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4438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49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具备校正部(234、235、236、237、238)。校正部(234、235、236、237、238)基于在规定的定时之前投入至被检体并残留在该被检体内的残留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针对图像中包含的造影剂成分,分别确定出残留造影剂成分和在规定的定时之后对所述被检体新投入的新造影剂成分,对该图像中包含的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进行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迅速普及。在该血管内介入治疗中,例如在血管内投入以碘为主成分的造影剂,由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摄影。医师一边观察由X射线诊断装置摄影到的图像一边进行治疗。 在该血管内介入治疗中,有时根据由X射线诊断装置摄影到的图像来推定被检体内的造影剂浓度。例如如下情况为了判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结束,测定向组织流入的造影剂的灌注。在这种情况下,在对狭窄部位进行了治疗之后,重新投入造影剂来进行摄影。并且,图像处理装置或X射线诊断装置根据造影剂成分在图像上的观测值,推定造影剂浓度的时间变化。在此,例如在血管内投入了以碘为主成分的造影剂的情况下,会产生所谓的射束硬化(Beam Hardening)的问题。因此,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或X射线诊断装置预先存储有将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和射束硬化校正的校正值建立了对应的校正表,在基于与观测值建立了对应的校正值对观测值进行了校正的基础上,推定被检体内的造影剂浓度。另外,关于射束硬化问题,若简单说明则为如下问题在对具有某一定以上的浓度或透射长度的造影剂照射X射线的情况下,X射线的吸收率被观测为比实际的吸收率高,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被观测为比实际的观测值低。由于该问题的性质,校正表所示的校正曲线不成为线性而成为非线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5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可能无法正确地推定被检体内的造影剂浓度。一般来说,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分为多个阶段来投入造影剂。投入的造影剂经由肾脏被排出,但根据投入的量不同,有时在未排尽的状态下就新投入了造影剂,进行下一阶段的摄影。在这种情况下,在下一阶段摄影到的图像上的观测值会受到残留在被检体内的造影剂的影响,但是以往的校正未考虑该影响而进行,所以无法正确地推定被检体内的造影剂浓度。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校正部。校正部基于在规定的定时之前投入至被检体并残留在该被检体内的残留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针对图像中包含的造影剂成分,分别确定所述残留造影剂成分和在所述规定的定时之后新投入到所述被检体的新造影剂成分,对该图像中包含的造影剂成分的观测值进行校正。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检查中包含的各阶段与图像中包含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A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考虑了残留造影剂的影响的情况下的校正值的图。图3B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考虑了残留造影剂的影响的情况下的校正值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减法运算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的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部的图。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体厚校正表存储部的图。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I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00具备高压产生器11、X射线管12、X射线限束装置13、顶板14、C形臂15、X射线检测器16。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00具备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17、顶板移动机构18、C形臂/顶板机构控制部19、限束控制部20、系统控制部21、输入部22、显示部23。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00具备图像数据生成部24、图像数据存储部25、图像处理部26。高压产生器11在系统控制部21的控制下产生高电压,并将所产生的高电压供给至X射线管12。X射线管12使用从高压产生部11供给的高电压来产生X射线。X射线限束装置13在限束控制部20的控制下,对X射线管12产生的X射线进行限束,以便对被检体P的关心区域选择性地进行照射。例如,X射线限束装置13具有可滑动的4片限束叶片。X射线限束装置13在限束控制部20的控制下,使这些限束叶片滑动,从而对X射线管12产生的X射线进行限束并向被检体P照射。顶板14是用于搭载被检体P的床,配置在未图示的诊视台上。另外,被检体P不被包含在X射线诊断装置100中。X射线检测器16检测从被检体P透射的X射线。例如,X射线检测器16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检测元件。各检测元件将透射被检体P的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储存,将储存的电信号发送给图像数据生成部24。C形臂15对X射线管12、X射线限束装置13及X射线检测器16进行保持。X射线管12及X射线限束装置13和X射线检测器16通过C形臂15配置为X射线管12及X射线限束装置13与X射线检测器16隔着被检体P相对置。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17是用于使C形臂15旋转及移动的机构,顶板移动机构18是用于使顶板14移动的机构。C形臂/顶板机构控制部19在系统控制部21的控制下,通过对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17及顶板移动机构18进行控制,来调整C形臂15的旋转或移动及顶板14的移动。限束控制部20在系统控制部21的控制下,通过对X射线限束装置13所具有的限束叶片的开度进行调整,来控制对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 图像数据生成部24使用由X射线检测器16从X射线转换来的电信号生成图像数据,将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图像数据存储部25中。例如,图像数据生成部24对于从X射线检测器16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或A/D转换、或并行/串行转换,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存储部25存储由图像数据生成部24生成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26对图像数据存储部25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6的图像处理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输入部22从操作X射线诊断装置100的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受理各种指示。例如,输入部22具有鼠标、键盘、按钮、跟踪球、操纵杆等。输入部22将从操作者受理的指示转发给系统控制部21。显示部23显示用于受理操作者的指示的⑶1(图形用户界面)、图像数据存储部25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等。例如,显示部23具有监视器。另外,显示部23可以具有多个监视器。系统控制部21控制X射线诊断装置100整体的动作。例如,系统控制部21按照从输入部22转发来的操作者的指示来控制高压产生器11,调整对X射线管12供给的电压,从而控制对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量或照射/不照射。此外,例如系统控制部21按照操作者的指示对C形臂/顶板机构控制部19进行控制,调整C形臂15的旋转或移动、顶板14的移动。此外,例如系统控制部21按照操作者的指示对限束控制部20进行控制,调整X射线限束装置13所具有的限束叶片的开度,从而控制对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此外,系统控制部21按照操作者的指示,对图像数据生成部24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图像处理部26的图像处理或分析处理等进行控制。此外,系统控制部21进行控制,以在显示部23的监视器上显示用于受理操作者的指示的⑶I、图像数据存储部25所存储的图像等。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想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该血管内介入治疗中,除了进行所谓治疗(对狭窄部位的治疗等)的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口卓弥市原隆J·亚奥R·T·乔治J·特罗斯特O·K·尤苏福J·A·C·利马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学校法人藤田学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