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包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81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板包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竖向排列设置在极板料箱中,首先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正极板,吸住正极板后向下翻转90°,将正极板放置在料槽中,将放置在料槽中的正极板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同时隔板纸从上至下移动,经切刀切断后竖向设置在料槽上,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一个工位,移动过程中正极板的前端与隔板纸的中部相接触,随着正极板的前移,隔板纸包覆在正极板的外部,包覆完成后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同时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负极板,并且将负极板放置在包覆完成后的正极板的正上方,然后将该负极板、隔板纸和正极板继续向前移料至收料装置中,当收集满一个极群组的数量时,将一个极群组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蓄电池的生产
,特别是一种对蓄电池极板进行包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组装的生产过程中,有一 道エ序是将电池内的正负极板先用隔板纸包好,然后一正一负重叠,按要求的正负数量组成ー个极群组。传统的方法是用手工制作,放一片隔板纸,再放ー个极板,把隔板纸折过来,再放ー个隔板纸,放ー个极板,再把隔板纸折过来……,或者通过压痕机构,把经过压痕的隔板纸用极板一片一片刮下来,组成ー个极群组。其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目前有企业开发了能自动对极板进行包片的极板包片机,其将隔纸板经切割后折叠成V型,将正极板横向叠加放置在隔纸板的ー侧上方,由ー个推料机构将位于最下部的一片正极板向前推送一个エ位,接着由ー个下伸机构向下移动,并且接触横向放置的正极板的ー侧,从而使正极板由横向变成竖向,并下落至V型的隔纸板中,完成对一片正极板的包片,然后通过移料机构将完成包片后的正极板向前输送ー个エ位,再叠加上负极板,然后再移动至收料机构中,完成极板的叠加,形成ー个极群组。使用上述的极板包片机对极板进行包片时,由于极板的厚度不一,并且极板本身会存在凹凸不平,当推料机构对位于最下部的一片极板进行推送时,会出现一次推送两片极板的情况,使后道的エ序出现错误;目前通常采用输送带的方式实现移料,但是在输送带启动和停止时,极板在惯性的作用下,难免在输送带上出现滑动,从而影响移动的准确性;而且其收料机构通常只能完成极板的叠加,但是并不能在叠加成一个极群组后实现ー组的自动收料,只能人工进行每个极群组的收料,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其能实现稳定可靠的取料、能准确地实现极板在各个エ位之间移动、并且当叠加成ー个极群组后能实现自动收料。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竖向排列设置在极板料箱中,然后通过取料装置实现取料,首先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正极板,吸住正极板后向下翻转90°,将正极板放置在料槽中,通过移料装置实现移料,将放置在料槽中的正极板向前移动ー个エ位,同时隔板纸从上至下移动,经切刀切断后竖向设置在料槽上,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ー个エ位,移动过程中正极板的前端与隔板纸的中部相接触,随着正极板的前移,隔板纸包覆在正极板的外部,包覆完成后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ー个エ位,同时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负极板,并且将负极板放置在包覆完成后的正极板的正上方,然后将该负极板、隔板纸和正极板继续向前移料至收料装置中,当收集满ー个极群组的数量吋,将ー个极群组送出。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一个取料机架,取料机架中固定有取料气缸,所述取料气缸的活动杆上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下部铰接有吸盘座,吸盘座上设置有吸盘,取料机架的侧部设置有前耳座和后耳座,前耳座和后耳座中穿设有导杆,前耳座和后耳座之间的导杆上套设有弹簧,导杆的前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吸盘座的上部相铰接。所述取料机架中还穿设有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的前端分别与支架相连接。所述的移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槽侧部的移料机架,所述移料机架中活动设置有可旋动的转轴,转轴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移料杆,移料杆之间的间距与极板所需移动的エ位间距相等,转轴与料槽相平行设置,并且移料机架中还设置有可驱动转轴横向移动的横移机构。所述的横移机构的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移料机架中的滑动座,转轴活动设置在滑动座中,移料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导轨,滑动座活动设置在横向导轨上,移料机架上固定有横移气缸,横移气缸的活动杆与滑动座相连接。 