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技术,尤其是ー 种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蔗糖产业逐渐由沿海地势相对平坦的福建、广西、海南、广东等省份向西部的云南、贵州等高原地区转移,而云贵高原蔗区95%以上属于旱坡地,水、肥、土流失较严重。如何在水资源缺乏的旱坡地上发展蔗糖产业,又有利于防止水、肥、土流失已经成为云贵高原发展蔗糖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它能有效解决旱坡地种植甘蔗的水、肥、土流失问题,还能够促进甘蔗萌发、分蘖及后期生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在旱坡地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甘鹿种植沟的深度为35 45cm、宽度为20 30cm,沟距为I. O I. 5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按等高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使每ー个甘蔗种植沟成为ー个天然的蔗地“蓄水池”,可有效地截留自然降水、减轻土壤径流损失。还在种植的附图上覆盖地膜,因此水分不易蒸发,保证了雨后蔗沟内有一定水分可供蔗株吸收;同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等高带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1),其特征在于:在旱坡地(1)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加举,李向勇,王健,彭仕荣,雷石富,张正学,李志琴,朱文华,张显波,杨小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