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扦插效率,微雾化后,使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地持续接触,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且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扦插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优质苗木的扦插快速繁殖一直是集约化苗木生产的重要手段。对难生根植物材料,人们常常通过施加一种或多种促根剂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生根诱导,但较大面积的土壤扦插中,土壤或基质本身存在的异质性也直接影响了生根效率。采用水培的方式可以节省空间,并保证培养的一致性,但插穗在水中常因供氧不足而难形成愈伤组织或出现烂根等现象。雾培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但已有专利或市场上经营的装置全部是针对 盆栽植物开发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86106468公开了一种植物扦插生根培养装置,该装置由软塑料袋、营养基质、中央支撑部件、灌水部件、地热线、喷雾器、保湿控光罩以及保温遮荫罩等部分组成。它能为插条生根培养提供适宜的地温,气温,湿度,光照波长及透光率。采用该装置不仅能常年扦插繁殖,且扦插生根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但其结构复杂,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扦插繁殖的效率与质量,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进一步,所述扦插槽为矩形。进一步,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包括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的高压导雾管线与回流管,所述高压导雾管线上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头,所述高压导雾管线、回流管均与营养液储液箱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扦插槽的底部为网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网状结构的宽度与弧形支撑管道的径向截面宽度相吻合。进一步,还包括控制高压泵的自动控制器。进一步,所述矩形扦插槽为沿弧形支撑管道并列排放的2-10个。进一步,所述矩形扦插槽为聚乙烯矩形扦插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矩形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其中扦插槽为聚乙烯材料制定,底部为网状结构;弧形支撑管道底部置有高压导雾管线与回流管,导雾管带上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头,回流管与储液箱相连接。营养液雾化系统包括高压泵、自动控制器、高压导雾管线与高压微雾喷头。高压泵吸水端设入储液箱内,出水端与高压导雾管线连接,液体通过喷头形成微雾;自动控制器主要控制高压泵的工作时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大大提高了扦插效率,微雾化后,使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地持续接触,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2.对难生根材料,可在营养中施加促根剂并被插穗充分吸收,从而提高生根效。3.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4.矩形扦插槽底部的网状结构用以支撑插穗,并保证微雾化水分与插穗充分接触及多余液体流回储液箱,在扦插槽上,插穗可成捆密集放置,大大节省了培养空间。5.弧形支撑管道用于支撑扦插槽,并承载高压导雾管线,同时将过多的营养液自然集于管道底部,并通过回流管将营养液导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_扦插槽,2-弧形支撑管道,3-高压导雾管线,4-雾化喷头,5-回流管,6-储液箱,7-自动控制器,8-网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并列排放的5个矩形扦插槽I、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2、营养液储液箱6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矩形扦插槽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置于弧形支撑管道上,插穗在扦插槽成捆密集放置,大大节省了培养空间。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包括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的高压导雾管线3与回流管5,高压导雾管线上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头4,高压导雾管线3、回流管5均与营养液储液箱6相连接。扦插槽的底部为网状结构8。网状结构8的宽度与弧形支撑管道的径向截面宽度相吻合。自动控制器控制高压泵的工作时间。微雾化后,由于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持续地接触,大大提高生根效率,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尽管通过参照技术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槽为矩形。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包括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的高压导雾管线与回流管,所述高压导雾管线上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头,所述高压导雾管线、回流管均与营养液储液箱相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槽的底部为网状结构。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的宽度与弧形支撑管道的径向截面宽度相吻合。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高压泵的自动控制器。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扦插槽为沿弧形支撑管道并列排放的2-10个。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扦插槽为聚乙烯矩形扦插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本技术大大提高了扦插效率,微雾化后,使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地持续接触,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且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635271SQ2012200442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钱永强, 孙振元, 韩蕾, 巨关升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强,孙振元,韩蕾,巨关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