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卡检测开关的卡连接器,能够避免异物附着于检测插入卡的情况的开关的接点部分,从而提高接触可靠性且低廉。在卡连接器(1)中,在卡容纳部(13)的外侧配置构成卡检测开关(16)的第一检测触头(2)与第二检测触头(3)之间的接点,避免了异物的附着。另外,通过将两者之间的接点设为两处,且在各个接点发生随着卡的插入、拔去的进行的滑动而进行摩擦接触,得到高的接触可靠性。另外,通过将第一检测触头(2)和第二检测触头(3)均做成不用进行扭转加工的形状,抑制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IC卡、SD卡、SIM卡等各种卡式存储介质(以下称为卡)的卡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用于检测已安装卡的情况的开关的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卡检测开关的现有的卡连接器,举例说明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卡连接器。如图6及图7所示,该卡连接器具有由板簧状的可动接点91和同样是板簧状的对方接点92构成的卡检测开关机构,若安装卡,则滑 动接点部91f与第一对方接点部92f、对接接点部9Ig与第二对方接点部92g分别接触,从而可动接点91与对方接点92之间短路,能够检测卡的安装。另外,该卡检测开关机构随着进行卡的插入,使上述的两点的接点分别发生滑动,使各个接点摩擦接触,除去附着于接点部上的异物等,从而想要得到高的接触可靠性。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4469805号公报(段落0031 0037)在该现有的卡连接器中,由于上述的两点的接点都与卡容纳部相面对而设置,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当向该卡连接器插入(或者抜去)卡之时,在卡与壳主体20之间、或滑动部件50与壳主体20之间等发生滑动,而随着该滑动所产生的切削渣附着于上述的两点的接点部分。由于这些部件由绝缘性树脂成形,因此附着于接点部分上的切削渣未被上述的摩擦接触完全除去的情况下,无法避免对接触的影响。另外,由于为了形成对方接点92,需要将冲裁成预定形状的弾性金属板材进行90度扭转加工,因此对方接点92成为高价部件。并且,由于是对方接点92相对于卡的厚度方向弾性位移的结构,因此尤其对卡的厚度方向难以进行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做出的,提供如下带卡检测开关的卡连接器通过防止异物附着于卡检测开关的接点,获得高的接触可靠性,且通过使用简单形状的触头构成卡检测开关,能够比现有的结构更低廉,并且还能够实现薄型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案I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与该壳体组合的屏蔽罩;由上述壳体和上述屏蔽罩形成的卡容纳部;与该卡容纳部连通,且向正面开ロ的卡插入口 ;由上述壳体保持,且与已插入的卡的电极弹性接触的信号触头;以及包括由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的第一检测触头和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的第二检测触头的卡检测开关,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具有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一基部,上述第ニ检测触头具有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二基部;以及与第二基部连接且向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延伸并以能够弹性位移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弹性片部,该第二弹性片部具有将与上述第ニ基部连接的部分向上述卡容纳部的内侧方向折弯而形成,且与已插入的卡抵接而使第二弾性片部弹性位移的卡抵接部;以及将从该卡抵接部伸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的接触部,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和该接触部在不与上述卡容纳部相面对的部分弾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方案2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干,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具有位于该第ー检测触头的前端的前端接触部;以及位于上述第一基部与前端接触部之间的中间接触部,上述接触部包括将从上述卡抵接部伸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且与上述前端接触部弾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以及将从该第一接触部伸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且与上述中间接触部弾性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和上述第二检测触头在上述前端接触部与上述第一接触部、以及上述中间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这两处分别弹性接触,而且,上述两处的弾性接触之中至少一方在不与上述卡容纳部相面对的部分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方案3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触头由具有弾性的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并且具有与第一基部连接且向上述第二检测触头延伸并以能够弹性位移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弹性片部,上述前端接触部和中间接触部设置于该第一弹性片部,随着卡的插入或抜去,上述前端接触部与上述第一接触部、以及上述中间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滑动的同时弹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方案4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弹性片部能够沿着与卡的 宽度方向或卡的插拔方向之中的一方平行的第一方向弾性位移,上述第二弹性片部能够沿着卡的宽度方向或卡的插拔方向之中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弾性位移,上述卡抵接部相对于上述卡的角部倾斜地抵接,随着卡的插入或抜去,上述前端接触部与上述第一接触部、以及上述中间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在沿卡的宽度方向或卡的插拔方向滑动的同时弹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方案5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检测触头沿卡的宽度方向配置于上述壳体的背面侧,上述第一弹性片部能够沿卡的插拔方向弾性位移,上述第二检测触头沿卡的插拔方向配置于上述壳体的侧部,上述第二弹性片部能够沿卡的宽度方向弹性位移。