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公共控制信道提供增强消息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828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公共控制信道提供增强消息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提供利用公共控制信道(CCCH)逻辑信道/传送信道在移动终端和网络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该新的配置能够发送大于当前所允许的消息,并指示新配置的可用性,以便不支持该新配置的移动终端不被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增强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之间的信令的方法和装置。特别的是,本专利技术直接针对一种提供用于利用公共控制信道(CCCH)逻辑信道/传送信道在例如用户设备(UE)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欧洲型的第三代MT-2000移动通信系统,其从熟知 的欧洲标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进化而来。UMTS旨在基于GSM核心网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无线连接技术来提供先进的移动通信业务。在1998年12月,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TTC,美国的Tl,和韩国的TTA形成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创立UMTS技术的详细的规范。为了实现UMTS的快速和有效的技术发展,通过考虑网络元素和它们操作的独立性,在3GPP内已经生成五个技术规范组(TSG)以便标准化UMTS。每个TSG开发,批准,和管理相关区域内的标准规范。在这些组中,无线接入网络(RAN)组(TSG-RAN)开发了用于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的功能、需求和接口的标准,UTRAN是新的无线接入网络,用于支持UMTS中的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移动终端向网络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用于发送第二消息的至少一个可用配置的信息;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中的一个;以及利用所选择的配置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是与公共控制信道(CCCH)相关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传送格式信息,所述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传送格式信息至少包括RLC(无线链路控制)大小、传送块大小、和传送块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其中,所述信息包括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RACH传送格式信息,所述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RA...

【技术特征摘要】
2004.06.01 US 60/576,214;2004.07.20 US 60/589,6301.一种从移动终端向网络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用于发送第二消息的至少一个可用配置的信息; 在所述移动终端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中的一个;以及 利用所选择的配置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是与公共控制信道(CCCH)相关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传送格式信息,所述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传送格式信息至少包括RLC (无线链路控制)大小、传送块大小、和传送块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包括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RACH传送格式信息,所述用于所述CCCH的附加RACH传送格式信息包括功率偏移信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包括传统配置模式和传统配置标识,或者预定配置模式和预定配置标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配置模式包括利用附加的信道、利用用于现有信道的增加的消息块大小、利用新的信道映射配置、或者利用新的消息格式中的至少一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的信道或者所述现有信道包括逻辑信道或者物理信道。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的信道映射配置与将逻辑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相关。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经公共信道或者专用信道接收所述第一消息。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至少一个可用配置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第一消息的扩展部分中。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消息。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至少一个可用配置中的一个包括确定所述第二消息的大小。10.一种发送控制信息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至少一个可用配置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用于发送第二消息; 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由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中的一个发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配置是与公共控制信道(CCCH)相关的物理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哲李承俊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