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庆诩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12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31
一个多功能新型健身球,通过手柄的便利操作使腹部,胸部及手臂得到锻炼,此练习球是由柔软的充气膨胀材料及两根相对的手柄组成,是通过手柄来移动的,利用身体的屈伸来产生持续的阻力从而增强肌肉的锻炼,还可以用手柄一端连着阻力带,另一端由练习者的脚踩着阻力带脚蹬来产生持续的阻力从而的得到不同的健身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特别是涉及ー种伸缩滚动式锻炼肢体的多功能新型健身球
技术介绍
运动是健康的基础,大体来说,运动设备在市场领域有很多,这些运动设备可分为锻炼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或者特定肌肉锻炼的或者两者都兼备的,自从人们开始以平坦的肚子为荣时,腹肌成了主要的肌肉锻炼群,现有市场上很多的运动设备都有很多缺点,比如练习困难,质量差,没效果,价格贵,尺寸大等,因此,ー款能减少甚至解决那些缺点,同时又有锻炼效果的运动设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随时随地进行肢体锻炼的多功能新型健身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包括球体(I)和把手,还包括一对阻力帯(2),上述的球体(I)为充气球体,球体上设有充气泵针(11),内部设有一通道(12)延伸通过球体及通道两端设有ー对把手腔(13),还包括一支撑杆(14),该支撑杆(14)通过该通道(12),且支撑杆(14)两端都被各自的细长的项圈(15)覆盖,上述的ー对把手各自包含ー个手柄(16)、内支架(17)、锥形环(18)和唇型垫圈(19),所述的唇型垫圈(19)穿过项圈(15)并固定在把手腔(13)上,锥形环(18)穿过项圈(15)并紧接唇型垫圈(19),内支架(17)紧接锥形环(18)套入支撑杆(14),利用定位栓(20)将其固定在支撑杆(14)的适当位置,再套上手柄(16),支撑杆(14)延伸出球体(I)的另一端按上述方式安装好另一端把手,这样所述的球体(I)就可以自由的旋转上述的支撑杆(14)上,阻力帯(2)为弹性的箍筋带,一端通过调节圈(21)套在手柄(16)上,另一端设有脚蹬(22)。上述的阻力帯(2)为弹性的箍筋带,一端带有套环(23),将阻力帯(2)穿过套环(23)形成ー个调节圈(21),另一端末端为安装有一个脚蹬(22),脚蹬(22)为三角形,与阻力帯(2)连接面有比阻力帯直径稍大的圆孔(24),穿入阻力帯(2)后可以自由旋转,阻力帯(2)与脚蹬(22)连接的末端直径比圆孔(23)直径大,防止脚蹬(22)脱落,脚蹬(22)与使用者脚板接触面设有防滑条(25),在锻炼过程中防止脚板滑落。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限制锻炼地点,可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组件的不同组合来加强锻炼強度来随时进行肢体锻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球体局部剖开图。图4为本技术的球体使用效果图。图5为本技术的阻カ带结构图。图6为图5 “A”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球体加装阻力帯的示意图。图8为图5 “B”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加装阻力帯后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图2及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包括球体I和把手,上述的球体I其内部设有通道12,从球体的一端延伸到球体的另一端,通道12两端设有ー对把手腔13,支撑杆14通过内部通道12进入项圈15,并可以自由在通道12旋转,通道12密封在球体I内表面,通过球体I外表面的气泵针11来将球体I充气,把手包含ー个手柄16、内支架17、锥形环18和唇型垫圈19,将唇型垫圈19穿过项圈15并固定在球体通道12两端的把手腔13上,锥形环18穿过项圈15并紧接唇型垫圈19,内支架17紧接锥形环18套入支撑杆14,利用定位栓20将其固定在支撑杆14的适当位置,再套上手柄16,支撑杆14穿过通道12延伸到球体另一端并插入项圈15,按上述步骤安装好另一端把手,这样所述的球体就可以自由的旋转在上述的支撑杆14上,如图4所示,使用者将两手紧握球体的两侧把手,双膝跪地,利用球体I的进行前后的旋转移动来控制身体的舒展强度从而得到锻炼。