本专利技术的方案6所述的卡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接触部通过使上述第一弹性片部向上述卡容纳部的外侧方向弯曲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通过在卡容纳部的外侧配置第一检测触头与第二检测触头之间的接点,能够防止随着已插入的卡与卡抵接部、或者卡与壳体滑动而可能发生的卡的外装树脂的切削渣附着于接点上,因此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根据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检测触头与第二检测触头之间的接点设在前端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中间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这两处,能进一步提高接触可靠性。另夕卜,此时,不用进行扭转加工而只用折弯加工形成第二检测触头,从而与伴随扭转加工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根据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检测触头中,与第一基部连接而形成第一弹性片部,分别在上述的两处的接点发生随着卡的插入、抜去的进行的滑动,从而进行在各接点的摩擦接触,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接触可靠性。另外,此时,由于第一检测触头的形成不用进行扭转加工,因此不会增加加工成本。根据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第一检测触头的第一弹性片部、第二检测触头的第ニ弾性片部这双方能够构成为不相对于卡的厚度方向位移,因此能够实现卡连接器的薄型化。根据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沿卡连接器的插拔方向配置第二检测触头,容易确保为了得到第二弹性片部所要求的弾性特性而必须的第二弹性片部的长度。根据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一弹性片部的一部分向卡容纳部的外侧方向弯曲而形成中间接触部,能够使中间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的滑动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I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外观与所安装的卡一起表示的图,(a)是正面侧立体图,(b)是后面侧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除去屏蔽罩的状态的外观的正面侧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检测触头的外观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二检测触头的外观的正面侧立体图。图5是表示随着卡的抜去的第一检测触头与第二检测触头的举动的图,(b)及(C)省略了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图6是表示现有的卡连接器的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卡连接器的卡检测开关机构的图。图中I 一卡连接器,11 ー壳体,Ila ー立设壁,Ilb 一第一保持槽,Ilc 一第二保持槽,12 ー屏蔽罩,12a 一垂下面,12b ー夹紧部,13 一卡容纳部,14 一卡插入ロ,15 —信号触头,15a —主触头,15b 一副触头,15c 一软钎焊部,16 一卡检测开关,2 一第一检测触头,21 一第一基部,21a —第一延伸部,21b —第一压入部,21c —第一软钎焊部,22 —第一弹性片部,22a —中间接触部,22b —前端接触部,3 —第二检测触头,31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与该壳体组合的屏蔽罩;由上述壳体和上述屏蔽罩形成的卡容纳部;与该卡容纳部连通,且向正面开口的卡插入口;由上述壳体保持,且与已插入的卡的电极弹性接触的信号触头;以及包括由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的第一检测触头和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板材形成的第二检测触头的卡检测开关,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具有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一基部,上述第二检测触头具有: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二基部;以及与第二基部连接且向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延伸并以能够弹性位移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弹性片部,该第二弹性片部具有:将与上述第二基部连接的部分向上述卡容纳部的内侧方向折弯而形成,且与已插入的卡抵接而使第二弹性片部弹性位移的卡抵接部;以及将从该卡抵接部伸出的部分折弯而形成的接触部,上述第一检测触头和该接触部在不与上述卡容纳部相面对的部分弹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良,德桥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