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131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并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及辅助导光元件。各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上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光感测元件与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辅助导光元件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且具有面向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及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第二出光面连接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入光面之间。这种光学触控装置能避免盲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ー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关于ー种光学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触控装置是常用的实现触控功能所需的电子元件之一。图I是现有的ー种具有三个影像感测元件的光学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參照图1,现有的光学触控装置100包括沿矩形轨迹的四个边依次排列的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括发光元件122a、122b、122c,用以提供光线至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其中发光元件122a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b的相邻两端之间,发光元件122b设置于反光条112b与反光条112c的相邻两端之间,而发光元件122c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的相邻两端之间。反光条112a、112b、112c、112d用以反射发光元件122a、122b、122c提供的光线。另外,光学触控装置100还包括影像感测元件132a、132b、132c,其中影像感测元件132a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b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a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a上。影像感测元件132b设置于反光条112b与反光条112c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b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b上。影像感测元件132c设置于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的相邻两端之间,且发光元件122c配置于影像感测元件132c上。但是,光学触控装置100存在一定的盲区(blind zone)。举例来说,如图I所示,影像感测元件132b的视野(field of view, F0V)涵盖反光条112a、112d,但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之间存有间隙以设置影像感测元件132c。由于影像感测元件132c无法反射光线,导致影像感测元件132b无法感测到在区域150内的触控点C,所以区域150即为所谓的盲区。另外,影像感测元件132c在感测时也有类似的盲区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影像感测元件轮流感测并搭配发光元件进行补光。举例来说,当影像感测元件132b进行感测时,发光元件122a、122b提供正常亮度的照明光线,而发光元件122c则提供亮度较暗的补偿光线,以进行补光,进而使反光条112a与反光条112d之间的间隙的亮度与反光条112a、112d的亮度相似,如此可解决盲区的问题。同理,当影像感测元件132c进行感测时,则通过发光元件122b进行补光。但是,为了使发光元件122b、122c能视情况提供正常亮度的照明光线或亮度较暗的补偿光线,需要设计复杂的驱动电路,这导致光学触控装置100成本増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光学触控装置,以有效解决位于对角的两相对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并有利于简化驱动电路的结构,降低成本。 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以及辅助导光元件。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各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多个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第ー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感测区域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旁。光源模块用以提供光线至这些导光元件内。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且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辅助导光元件具有面向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以及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第二出光面连接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入光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的该第二出光面具有与光感测端相对应的非雾化(non-haze)区域以及非雾化区域以外的雾化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非雾化区域为开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出光面包括平行于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平面以及连接于第一平面与第ニ平面之间的第三平面,且光感测端朝向第三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导光元件为导光条,且各导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第一侧面为入光面,第ニ侧面为邻近辅助导光元件的出光面。而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及第ニ发光元件,第ー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而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一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设置于辅助导光元件与光感测元件之间,而扩散片具有与光感测端对应的非扩散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光感测端的感测単元。壳体具有开ロ,感测单元设置于壳体中,并从开ロ露出光感测端,且壳体的暴露出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还包括至少ー个固定部,以固定 光感测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与第一导光元件及/或第二导光元件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辅助导光元件具有腔体,而光感测元件设置于腔体中,且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端面向辅助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ー种光学触控装置,其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这些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ニ导光元件。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感测区域相邻的两个侧边旁,并分别具有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以及与第一出光面相连的第二出光面。其中,第ニ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的夹角为鋭角,且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这些第二出光面为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光源模块用以提供光线至导光元件内,而第一导光元件及第ニ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适于将光线导引至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区域。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出光面之间。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还具有与第二出光面相对的入光面。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兀件及第ニ发光兀件,第一发光兀件提供光线至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第二发光元件提供光线至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各第二出光面设有多个微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感测元件包括壳体以及具有光感测端的感测単元,壳体具有开ロ,感测单元设置于壳体中,并从开ロ露出光感测端,且壳体的暴露出光感测端的表面设有雾化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扩散片,其设置于光感测端之前,且扩散片具有与光感测端对应的非扩散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利用位于光感测元件与感测区域之间并设置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辅助导光元件,将由相邻两导光元件出射的光线进ー步导引至位于相邻两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的光感测元件所在区 域。这样,能有效解决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相対的光感测元件具有的盲区问题,且可简化光源模块的驱动电路,从而降低成本。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光学触控装置的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面为第二出光面,其与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面向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的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触控装置具有感测区域,且包括多个导光元件,可提供光线至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内的光源模块,光感测元件,以及辅助导光元件,所述多个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的多个侧边旁,各所述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一出光面,所述多个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导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感测区域相邻的两个侧边旁;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所述光感测元件包括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光感测端;所述辅助导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与第二导光元件的相邻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与所述感测区域之间,所述辅助导光元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第一入光面、面向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第二入光面以及面向所述感测区域的第二出光面,而所述第二出光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鸿庆林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