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560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属于外科医疗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支架、支座、壳体、电机、传动杆、进给螺母座、牵引杆、套管、套管螺栓、弧形转轴、滑动套管、滑动套管螺栓、钩杆、拉钩、吸头、Y型管、吸管、负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座对手术拉钩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了医务人员直接手持拉钩牵开伤口,防止医务人员因长时间牵拉手术拉钩,导致手臂不适,给手术操作带来影响;采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由进给螺母座与弧形转轴实现拉钩的长度及角度的调节,并采用两个拉钩保证伤口的牵开宽度,使手术视野完全暴露;通过将拉钩及拉杆设置空心管状结构,并设置吸头利用负压泵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避免血水影响到手术视野及最佳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外科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由于外科手术视野大都比较大,常常需要用到手术拉钩将手术切口牵开,而目前外科使用的手术拉钩多为单钩,钩的牵开宽度有限,不适合大范围手术视野暴露,并且拉钩的长度不能调节,由医务人员用手拉开,若一个手术需要多个拉钩,则需要多人协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而医务人员长时间牵拉手术拉钩,会导致手臂不适,给手术操作带来影响。虽然,一些医院也采用固定式手术拉钩,但手术拉钩的调节效果不佳,更无法实现牵开角度和伤口牵开宽度的调整,同时伤口处的出血也影响到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的视野需求及手术最佳时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手术拉钩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方便、实用、能最大满足外科手术操作的手术拉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通过设置支座对手术拉钩进行固定安装,解决了医务人员直接手持拉钩牵开伤口的问题;通过采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由进给螺母座实现手术的长度调节,由弧形转轴实现手术拉钩的角度调节,并在弧形转轴上设置两个拉钩,从而解决现有手术拉钩对伤口牵开宽度有限,手术视野不能完全暴露的问题;通过将拉钩及拉杆设置空心管状结构,并在拉钩上设置吸头,采用负压泵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解决了外科手术时伤口处的出血影响医生手术视野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外科用手术拉钩包括支架1、支座2、螺纹孔3、壳体4、电机5、传动杆6、进给螺母座7、牵引杆8、套管9、套管螺栓10、弧形转轴11、滑动套管12、滑动套管螺栓13、钩杆14、拉钩15、吸头16、Y型管17、连接头18、吸管19、负压泵20、槽口21,所述的支架1的底端设置有支座2,支座2上设置有螺纹孔3,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壳体4,壳体4的后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的传动杆6与电机5连接,传动杆6上设置有进给螺母座7,进给螺母座7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杆8,牵引杆8从设置在壳体4前侧板上的槽口21穿出,牵引杆8的端头设置有套管9,套管9上设置有套管螺栓10,所述的弧形转轴11通过套管螺栓10安装在套管9内,弧形转轴11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套管12,滑动套管12上设置有滑动套管螺栓13,所述的钩杆14通过滑动套管螺栓13安装在滑动套管12内,钩杆14的前端设置有拉钩15,钩杆14与拉钩15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拉钩15上设置有吸头16,钩杆14的后端与Y型管17连接,Y型管17通过连接头18与吸管19密封连接,吸管19与负压泵20连接,负压泵20安装在壳体4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拉钩15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吸头16。作为优选,所述的Y型管17为塑料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支座对手术拉钩进行固定安装,有效避免了医务人员直接手持拉钩牵开伤口,从而有效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医务人员因长时间牵拉手术拉钩,导致手臂不适,给手术操作带来影响;通过采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由进给螺母座实现手术的长度调节,由弧形转轴实现手术拉钩的角度调节,并在弧形转轴上设置两个拉钩保证伤口的牵开宽度,使手术视野完全暴露,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将拉钩及拉杆设置空心管状结构,并在拉钩上设置吸头,采用负压泵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避免血水处理时间过长,影响到手术视野及病人的最佳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支座、3-螺纹孔、4-壳体、5-电机、6-传动杆、7-进给螺母座、8-牵引杆、9-套管、10-套管螺栓、11-弧形转轴、12-滑动套管、13-滑动套管螺栓、14-钩杆、15-拉钩、16-吸头、17-Y型管、18-连接头、19-吸管、20-负压泵、21-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所示,所述的外科用手术拉钩包括支架1、支座2、螺纹孔3、壳体4、电机5、传动杆6、进给螺母座7、牵引杆8、套管9、套管螺栓10、弧形转轴11、滑动套管12、滑动套管螺栓13、钩杆14、拉钩15、吸头16、Y型管17、连接头18、吸管19、负压泵20、槽口21,所述的支架1的底端设置有支座2,支座2上设置有螺纹孔3,在进行手术时,可采用长螺栓将支座2固定在手术床的边框上,避免医务人员直接手持拉钩牵开伤口,从而有效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医务人员因长时间牵拉手术拉钩,导致手臂不适,给手术操作带来影响。