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体和非水系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85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集流体和非水系二次电池。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将用导电层夹持绝缘层而成的多层结构的端部向同一方向翻折两次以上而形成的翻折区域,在所述翻折区域,夹持所述绝缘层的各导电层相互电连接,形成所述翻折区域的集流体端部的内表面之间分离或者部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流体和非水系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具有绝缘层的集流体以及使用该集流体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系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并且储存性能和充放电的重复特性等也优良,因此,广泛用于便携设备等民生设备。另外,近年来,对于环境问题和节能的意识增强,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开始用于蓄电用途和电动汽车等车载用途。另一方面,非水系二次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因此在过充电状态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状态下,异常发热或起火等的危险性高。因此,对于非水系二次电池而言,正在寻求针对安全性的各种对策。另外,以往,为了防止因异常发热而导致起火,提出了使用具有多层结构的集流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上述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使用在具有130°C 170°C的低熔点的树脂膜(绝缘层)的双面上形成有金属层的集流体。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在过充电状态或高温状态等下发生异常发热时,低熔点的树脂膜熔融,由于该树脂膜熔融而导致电极破损。由此,电流被切断,因此,电池内部的温度升高得以抑制,从而防止起火。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1027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将用导电层夹持绝缘层而成的多层结构的端部向同一方向翻折两次以上而形成的翻折区域,在所述翻折区域,夹持所述绝缘层的各导电层相互电连接,形成所述翻折区域的集流体端部的内表面之间分离或者部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马智史虎太直人长谷川里美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