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425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并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利用上述数据连接传输数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基于UART的无线通讯模块,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分别对应的虚拟设备,使得多个无线通讯模块功能可以并发处理,并且通过建立用户需要使用的功能组合对应的虚拟设备到物理UART的动态连接,实现了无线通讯模块功能组合的动态切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通讯模块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终端产品,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车载、平板电脑等包含无线通讯功能的产品中。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应用场景复杂,需要寻找一种通用的接口形式,能够使得无线通讯模块和各种操作系统甚至是单片机连通。通用异步接收/发送(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简称为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其接口形式简单,操作方便,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系统和单片机中,因此支持UART接口对于无线通讯模块是十分重要的。无线通讯模块向用户提供了多种功能,例如:AT控制、数据、诊断、全球定位服务(GlobalPositionService,简称为GPS)等,这就需要在单UART接口上并行多个功能。同时,由于使用场景的多样性,需要动态的切换多个功能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例如,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主机系统仅包含UART接口,这就需要将可能使用到的功能单元都挂载到单一的物理UART口上,但是在另外一些应用场景中,主机具有UART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为USB)两个接口,这时候可能需要将对速率要求高的功能挂载到USB上,这就涉及到功能组合的动态切换。但是,传统的UART复用技术不能动态地调整功能组合单元,只具有一种功能组合,功能组合无法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不能同时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和需求。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基于UART接口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讯模块(图1中简称为模块)包括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简称为MUX)层和无线通讯功能单元(图1中简单表示为功能1、功能2、功能3)。无线通讯功能单元的输出数据直接传送到MUX层,经编码后发送到用户侧(即主机侧),用户侧MUX层解码数据得到各无线通讯功能单元对应的实际数据。用户侧发送的数据到达无线通讯模块后首先经过MUX层解析,然后分发给各个无线通讯功能单元。在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各无线通讯功能单元和MUX层紧密结合,功能组合在模块上电的时候确定,无法动态改变功能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的UART复用技术无法动态地调整功能组合,导致不能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和需求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并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利用上述数据连接传输数据。优选地,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包括: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命令;解析命令,获取用户要使用的功能组合;根据功能组合获取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优选地,在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将AT服务挂载到物理UART上,其中,AT服务用于解析来自用户的AT命令。优选地,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包括:将获取的虚拟设备通过多路复用层挂载到物理UART上。优选地,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包括:建立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分别将各个功能单元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进行关联。优选地,利用数据连接传输数据包括: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数据,并解析输入数据;根据解析结果确定输入数据的目标虚拟设备以及目标功能单元;利用数据连接将输入数据发送到目标功能单元。优选地,利用数据连接传输数据包括: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的数据进行封装,其中,封装后的数据携带有用于指示数据所属的虚拟设备的信息;利用数据连接将数据发送给用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通用异步接收/发送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数据连接传输数据。优选地,获取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命令;解析单元,用于解析命令;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要使用的功能组合;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功能组合获取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优选地,第二建立模块包括:挂载单元,用于将获取的虚拟设备通过多路复用层挂载到物理UART上。通过本专利技术,针对基于UART的无线通讯模块,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分别对应的虚拟设备,使得多个无线通讯模块功能可以并发处理,并且通过建立用户需要使用的功能组合对应的虚拟设备到物理UART的动态连接,实现了无线通讯模块功能组合的动态切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基于UART接口的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模块初始化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功能组合动态切换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6。步骤S202,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步骤S204,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并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步骤S206,利用该数据连接传输数据。相关技术中,传统的UART复用技术无法动态地调整功能组合,导致不能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和需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针对基于UART的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分别对应的虚拟设备,使得多个无线通讯模块功能可以并发处理,并且通过建立用户需要使用的功能组合对应的虚拟设备到物理UART的动态连接,实现了无线通讯模块功能组合的动态切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步骤S204中,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可以通过解析来自用户的命令实现,包括: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命令;解析命令,获取用户要使用的功能组合;根据功能组合获取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本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要使用的功能组合),确定对应的虚拟设备,从而可以实现根据用户需求或者应用场景进行功能组合的动态切换。优选地,在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将AT服务挂载到物理UART上,其中,AT服务用于解析来自用户的AT命令。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可以将获取的与用户要使用的功能组合对应的虚拟设备通过多路复用层挂载到物理UART上。优选地,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包括:建立与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分别将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并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通用异步接收/发送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利用所述数据连接传输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并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通用异步接收/发送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其中,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命令;解析所述命令,获取所述用户要使用的功能组合;根据所述功能组合获取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利用所述数据连接传输数据;在获取与用户输入的功能组合相对应的虚拟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AT服务挂载到所述物理UART上,其中,所述AT服务用于解析来自所述用户的AT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的虚拟设备与物理UART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包括:将所述获取的虚拟设备通过多路复用层挂载到所述物理UART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与无线通讯模块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包括:建立与所述各个功能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分别将各个功能单元与其对应的虚拟设备进行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数据连接传输数据包括: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输入数据,并解析所述输入数据;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所述输入数据的目标虚拟设备以及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乐姜金辉闫建李黎杜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