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包括钩头、钩柄、手柄以及中间连接件;钩柄前部向内圆滑弯曲90°;钩头为片状结构,钩头的后侧边与钩柄前部端面相连;钩头前侧边处具有内向的凹进,可使钩头稳定固定在上颌骨截骨术中鼻嵴,使拉钩整体在手术过程中不会产生滑动;且钩头向外倾斜,最大程度地暴露手术区和保护周围组织,可以极大地减少手术器械对鼻腔粘膜,骨质乃至气管插管的意外损伤。所述钩柄后部端面以及手柄均与中间连接件相连。钩柄前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形成弧形侧翼,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粘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上颌骨,鼻腔生理解剖结构,且整体设计紧凑,制作简单,使用简便,操作舒适美观,患者皮肤组织无不适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进行人体上颌骨手术中的拉钩。
技术介绍
在医院颅颌面外科或者口腔颌面外科涉及上颌骨手术过程中,例如上颌骨的Lefort I型截骨术或者上颌前份截骨术中,经常需要术者或者助手将上颌骨鼻腔侧显露清楚,以便医疗器械的操作,进而应用动力系统,利用球钻、裂钻或者来复锯、摆动锯进行截骨或者磨骨操作。由于该部位上接鼻腔粘膜,同时由于麻醉需要,气管插管位于一侧的鼻腔内。故而在截骨术的时候,需要助手应用较繁琐的方法将术区暴露;更甚者在上颌前份截骨 的时候,往往没有特制的器械,无法将整个鼻腔粘膜拉开保护,术野无法清楚暴露,医生仅仅是凭经验盲视下凭手感进行截骨,常常造成出血多,损伤周围的组织结构,同时影响了手术的进程。且目前临床中存在的拉钩中,无一种拉钩可以稳定固定于该骨嵴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临床医用拉钩的不足和缺陷。可以稳定固定在上颌骨鼻腔面截骨术后的骨嵴上,为直视下截骨创造空间,同时可以很好的保护鼻腔粘膜和周围的组织,特别适用上颌骨截骨手术鼻腔面的显露和保护。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包括钩头、钩柄、手柄以及中间连接件。钩柄为由后部连接杆与如部片状结构构成的一体结构;其中,后部连接杆后端面为圆形,由连接杆后端至前端逐渐由圆柱形过渡为片状结构,连接杆前端与前部片状结构后端接合。且如部片状结构相对与后部连接杆内向弯曲90°钩柄如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形成弧形侧翼;钩柄后部端面以及手柄均与中间连接件相连;手柄中部镂空。钩头为片状结构,钩头的后侧边与钩柄前部端面相连;钩头向外倾斜,且钩头前侧边处具有内向的凹进。在进行颌骨手术时,可通过钩头前侧凹进将拉钩稳定定位于上颌骨鼻腔侧骨嵴上,使钩柄前部内侧与鼻腔粘膜贴合,通过上抬手柄,使钩柄前部将鼻腔面软组织向后方拉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拉钩可稳定固定于上颌骨截骨术后鼻腔面骨嵴上,同时可以将鼻腔粘膜等组织完全保护在拉钩的后方,使临床医师实现了直视下,安全操作,将盲视凭经验和手感的手术简化为简单直视规范的手术,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同时降低了手术中意外损伤鼻和上腭粘膜,梨状孔周围骨质甚至麻醉插管的风险;2、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适用于一切涉及上颌骨截骨中,需要暴露和保护鼻腔面存在的组织结构的手术;3、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设计符合上颌骨,鼻腔生理解剖结构,且整体设计紧凑,制作简单,使用简便,操作舒适美观,患者皮肤组织无不适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中钩柄前部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实际操作方式示意图。图中I-钩头 2-钩柄 3-手柄 4-中间连接件101-凹进 201-弧形侧翼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为由钩头I、钩柄2、手柄3以及中间连接件4构成的一体结构,如图I所示;钩头I与钩柄2相连,钩柄2与手柄3通过中间连接件4相连。钩头I、钩柄2、手柄3与中间连接件4的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为钩柄2为由后部连接杆与如部片状结构构成的一体结构;其中,后部连接杆后端面为圆形,如图2所示,由后部连接杆后端至前端逐渐由圆柱形过渡为片状结构,后部连接杆前端与前部片状结构圆滑接合;且前部片状结构相对后部连接杆内向圆滑弯曲90° ,使钩柄2前部与后部间形成90°夹角。