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与转轴相固定,滑动座中设置有旋动气缸,旋动气缸竖向设置,旋动气缸的活动杆与连接板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的收料装置包括与极板包片机的机架相固定的出料底板和收料箱固定座,所述收料箱固定座上设置有收料箱,收料箱为由两块侧板和一块背板围合而成的一个敞开式的箱体,收料箱的内腔与极板的大小相配合,收料箱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压缩弹簧,侧板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底座,压缩弹簧底座中沿竖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托杆,压缩弹簧套设在活动托杆上,两块侧板上分別设置有朝向收料箱内部的闸门气缸,两个闸门气缸的活动杆上分别设置有闸门;所述出料底板上设置有出料气缸,出料气缸的活动杆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压料气缸,压料气缸的活动杆上设置有压料板,压料板位于收料箱的正上方,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出料支承板,出料支承板位于收料箱的正下方,当压料气缸的活动杆处于伸出状态时,出料支承板的顶端与压料板之间的距离与ー个极群组的高度相配合。所述出料底板上设置有两组直线轴承,每组直线轴承中设置有导杆,导杆与出料气缸相平行设置,导杆的端部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出料支承板包括ー个固定板和一个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调节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采用吸盘实现取料,吸盘与极板之间为面接触,即使极板的厚度不一,并且极板本身存在凹凸不平,也可以实现稳定可靠地取料;能使极板在各个エ位之间准确可靠地进行移动,并且不会出现偏移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极群组的优品率;可以实现对极板的叠加并且在极板叠加至ー个极群组后,可以实现ー个极群组的自动收料,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中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气缸的活动杆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移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收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9中1、取 料机架,2、取料气缸,3、支架,4、吸盘座,5、吸盘,6、前耳座,7、后耳座,8、导杆,9、弹簧,10、连接杆,11、限位杆、21、移料机架,22、转轴,23、移料杆,24、滑动座,25、横向导轨,26、横移气缸,27、连接板,28、旋动气缸、31、出料底板,32、收料箱固定座,33、收料箱,331、侧板,332、背板,34、压缩弹簧,35、压缩弹簧底座,36、活动托杆,37、闸门气缸,38、闸门,39、出料气缸,310、连接板,311、压料气缸,312、压料板,313、出料支承板,3131、固定板,3132、调节板,314、直线轴承,315、导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竖向排列设置在极板料箱中,然后通过取料装置实现取料,首先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正极板,吸住正极板后向下翻转90°,将正极板放置在料槽中,通过移料装置实现移料,将放置在料槽中的正极板向前移动ー个エ位,同时隔板纸从上至下移动,经切刀切断后竖向设置在料槽上,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ー个エ位,移动过程中正极板的前端与隔板纸的中部相接触,随着正极板的前移,隔板纸包覆在正极板的外部,包覆完成后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ー个エ位,同时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负极板,并且将负极板放置在包覆完成后的正极板的正上方,然后将该负极板、隔板纸和正极板继续向前移料至收料装置中,当收集满ー个极群组的数量吋,将ー个极群组送出。如图I、图2、图3所示,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一个取料机架I,取料机架I中固定有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极板包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竖向排列设置在极板料箱中,然后通过取料装置实现取料,首先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正极板,吸住正极板后向下翻转90°,将正极板放置在料槽中,通过移料装置实现移料,将放置在料槽中的正极板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同时隔板纸从上至下移动,经切刀切断后竖向设置在料槽上,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一个工位,移动过程中正极板的前端与隔板纸的中部相接触,随着正极板的前移,隔板纸包覆在正极板的外部,包覆完成后正极板继续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同时采用吸盘横向吸一片负极板,并且将负极板放置在包覆完成后的正极板的正上方,然后将该负极板、隔板纸和正极板继续向前移料至收料装置中,当收集满一个极群组的数量时,将一个极群组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帆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