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针头连续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37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针头连续采血器,包括腔体、推送机构、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弹射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以及开关等六部分组成。在使用时只需要将针头夹连接到采血器腔体中后拨动采血夹限位杆,针头在针头夹顶出弹簧的作用下往前推进并在针筒的入口处自动分离针头套并送至指定位置,通过推杆将针头推至指定位置,提拉采血笔拉盖,按按钮,完成采血,继续使用推杆将采完血的针头推出腔体,推杆提升至初始位置,针头安装模板通过针筒排出孔排出,至此完成一次上针采血落针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单次采血笔在采血过程中繁杂的装卸针头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医护人员在才血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大大减少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采血器,特别涉及ー种多针头连续采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所生产销售的采血笔基本上都是单次的,即扭下采血笔盖头一装入针头——扭下针头保护盖——装上采血笔盖头——确定采血深度——拉动拉杆至工作位置——按钮——扭下采血笔盖头取出使用过的针头这样就完成一次装针采血过程。如果对于一般家庭使用来说,一天采取三次,这样的操作过程尚可接受,但对于医院来说这样的繁琐的操作方式不但没有较高的使用效率而且手动上下针头还会造成医护人员的意外伤害,如果针头上帯有血,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少数厂家在生产出售利用ー个顶出机构通过拉伸将针头顶出,但由于其内部结构的特点,在拉伸顶出机构时针头弹射力·比较大,能弹射出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落料方式依旧有危险因素存在。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能够连续多次采血的采血笔在出售,但价格高昂,并且只能使用他们专用的针头,所以适用性不高,使用成本较高。所以总的来说低的工作效率、一定的危险系数和低的适用性的弊端依旧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多针头连续采血器,克服了以上采血笔的弊端。其由腔体、推送机构、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弹射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以及开关六部分组成,其中腔体包括上针筒3、针筒21和下针筒9组成;推送机构包括推杆I ;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包括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压扣弹簧13、针头安装模板14、针头15、针头套17、针头夹16、针头夹顶出弹黃(18)和针头夹弹黃顶板19 ;弹射机构包括拉黃机构和压黃机构,其中拉簧机构包括米血笔拉盖2、压簧4、拉簧杆5 ;压簧机构包括米血针伸缩盘6和拉簧7 ;深浅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环10和旋转环8 ;开关包括按钮20 ;所述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和压扣弹簧13在针头安装模板14和针头15组装成的针头模组压入针头夹16时针头夹限位杆11被针头模组顶起,压扣弹簧13收缩,当针头模组安装到初始位置时,压扣弹簧13回弹针头夹限位杆11恢复初始位置,将针头模组固定在针头夹16中。腔体上针筒3、针筒21、下针筒9之间采用螺纹或者卡扣方式连接。推送机构的推杆I采用多圆柱的结构;在靠近顶端处有个突出的台阶22与2采血笔拉盖顶端的凹槽23相配合完成采血针推送至工作位置;与凹槽23对面位置凹孔相配合完成采血针15退针的工作。针头自动推进机构的采血笔拉盖2顶端设计为与推杆I完成两个工作步的轨迹相吻合的一边为凹槽,中间为圆孔,一边为凹孔的形状。针头自动推进机构的针头安装模板14外形采用长条形并带有倒角。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和针头夹16采用螺纹连接。针头自动推进机构的针头夹弹簧顶板19在外形上采用与针头夹16内部结构和针头模组相配合的异性结构;而针头夹顶出弹簧18则采用方形弹簧的结构设计;其针头夹16与针筒21采用卡槽连接。拉簧机构中的拉簧杆5有一凸起的弾性台阶,其台阶与针筒21的倒槽相配合。拉簧机构中的拉簧杆5与采血笔拉盖2采用连带连接方式。压簧机构中的采血针伸缩盘6针头安放部分采用有弹性的四角爪形设计;上端部伸出部分与拉簧杆5采用连带连接方式并有至转凸台与下针筒9的导正槽相配合。深浅度调节机构中的旋转环8和下针筒9为限位配合;旋转环8和高度调节环10旋转盖为过盈配合。按钮20与上针筒3采用卡扣连接。将针头15和针头安装模板14组成的针头模组压入针头夹16后将针头夹16压入针筒卡槽21中,拨动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模组自动到达工作初始位置,在模组前进的时候去针头套槽24处得自动去针头套的机构将针头套取出,并通过模组定位台25的孔落下;将推杆I调至进针状态,针头到达工作初始位置,拉动采血笔拉盖2,按下按钮20完成一次采血后,将推杆I调制退针状态,退出针后拉回原初始位置,针头安装模板14自动从针筒21出口处排出,第二支针自动向前进至初始位置。