芯杆贴合,第二活塞杆通过动力销与浮动转向接头座相连,浮动转向接头与勾形压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茂,赵大伟,刘汉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聚星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