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矿物油雾浓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矿物油是机械加工、热处理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使用较多的重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烃,通常还含有少量的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等,在车间空气中多以油雾状态存在。研究表明,油雾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泡,引起咳嗽、肺组织肿胀、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 ’另外油雾还会刺激暴露的皮肤,引起红肿。早期有学者指出金属加工润滑油及其油雾具有致癌倾向,其中皮肤癌、呼吸系统癌和肠胃癌报导较多。虽然现代炼油工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大限度地去除了多环芳烃和其他一些有害成分,但是因其组成的复杂性,也不能排除其不具致癌性。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车间空气中油雾环境不断增多,矿物油雾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问题日益突出。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于60年代初就提出了车间油雾最高限值为5mg/m3,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制定了 5mg/m3的接触限制标准,并在不断更新控制标准。近年来由车间空气油雾污染所引发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均感到非常棘手,因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车间空气中矿物油雾浓度的标准 ...
【技术保护点】
车间空气中矿物油雾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部分:①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在采样前均用CCl4浸泡24h,取出后60℃烘干,马弗炉200℃煅烧2h;②如果是定点采样,采样步骤为:将装好超细玻璃纤维滤膜的采样夹,在采样点以1?15L/min流量采集15?30min空气样品;如果是个体采样,采样步骤为:将装好超细玻璃纤维滤膜的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集4?8h空气样品;③采样结束后,将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取下对折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检测,同时记录采样点的气温、气压和湿度;④同时采集空白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科伟,何莲,屠伟斌,贺玲敏,王雪,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一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