钩柄2前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由此在钩柄2前部两侧形成弧度Θ为30°的弧形侧翼201,如图3所示;且两弧形侧翼201与钩柄2后部间采用连续过度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钩头I为片状结构,钩头I的后侧边与钩柄2前部端面接合形成一体,且钩柄2中两弧形侧翼间的钩柄部分宽度与钩头I后侧边相等。钩头I向外倾斜,与钩柄间形成145°夹角Φ。钩头I前侧边处还具有内向的凹进101,凹进101成“V”型结构, 所述钩柄2后部端面以及手柄3均与中间连接件4接合形成一体,使钩柄2与中间连接件4的接合处,与手柄3与中间连接件4的接合处相对,由此形成本拉钩的整体结构,且拉钩整体表面均为平滑顺畅的曲面,无硬性的转折和锐利边缘。使用者可通过手柄3对拉钩进行持握;本技术中设计手柄3中部为镂空结构,且将中间连接件4设计为圆环结构,由此可使使用者在持握拉钩过程中有效防止拉钩摔落损坏,同时还可减轻拉钩质量,节省成本。采用本技术颌骨手术拉钩进行颌骨手术时,可通过钩头I前侧凹进101将拉钩稳定定位于上颌骨鼻腔侧骨嵴上,不会使在手术过程中使拉钩产生滑动。钩柄2前部内侧与鼻腔粘膜贴合,通过上抬手柄3,使钩柄2前部将鼻腔面软组织向后方拉开,并且通过钩柄2前部两侧的弧形侧翼可对鼻腔粘膜进行保护,使鼻腔粘膜在不被磨球等动力系统损伤,如图4所示。且通过钩头I向外倾斜设计,可最大程度地暴露手术区和保护周围组织,使手术在直视下操作进行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器械对鼻腔粘膜,骨质乃至气管插管的意外损伤。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头、钩柄、手柄以及中间连接件; 钩柄为由后部连接杆与前部片状结构构成的一体结构;其中,连接杆前端与前部片状结构后端接合;且如部片状结构相对与后部连接杆内向弯曲90° ;钩柄如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形成弧形侧翼;钩柄后部端面以及手柄均与中间连接件相连; 钩头为片状结构,钩头的后侧边与钩柄前部端面相连;钩头向外倾斜,且钩头前侧边处具有内向的凹进。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翼的弧度为30。。3.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翼与钩柄后部间采用连续过度方式。4.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弧形侧翼间的钩 柄部分宽度与钩头后侧边相等。5.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与钩柄间夹角为 145。。6.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为“V”型。7.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柄与中间连接件的连接处,与手柄与中间连接件的连接处相对。8.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中部镂空。9.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圆环结构。10.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钩柄、手柄与中间连接件表面均为平滑顺畅的曲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包括钩头、钩柄、手柄以及中间连接件;钩柄前部向内圆滑弯曲90°;钩头为片状结构,钩头的后侧边与钩柄前部端面相连;钩头前侧边处具有内向的凹进,可使钩头稳定固定在上颌骨截骨术中鼻嵴,使拉钩整体在手术过程中不会产生滑动;且钩头向外倾斜,最大程度地暴露手术区和保护周围组织,可以极大地减少手术器械对鼻腔粘膜,骨质乃至气管插管的意外损伤。所述钩柄后部端面以及手柄均与中间连接件相连。钩柄前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形成弧形侧翼,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粘膜。本技术符合上颌骨,鼻腔生理解剖结构,且整体设计紧凑,制作简单,使用简便,操作舒适美观,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上颌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头、钩柄、手柄以及中间连接件;钩柄为由后部连接杆与前部片状结构构成的一体结构;其中,连接杆前端与前部片状结构后端接合;且前部片状结构相对与后部连接杆内向弯曲90°;钩柄前部两侧边向内侧弯曲成弧,形成弧形侧翼;钩柄后部端面以及手柄均与中间连接件相连;钩头为片状结构,钩头的后侧边与钩柄前部端面相连;钩头向外倾斜,且钩头前侧边处具有内向的凹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军,张智勇,王一瑾,石蕾,尹琳,尹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