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装置,其包括采血针;导管;与所述采血针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所述采血针,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一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有一拨件;针套,所述针套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导管一端设有止滑突起,所述止滑突起适于所述拔件沿所述滑槽向所述导管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针尖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至所述针套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距离;针套筒,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空腔,所述针套筒一端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导管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伸入所述针套筒空腔内并与一连通针固定连通。解决了护套有时会发生脱落的问题,提供更加安全的采血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采血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采血针属于ー种医疗用具,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主要由针头和针杆组成,当操作者手持针管将采血针头部按压在患者肢体上吋,护套在皮肤的弹力作用下缩进、使针头凸出并刺入皮肤造成微创,当拔除采血针后,护套在复位弹力的作用下重新复位将针头罩住以避免针头外露被污染或意外刺伤人体。但是采血针在用完之后,护套有时会发生脱落,医护人员会遭到受污针尖的意外伤害,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给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护套有时会发生脱落,进而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采血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采血装置,其包括采血针;导管;与所述采血针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所述采血针,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一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有ー拨件;针套,为上下开ロ的管状,所述针套与所述固定件同轴套设,所述针套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适于所述拨件沿所述滑槽轴向移动,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导管一端设有止滑突起,所述止滑突起适于所述拔件沿所述滑槽向所述导管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针尖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至所述针套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距离;针套筒,为两端开ロ的柱状空腔,所述针套筒一端通过ー连接件与所述导管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伸入所述针套筒空腔内并与ー连通针固定连通。所述止滑突起为凹面向下的弧状尖角。所述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导管一端。所述针套靠近所述针尖一端设有蝴蝶翼。所述连接件具有中心通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针套筒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所述连接件分为导管连接部和针套筒连接部,所述针套筒连接部远离所述连通针一端为ー锥体,所述导管连接部为与所述锥体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在本技术所述采血装置中,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导管一端设有止滑突起,所述止滑突起适于所述拔件沿所述滑槽向所述导管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针尖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至所述针套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距离;即使用完采血装置以后,所述拨件反向滑动卡入所述止滑突起和所述滑槽所组成的空间内,拨件不能反向回去,从而将所述拨件固定,不会因为搬运或其他原因造成针体从所述针套中脱出,使用更加安全。(2)在本技术所述采血装置中,所述止滑突起为凹面向下的弧状尖角,即所述拨件可以向所述导管方向移动变形述止滑突起,但在没有外力的作用反方向移动很困难,确保针体不会从针套中脱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采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_米血针,11-针尖,2-固定件,3_针套,31-拨件,32-滑槽,33-止滑突起,4-针套筒,5-连接件,51-导管连接 部,52-针套筒连接部,6-蝴蝶翼,7-导管,8-连通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I所示为本技术所述采血装置,其包括采血针I ;导管7 ;与所述采血针I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端固定所述采血针1,所述固定件2另一端与所述导管7 —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2侧壁上设置有一拨件;针套,为上下开口的管状,所述针套3与所述固定件2同轴套设,所述针套3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32,适于所述拨件沿所述滑槽32轴向移动,所述滑槽32靠近所述导管7 —端设有止滑突起33,所述止滑突起33适于所述拔件31沿所述滑槽32向所述导管7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I针尖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33至所述针套3靠近所述针尖11的一端的距离;针套3筒,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空腔,所述针套筒4 一端通过一连接件5与所述导管7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件5另一端伸入所述针套筒4空腔内并与一连通针8固定连通,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连接件5具有中心通孔,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针套筒4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止滑突起33为凹面向下的弧状尖角。所述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2靠近所述导管7 —端。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针套3靠近所述针尖11 一端设有蝴蝶翼6。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5分为导管7连接部51和针套筒连接部52,所述针套筒连接部52远离所述连通针8 —端为一锥体,所述导管连接部51为与所述锥体配合的凹槽。在使用时,将注射针筒的注射口与连接件5连接,当使用完之后,拨件31向后滑入通过止滑突起33,止滑突起33卡住拨件31,将拨件31固定,使用完的采血针I不会滑出来,不会伤害医护人员。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采血针(I);导管(7);与所述采血针(I)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一端固定所述采血针(1),所述固定件(2)另一端与所述导管(7) —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2)侧壁上设置有ー拨件(31); 针套(3),为上下开ロ的管状,所 述针套(3)与所述固定件(2)同轴套设,所述针套(3)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32),适于所述拨件沿所述滑槽(32)轴向移动,所述滑槽(32)靠近所述导管(7 ) 一端设有止滑突起(33 ),所述止滑突起(33 )适于所述拔件(31)沿所述滑槽(32)向所述导管(7)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针尖(11)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33 )至所述针套(3 )靠近所述针尖(11)的一端的距离; 针套筒(4),为两端开ロ的柱状空腔,所述针套筒(4) 一端通过ー连接件(5)与所述导管(7)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件(5)另一端伸入所述针套筒(4)空腔内并与ー连通针(8)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突起(33)为凹面向下的弧状尖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2)靠近所述导管(7) —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3)靠近所述针尖(11)一端设有蝴蝶翼(6)。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具有中心通孔,所述连接件(5 )与所述针套筒(4 )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分为导管连接部(51)和针套筒连接部(52),所述针套筒连接部(52)远离所述连通针(8)—端为ー锥体,所述导管连接部(51)为与所述锥体配合的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装置,其包括采血针;导管;与所述采血针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所述采血针,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一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有一拨件;针套,所述针套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导管一端设有止滑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血针(1);导管(7);与所述采血针(1)同轴固定套设的柱状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一端固定所述采血针(1),所述固定件(2)另一端与所述导管(7)一端密封连通,所述固定件(2)侧壁上设置有一拨件(31);针套(3),为上下开口的管状,所述针套(3)与所述固定件(2)同轴套设,所述针套(3)侧壁上沿其轴向成形有滑槽(32),适于所述拨件沿所述滑槽(32)轴向移动,所述滑槽(32)靠近所述导管(7)一端设有止滑突起(33),所述止滑突起(33)适于所述拔件(31)沿所述滑槽(32)向所述导管(7)变形通过,所述拨件到所述采血针针尖(11)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滑突起(33)至所述针套(3)靠近所述针尖(11)的一端的距离;针套筒(4),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空腔,所述针套筒(4)一端通过一连接件(5)与所述导管(7)另一端密封连通,所述连接件(5)另一端伸入所述针套筒(4)空腔内并与一连通针(8)固定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勇,张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