此后只需要改变推杆I的位置即可完成一次上针、采血、退针的工作,使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其工作流程为第一次装针成针头模组——压入针头夹——与腔体安装——拨动限位杆——进针——采血——退针;从第二次 开始进针——采血——退针。本技术将大大提高采血工作的效率。针头安装模板14的针头槽与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针头相配合,并且根据市场上不同针形只需要更改针头安装模板14的针头操尺寸和形状而不需更改其内部结构,使本技术的适用性达到最大化,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本技术不需要配套的针头,大大降低了采血成本。本实用型的针头落料采用推杆I推迸,而其结构上设计的特点,所以在退针的时候不会造成较大推射力,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危险系数。附图说明图1-4是本技术的外形四视图。图5-6是本技术的半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进针状态半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完成三次采血后状态半剖视图。图9-10是本技术的自动去除针头套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模组定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推杆二次工作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I)推杆、(2)采血笔拉盖、(3)上针筒、(4)压簧、(5)拉簧杆、(6)采血针伸缩盘、(7)拉簧、(8)旋转环、(9)下针筒、(10)高度调节环、(11)针头夹限位杆、(12)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3)压扣弹簧、(14)针头安装模板、(15)针头、(16)针头夹、(17)针头套、(18)针头夹顶出弹簧、(19)针头夹弹簧顶板、(20)按钮、(21)针筒、(22)推杆工作位限台、(23)采血笔拉盖凹槽——推杆进针步限位、(24)去针头套槽、(25)模组定位台、(26)排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附图I至附图12描述了ー种多针头连续采血笔。其包括腔体、推送机构、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弹射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以及开关等六部分组成。其中腔体包括上针筒3、针筒21和下针筒9组成;推送机构包括推杆I ;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包括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压扣弹簧13、针头安装模板14、针头15、针头套17、针头夹16、针头夹顶出弹黃18和针头夹弹黃顶板19 ;弹射机构包括拉黃机构和压黃机构,其中拉黃机构包括采血笔拉盖2、压簧4、拉簧杆5 ;压簧机构包括采血针伸缩盘6和拉簧7 ;深浅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环10和旋转环8 ;开关包括按钮20,以及推杆I工作第一工作步的推杆工作位限台22,采血笔拉盖2上推杆第一工作步限位凹槽23,位于针筒21上的去针头套槽24、模组定位25和排ロ 26。在使用时I :将针头15安装到针头安装模板14中组成ー个模组;2 :将模组压入针头夹16中,在压入的时候,模组将针头夹限位杆11顶起,模组完全进入针头安装模板14以后,针头夹限位杆11在压扣弹簧13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并将模组固定在针头夹16中; 3 :将装好模组的针头夹16装与腔体相连接;4 :将提拔针头夹限位杆11,由针头夹顶出弹簧18顶住19针头夹弹簧顶板向前推动模组,在进入针筒21吋,去针套槽24将针头上的针套自动去除,当模组自动到达工作位模组定位台25处时;5 :将推杆I调整到第一エ步处(附图12),向下压推杆1,当推杆工作第一工作步的限位台22到达推杆第一工作步限位凹槽23时,进针エ步完成,针头到15达工作位置;6 :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针头连续采血器,其特征在于:由腔体、推送机构、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弹射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以及开关六部分组成,其中腔体包括上针筒(3)、针筒(21)和下针筒(9)组成;推送机构包括推杆(1);针头自动推进机构包括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压扣弹簧(13)、针头安装模板(14)、针头(15)、针头套(17)、针头夹(16)、针头夹顶出弹簧(18)和针头夹弹簧顶板(19);弹射机构包括拉簧机构和压簧机构,其中拉簧机构包括:采血笔拉盖(2)、压簧(4)、拉簧杆(5);压簧机构包括采血针伸缩盘(6)和拉簧(7);深浅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环(10)和旋转环(8);开关包括按钮(20);所述针头夹限位杆(11)、针头夹限位杆盖帽(12)和压扣弹簧(13)在针头安装模板(14)和针头(15)组装成的针头模组压入针头夹(16)时针头夹限位杆(11)被针头模组顶起,压扣弹簧(13)收缩,当针头模组安装到初始位置时,压扣弹簧(13)回弹针头夹限位杆(11)恢复初始位置,将针头模组固定在针头夹(1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黎蔡林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