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圈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05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垫圈安装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施压轨道、安装于施压轨道上且沿所述施压轨道延伸方向移动的压头、与压头结构相配的导向套和定位支架。所述压头、导向套和定位支架沿压头挤压垫圈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向套包括导向腔体,所述导向腔体呈朝向所述压头和定位支架两端开口的去顶锥形,且靠近所述压头端开口大于靠近定位支架端开口。使用时,将开设通孔的待装工件固定于定位支架上,且压头将垫圈压入导向套的导向腔体中,基于导向腔体的去顶锥形结构,垫圈的朝向待装工件端直径被充分挤压,从而顺利通过待装工件的通孔,完成垫圈和待装工件组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垫圈安装装置可有效简化垫圈的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垫圈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垫圈一般采用胶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弾性。一方面采用胶质材料制成的垫圈具有密封效用,可作为密封部件;另ー方面垫圈的弾性可有效缓冲两个连接部件间的刚性作用力,从而保护部件。因而垫圈广泛地应用于机械领域,如轴杆或是通孔等エ件的安装。垫圈一般呈柱(筒)状,如在轴杆与通孔安装中,垫圈套于轴杆上,并塞于通孔中。而鉴于垫圈的胶质材料表面较为光滑,垫圈与通孔的接触部时常出现错位现象,难以准确定位。为了将垫圈牢牢固定于通孔中,往往会将垫圈的一端或是两端设计成突起的“帽”状 结构(參考图I所示),该“帽”状部分21的外径d2大于待装エ件I的通孔11的孔径dl,当“帽”状部分21穿过通孔11后,不会轻易移除,从而加强垫圈2与エ件I的连接。在垫圈2和エ件I的安装过程中,通过挤压所述垫圈2的“帽”状部分21,压缩其直径从而穿过所述通孔11。然而实际操作过中,鉴于有些垫圈2胶质材料较硬或是垫圈2的“帽”状部分21采用实心结构,必须向所述“帽”状部分21施加相当大的カ才足以使其产生形变,从而穿过所述通孔11。因而现有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操作困难,エ件和垫圈的组装速度慢,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垫圈安装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基座上的施压轨道、安装于所述施压轨道上且沿所述施压轨道延伸方向移动的压头、与所述压头结构相配的导向套和放置待装工件的定位支架;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压头和定位支架之间,且所述压头、导向套和定位支架沿所述压头挤压垫圈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向套包括沿所述施压轨道延伸方向两端开口的导向腔体:所述导向腔体呈去顶锥形,且靠近所述压头端的开口大于靠近所述定位支架端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蕴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