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壳体4,壳体4的后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的传动杆6与电机5连接,传动杆6上设置有进给螺母座7,进给螺母座7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杆8,牵引杆8从设置在壳体4前侧板上的槽口21穿出,牵引杆8的端头设置有套管9,套管9上设置有套管螺栓10,所述的弧形转轴11通过套管螺栓10安装在套管9内,弧形转轴11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套管12,滑动套管12上设置有滑动套管螺栓13,所述的钩杆14通过滑动套管螺栓13安装在滑动套管12内,钩杆14的前端设置有拉钩15,通过电机5带动传动杆6转动,可实现进给螺母座7在传动杆6的轴向移动,进而通过牵引杆8带动拉钩15的运动,使牵引过程更加简便省力;同时,通过套管螺栓10及滑动套管螺栓13调节钩杆14与拉钩15的长度及角度,使手术视野完全暴露,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钩杆14与拉钩15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拉钩15上设置有吸头16,所述的拉钩15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吸头16,钩杆14的后端与Y型管17连接,所述的Y型管17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具有一定的柔韧度,不会影响钩杆14与拉钩15的角度及长度调整;Y型管17通过连接头18与吸管19密封连接,吸管19与负压泵20连接,负压泵20安装在壳体4顶部,通过负压泵20与吸管19、Y型管17及钩杆14和拉钩15的空心管状结构,可在手术过程中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避免伤口处的出血影响到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的视野需求,并且采用两个吸头16可快速的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避免血水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病人的最佳手术时间。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本技术前,先采用长螺栓将支座2固定在手术床的边框上,然后,通过滑动套管螺栓13将钩杆14固定安装在弧形转轴11上的滑动套管12内,再通过套管螺栓10将弧形转轴11固定安装套管9内,从而安装好拉钩15,然后将钩杆14与Y型管17连接起来,通过连接头18将Y型管17与吸管19连接起来。使用本技术时,使电机5正转,由电机5带动传动杆6转动,传动杆6带动进给螺母座7壳体4的前侧做轴向运动,进给螺母座7通过牵引杆8实现拉钩15长度调节,然后通过拉钩15勾住手术切口,此时通过滑动套管螺栓13调节钩杆14的长度及拉钩15的角度,使电机5反转,由传动杆6带动进给螺母座7做向壳体4的后侧移动适当距离,从而将伤口拉开,保证手术视野完全暴露,若伤口处出血太多,可启动负压泵20,通过负压泵20的负压作用,利用拉钩15上的吸头16将伤口处的血水吸出。本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科用手术拉钩包括支架、支座、螺纹孔、壳体、电机、传动杆、进给螺母座、牵引杆、套管、套管螺栓、弧形转轴、滑动套管、滑动套管螺栓、钩杆、拉钩、吸头、Y型管、连接头、吸管、负压泵、槽口,所述的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后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传动杆与电机连接,传动杆上设置有进给螺母座,进给螺母座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杆,牵引杆从设置在壳体前侧板上的槽口穿出,牵引杆的端头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套管螺栓,所述的弧形转轴通过套管螺栓安装在套管内,弧形转轴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套管,滑动套管上设置有滑动套管螺栓,所述的钩杆通过滑动套管螺栓安装在滑动套管内,钩杆的前端设置有拉钩,钩杆与拉钩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拉钩上设置有吸头,钩杆的后端与Y型管连接,Y型管通过连接头与吸管密封连接,吸管与负压泵连接,负压泵安装在壳体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科用手术拉钩包括支架、支座、螺纹孔、壳体、电机、传动杆、进给螺母座、牵引杆、套管、套管螺栓、弧形转轴、滑动套管、滑动套管螺栓、钩杆、拉钩、吸头、Y型管、连接头、吸管、负压泵、槽口,所述的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后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传动杆与电机连接,传动杆上设置有进给螺母座,进给螺母座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杆,牵引杆从设置在壳体前侧板上的槽口穿出,牵引杆的端头设置有套管,套管上设置有套管螺栓,所述的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冰程琳李国正朱冉李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