为了能够提升健身运动的強度,还可以球体还可以加装阻力帯2,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阻力帯2为弹性的箍筋带,将阻力帯2穿过套环23形成ー个调节圈21固定在手柄16上,另一端设有脚蹬22,运动吋,使用者双膝跪地,双手紧握把手,脚放置在脚蹬22上,脚蹬22为三角形,与阻力帯2连接面有比阻力帯直径稍大的圆孔24,穿入阻力帯2后可以自由旋转,阻力帯2与脚蹬22连接的末端直径比圆孔24直径大,防止脚蹬22脱落,脚蹬22与使用者脚板接触面设有防滑条25,在锻炼过程中防止脚板滑落,如图9所示,使用者通过前后移动利用阻力帯2的伸缩弹性来加强运动的強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季节、地点的限制,通过组件的不同配合,可随时进行不同強度的锻炼,安全简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包括球体(I)和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阻力带(2),上述的球体(I)为充气球体,球体上设有充气泵针(11),内部设有一通道(12)延伸通过球体及通道两端设有一对把手腔(13),还包括一支撑杆(14),该支撑杆(14)通过该通道(12),且支撑杆(14)两端都被各自的细长的项圈(15)覆盖,上述的一对把手各自包含一个手柄(16)、内支架(17)、锥形环(18)和唇型垫圈(19),所述的唇型垫圈(19)穿过项圈(15)并固定在把手腔(13)上,锥形环(18)穿过项圈(15)并紧接唇型垫圈(19),内支架(17)紧接锥形环(18)套入支撑杆(14),利用定位栓(20)将其固定在支撑杆(14)的适当位置,再套上手柄(16),支撑杆(14)延伸出球体(I)的另一端按上述方式安装好另一端把手,这样所述的球体(I)就可以自由的旋转上述的支撑杆(14)上,阻力带(2)为弹性的箍筋带,一端通过调节圈(21)套在手柄(16)上,另一端设有脚蹬(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带(2)为弹性的箍筋带,一端带有套环(23),将阻力带(2)穿过套环(23)形成一个调节圈(21),另一端末端为安装有一个脚蹬(22),脚蹬(22)为三角形,与阻力带(2)连接面有比阻力带直径稍大的圆孔(24),穿入阻力带(2)后可以自由旋转,阻力带(2)与脚蹬(22)连接的末端 直径比圆孔(23)直径大,防止脚蹬(22)脱落,脚蹬(22)与使用者脚板接触面设有防滑条(25)。专利摘要一个多功能新型健身球,通过手柄的便利操作使腹部,胸部及手臂得到锻炼,此练习球是由柔软的充气膨胀材料及两根相对的手柄组成,是通过手柄来移动的,利用身体的屈伸来产生持续的阻力从而增强肌肉的锻炼,还可以用手柄一端连着阻力带,另一端由练习者的脚踩着阻力带脚蹬来产生持续的阻力从而的得到不同的健身效果。文档编号A63B21/055GK202637833SQ20122014608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曾庆诩 申请人:曾庆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包括球体(1)和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阻力带(2),上述的球体(1)为充气球体,球体上设有充气泵针(11),内部设有一通道(12)延伸通过球体及通道两端设有一对把手腔(13),还包括一支撑杆(14),该支撑杆(14)通过该通道(12),且支撑杆(14)两端都被各自的细长的项圈(15)覆盖,上述的一对把手各自包含一个手柄(16)、内支架(17)、锥形环(18)和唇型垫圈(19),所述的唇型垫圈(19)穿过项圈(15)并固定在把手腔(13)上,锥形环(18)穿过项圈(15)并紧接唇型垫圈(19),内支架(17)紧接锥形环(18)套入支撑杆(14),利用定位栓(20)将其固定在支撑杆(14)的适当位置,再套上手柄(16),支撑杆(14)延伸出球体(1)的另一端按上述方式安装好另一端把手,这样所述的球体(1)就可以自由的旋转上述的支撑杆(14)上,阻力带(2)为弹性的箍筋带,一端通过调节圈(21)套在手柄(16)上,另一端设有脚蹬(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诩
申请(专利权)人:曾庆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