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6406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屏,其中,显示控制器包括2D转3D模块和编码模块,2D转3D模块用于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时序控制器包括解码模块,解码模块用于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是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所述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传输线的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ー种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平面显示器中的3D显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D平面显示器在影像格式的传输上,如果需要传输左、右眼各一个完整画面的信号,则会需要较大的传输功率。如图I所示,3D平面显示器10包括显示控制端20、时序控制端30、显示屏40以及传输线50。其中,传输线50传输的频宽为2D影像格式的数据所占的频宽。在显示控制端20向时序控制端30传输120赫兹3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需要2倍传输2D影像格式的数据的频宽,即需要2倍传输2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的传输线50。因此,3D平面显示器10的解析度越大,需要的传输的功率也就越大,传输线50的数量就会越多,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减少传输线的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屏,其中,显示控制器包括2D转3D模块用于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 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时序控制器从显示控制器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 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其包括解码模块用于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是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显示屏从时序控制器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进行相应显示。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2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2D转3D模块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编码模块,编码模块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以形成“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解码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2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2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直接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传输至时序控制器,并且时序控制器传输2D影像格式的数据至显示屏。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2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编码模块接收3D影像格式的数据,且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以形成“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编码模块接收3D影像格式的数据,且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以形成“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解码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 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2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传输至时序控制器,解码模块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且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显示控制器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传输至时序控制器,解码模块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解码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其中,显示系统进一歩包括传输线和柔性电路板,显示控制器通 过传输线与时序控制器连接,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屏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ー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在显示控制器中,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并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传输至时序控制器;在时序控制器中,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其中,当显示控制器输入2D影像格式的数据时,先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然后再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屏,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控制器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进而传输至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再根据需要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者缩放为适合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本专利技术更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该显示系统的显示控制方法。由于“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所占的频宽比3D影像格式的数据所占的频宽小,因此,本专利技术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之后再进行传输,可减少传输时所需的传输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 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系统20包括显示控制器21、时序控制器22以及显示屏23。本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器21包括2D转3D模块211以及编码模块212。其中,2D转3D模块211用于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模块212用于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其中,“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的结构如图3所示。请ー并參阅图3,图3中的“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0包括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1以及2D影像格式的数据302。“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0的大小为ー个画面的数据的大小,并且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1在“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0中所占的比例影响着3D影像的品质,即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1在一定范围内占“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300的比例越高,3D影像的品质就越高。本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22从显示控制器21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其中,时序控制器22包括解码模块221,解码模块221用于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具体为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 的数据中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和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各放大为ー个画面大小的数据之后,再转化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解码模块221根据需要也用于将“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显示屏23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显示屏23从时序控制器22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进行相应显示。本实施例中,显示系统20进ー步包括传输线24和柔性电路板25。其中,显示控制器21通过传输线24与时序控制器22连接,时序控制器22和显示屏23通过柔性电路板25连接。因此,显示控制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和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2D转3D模块:用于将2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将3D影像格式的数据转换为“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所述时序控制器从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其包括:解码模块:用于将所述“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转换为3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是将所述“2D影像+深度图”格式的数据缩放为适合所述显示屏输出影像的大小的2D影像格式的数据;所述显示屏从所述时序控制器接收2D影像格式的数据或3D影像格式的数据,并进行相应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神贤陈宥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