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郑凯专利>正文

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58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包括两支承轮轴(6)一端分别与支承轮(3,22)连结,支承轮轴(6)通过轴承与支承轮座(24)及滑块体(7)连结,其中一个支承轴(6)的另一端与动力机(25)连结,支承轮与托轮接触连接,托轮装置还包括:偏心轴(12),滚轮(13),偏心轴(12)有1,2,3段组成,第1,第3段为同一轴线,第2段为另一轴线,两轴线平行且有偏心距e,第1,3段可与滑块体(7)滑动连结,第2段通过滚动轴承与滚轮(13)连结,第1段的端部与压紧装置的转臂(20)连结,转臂(20)与压紧螺丝(21)连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支承轮,托轮结构,提高了产品精度,支承轮直径减小,机床紧凑,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辗环机属于锻压设备,辗环机又称扩孔机,在辗压过程中,环坯是局部地,连续地塑性变形,其瞬间变形区很小,从而大大减小了需要的变形力。
技术介绍
实践证明在冷辗环机中,用来实现驱动进给的支承轮的刚度和强度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环件的精度,结构形式还涉及到测量装置配置的问题。辗环机前期采用整体式,即两个支承轮装在一整根轴上。为了给测量装置的测头让出行程空间,一是把支承轮直径加大,二是用双托轮的办法把支承轮轴尽量减小。这样均带来不良的后果,支承轮加大,其转动惯量显著增加,芯辊启动慢,造成环件沟底划伤,而支承轮轴减小,虽然支承轮直径较前者减小,但它与两托轮的组合转动惯量仍然很大,同样出现环件沟底划伤问题,而且支承轮如何做到始终贴紧托轮,则又是一大难题。 因此,在辗环机近期,则采用剖分式,即两个支承轮分别装在各自的悬臂轴上,这样为测量装置的测头行程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刚性差,为此,只好加大轴径,支承轮直径随之加大,上述弊端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解决支承轮轴刚性,支承轮与托轮压紧和环件沟底划伤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包括动力机,支承轮装置,托轮装置和托轮压紧装置,动力机与支承轮装置连结,两支承轮轴一端分别与支承轮连结,支承轮轴通过轴承与支承轮座及滑块体连结,其中一个支承轮轴的另一端与动力机连结,支承轮外圆柱面与托轮装置接触连接,托轮装置与其压紧装置连结,其特征是托轮装置还包括偏心轴,滚轮,转臂,偏心轴有1,2,3段组成,第1,第3段为同一轴线,第2段为另一轴线,两轴线平行且有偏心距e,第1,3段可与滑块体滑动连结,第2段通过滚动轴承与滚轮连结,第1段的端部通过端面齿与转臂连结,转臂与压紧螺丝连结。 见图3, D+d=2(B+C+A) D=2(B+C+A)-d 式中,D-支承轮直径,d-芯辊直径,B-小滑块径向尺寸A-支承轮座径向尺寸,C-小滑块与支承轮座间隙 可见,在B,C,d一定的情况下,减小A值,可有效减小支承轮直径,从而减小转动惯量,同时,动力机通过支承轮轴(6),偏心轮(13)带动两支承轮旋转,彻底解决了辗压时,因支承轮启动晚造成工件沟底划伤的问题。 有益效果 1.提高了产品精度。偏心托轮可使支承轮直径减少,支承轮主动旋转,避免了因芯辊启动慢造成滑伤问题,支承轮轴系刚性强,提高了环件同轴度。 2.降低制造成本,支承轮直径减小,机床结构紧凑。 3.支承轮轴系承载能力强,适应大功率冷辗环机的需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为技术所在机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承轮偏心托轮轴系结构。 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包括动力机,支承轮装置,托轮装置和托轮压紧装置,动力机(25)与支承轮装置连结,两支承轮轴(6)一端分别与支承轮(3,22)连结,支承轮轴(6)通过轴承与支承轮座(24)及滑块体(7)连结,其中一个支承轮轴(6)的另一端与动力机(25)连结,支承轮外圆柱面与托轮装置接触连接,托轮装置与其压紧装置连结,其特征是托轮装置还包括偏心轴(12),滚轮(13),转臂(20),偏心轴(12)有1,2,3段组成,第1,第3段为同一轴线,第2段为另一轴线,两轴线平行且有偏心距e,第1,3段可与滑块体(7)滑动连结,第2段通过滚动轴承与滚轮(13)连结,第1段的端部通过端面齿与转臂(20)连结,转臂(20)与压紧螺丝(21)连结。 机床工作前,拧紧压紧螺钉(21),通过转臂(20)使偏心轴(12)转动,进而使偏心轮压紧两支承轮(3,22),动力机带动支承轮轴(6),使支承轮(3)旋转,支承轮(3)通过滚轮(13)带动另一支承轮(22)同时旋转。机床工作时,机械手(4)将工件坯料送到件号(18)所示位置,芯辊(2)穿入工件(18)内孔中,主滑块(7)向左进给,安装在主滑块(7)上的支承轮压紧芯辊(2),驱动其向左移动,芯辊(2)带动工件(18)向左移动,压向旋转着的辗压轮,支承轮按规范驱动芯辊做进给运动,工件(18)在芯辊(2)径向压力和辗压轮(1)切向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作旋转运动,工件壁厚逐渐变薄,直径逐渐增大。随着工件外径不断增大,紧靠在工件外径上的测量辊,滑体,测径光栅尺的动尺克服油缸阻力向右被动退让。同时主滑块带动测壁厚光栅尺的动尺向右移动,当测径光栅尺的动尺向右退到预先设定的测量终值位置时,控制系统发出环件“尺寸到”信号,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包括动力机,支承轮装置,托轮装置和托轮压紧装置,动力机(25)与支承轮装置连结,两支承轮轴(6)一端分别与支承轮(3,22)连结,支承轮轴(6)通过轴承与支承轮座(24)及滑块体(7)连结,其中一个支承轮轴(6)的另一端与动力机(25)连结,支承轮外圆柱面与托轮装置接触连接,托轮装置与其压紧装置连结,其特征是:托轮装置还包括:偏心轴(12),滚轮(13),转臂(20),偏心轴(12)由1,2,3段组成,第1,第3段为同一轴线,第2段为另一轴线,两轴线平行且有偏心距e,第1,3段可与滑块体(7)滑动连结,第2段通过滚动轴承与滚轮(13)连结,第1段的端部通过端面齿与转臂(20)连结,转臂(20)与压紧螺丝(21)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1.冷辗环机的偏心托轮轴系机构,包括动力机,支承轮装置,托轮装置和托轮压紧装置,动力机(25)与支承轮装置连结,两支承轮轴(6)一端分别与支承轮(3,22)连结,支承轮轴(6)通过轴承与支承轮座(24)及滑块体(7)连结,其中一个支承轮轴(6)的另一端与动力机(25)连结,支承轮外圆柱面与托轮装置接触连接,托轮装置与其压紧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郑凯卫维康侯向军易明道
申请(专利权)人:李郑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