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包括包括前扳机转杆、后扳机转杆、导杆套、导杆,所述前扳机转杆和所述后扳机转杆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在所述前开关扳机和所述后开关扳机上,所述导杆套设置在所述后手柄上,所述导杆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杆套上,且两端均外露于所述导杆套,同时压下所述前开关扳机和所述后开关扳机,所述后开关扳机带动所述后扳机转杆逆向转动,所述前开关扳机带动所述前扳机转杆也逆向转动并推动所述导杆轴向滑动,所述导杆推动所述后扳机转杆正向转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稳定性佳、可靠性好且装配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枝机,特别是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技术背景修枝机是园林工具中的一种剪切工具,可以为树枝、灌木、篱笆等进行修枝和修整。随着国家绿化的不断发展,对绿化要求愈来愈高,修枝机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绿化工具。修枝机主要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前开关扳机和后开关扳机,其中,前手柄和后手柄上分 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有前开关扳机和后开关扳机,只有前后开关扳机都压下时,修枝机才能通电工作,松开任何一个都将断电且刹车。现有技术中,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是通过一传动钢丝绳与前、后开关扳机铰接的前、后扳机转杆连接实现触发开关。这种结构的缺点是1、钢丝绳是一种可以任意方向弯曲以绕越各种障碍的传动件,在修枝机中,钢丝绳虽然能够利用自身的弯曲特性绕越修枝机内的各种部件来实现前、后开关扳机的联动,然而,由于钢丝绳弯曲阻力大(尤其是在锈蚀后其弯曲阻力更大),而与微动开关配合接触或分离的转杆受开关扳机作用力的力臂又远,从而导致使用者须用较大的力才能开启和关闭机器,给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2、修枝机内的电动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会出现正常的发热现象,当温度过高时就会因钢丝绳阻力过大而是钢丝绳传动件发生受力热变形而影响正常的传动,从而最终阻碍修枝机的正常开启和关闭,降低了修枝机使用的可靠性;3、钢丝绳本身的加工精度不高,一般有± Imm的公差,传动精度不高导致生产线一次装机合格率低;4、装配麻烦,导致装配效率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稳定性佳、可靠性好且装配效率高的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机壳、电机、电机输出轴、传动机构、刀片、前手柄、后手柄、微动开关、前开关扳机、后开关扳机,其中,电机安装在机壳内,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带动设置在机壳外作往复运动的刀片,前手柄设置在机壳的前端,后手柄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壳的后端,并且在前手柄和后手柄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有前开关扳机和后开关扳机,对应地,在后手柄上安装有控制电机工作与否的微动开关,还包括前扳机转杆、后扳机转杆、导杆套、导杆,所述前扳机转杆和所述后扳机转杆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在所述前开关扳机和所述后开关扳机上,所述导杆套设置在所述后手柄上,所述导杆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杆套上,且两端均外露于所述导杆套,同时压下所述前开关扳机和所述后开关扳机,所述后开关扳机带动所述后扳机转杆逆向转动,所述前开关扳机带动所述前扳机转杆也逆向转动并推动所述导杆轴向滑动,所述导杆推动所述后扳机转杆正向转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前扳机转杆、后扳机转杆、导杆套和导杆均为塑料胶件。所述导杆两端均设置为圆弧状。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导杆与后手柄同轴旋转,致使导杆的转动不受后手柄的旋转影响,有效地提闻了传动的稳定性和可罪性。2、本技术导杆在导杆套内的滑动摩擦力很小,导杆与前扳机转杆和后扳机转杆的摩擦力也很小,再在摩擦面上加一些润滑油这些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前开关扳机压下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量了,提高了操作舒适度,也降低了对前扳机转杆和前开关扳机材料的强度要求,即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技术前扳机转杆、后扳机转杆、导杆套和导杆均为塑料胶件,都是模具成型一致性高,提高了生产线的一次装机合格率。4、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非常方便,致使装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机壳I、电机2、电机输出轴3、传动机构4、刀片5、前手柄6、后手柄7、微动开关8、前开关扳机9、后开关扳机10,其中,电机2安装在机壳I内,电机输出轴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带动设置在机壳I外作往复运动的刀片5,前手柄6设置在机壳I的前端,后手柄7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壳I的后端,并且在前手柄6和后手柄7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有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对应地,在后手柄7上安装有控制电机2工作与否的微动开关8,还包括前扳机转杆11、后扳机转杆12、导杆套13、导杆14,前扳机转杆11和后扳机转杆12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在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上,导杆套13设置在后手柄7上,导杆14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导杆套13上,且两端均外露于导杆套13,同时压下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后开关扳机10带动后扳机转杆12逆向转动,前开关扳机9带动前扳机转杆11也逆向转动并推动导杆14轴向滑动,导杆14推动后扳机转杆12正向转动触发微动开关8。前扳机转杆11、后扳机转杆12、导杆套13和导杆14均为塑料胶件,都是模具成型一致性高,提高了生产线的一次装机合格率。导杆14两端均设置为圆弧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同时压下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后开关扳机10带动后扳机转杆12逆向转动,前开关扳机9带动前扳机转杆11也逆向转动并推动导杆14轴向滑动,导杆14推动后扳机转杆12正向转动触发微动开关8,电机输出轴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带动设置在机壳I外的刀片5高速往复运动,修枝机正常工作。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机壳(I)、电机(2)、电机输出轴(3)、传动机构(4)、刀片(5)、前手柄(6)、后手柄(7)、微动开关(8)、前开关扳机(9)、后开关扳机(10),其中,电机(2)安装在机壳(I)内,电机输出轴(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带动设置在机壳(I)外作往复运动的刀片(5),前手柄(6)设置在机壳(I)的前端,后手柄(7)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壳(I)的后端,并且在前手柄(6)和后手柄(7)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有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对应地,在后手柄(7)上安装有控制电机(2)工作与否的微动开关(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扳机转杆(11)、后扳机转杆(12)、导杆套(13)、导杆(14),所述前扳机转杆(11)和所述后扳机转杆(12)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在所述前开关扳机(9)和所述后开关扳机(10)上,所述导杆套(13)设置在所述后手柄(7)上,所述导杆(14)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杆套(13)上,且两端均外露于所述导杆套(13),同时压下所述前开关扳机(9)和所述后开关扳机(10),所述后开关扳机(10)带动所述后扳机转杆(12)逆向转动,所述前开关扳机(9)带动所述前扳机转杆(11)也逆向转动并推动所述导杆(14)轴向滑动,所述导杆(14)推动所述后扳机转杆(12)正向转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扳机转杆(11)、后扳机转杆(12)、导杆套(13)和导杆(14)均为塑料胶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手柄可以旋转的修枝机的开关控制结构,包括机壳(1)、电机(2)、电机输出轴(3)、传动机构(4)、刀片(5)、前手柄(6)、后手柄(7)、微动开关(8)、前开关扳机(9)、后开关扳机(10),其中,电机(2)安装在机壳(1)内,电机输出轴(3)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带动设置在机壳(1)外作往复运动的刀片(5),前手柄(6)设置在机壳(1)的前端,后手柄(7)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壳(1)的后端,并且在前手柄(6)和后手柄(7)上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有前开关扳机(9)和后开关扳机(10),对应地,在后手柄(7)上安装有控制电机(2)工作与否的微动开关(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扳机转杆(11)、后扳机转杆(12)、导杆套(13)、导杆(14),所述前扳机转杆(11)和所述后扳机转杆(12)分别可转动地铰接连接在所述前开关扳机(9)和所述后开关扳机(10)上,所述导杆套(13)设置在所述后手柄(7)上,所述导杆(14)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杆套(13)上,且两端均外露于所述导杆套(13),同时压下所述前开关扳机(9)和所述后开关扳机(10),所述后开关扳机(10)带动所述后扳机转杆(12)逆向转动,所述前开关扳机(9)带动所述前扳机转杆(11)也逆向转动并推动所述导杆(14)轴向滑动,所述导杆(14)推动所述后扳机转杆(12)正向转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