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温风对衣物的接触率的衣物干燥机。将向槽供给温风的温风供给管口和从槽排出温风的温风排出管口中的某一管口分为两个即第一口和第二口,而另一管口设一个,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沿下述方向中的某一方向远离的位置上,该方向为,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上下方向,或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左右方向,或从侧面看上述槽时的前后方向,而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二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以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与上述另一管口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外的位置关系远离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衣物干燥机。
技术介绍
一种衣物干燥机,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中,设置有温风供给管口,向内部具有滚筒的槽供给温风;温风排出管口,从上述槽排出温风。进一步设置有送风管,用于连接上述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 ;送风机,使上述送风管和上述槽内部的空气循环而形成循环风;温风生成装置,对该循环风进行除湿并加热。该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在槽的前面部上部设置了多个温风供给管口,在槽的后面部上部设置了多个温风排出管口。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04-1080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上述滚筒式洗衣干燥机中,虽然分别设置了多个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但多个温风供给管口分别邻接设置在槽前面部的同一面上,加上多个温风排出管口也分别邻接设置在槽的后面部的同一面上。所以温风只能从槽的前面部上部供给并通过槽的上部后从槽的后面部上部排出。因此虽然设有多个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其温风对衣物的接触率差,发生衣物烘干不匀的现象。如果,为了消除烘干不匀的现象,可考虑延长干燥时间,但会导致干燥时间过长。而且,此时,使一部分衣物在被彻底干燥的状态下再次被干燥,从而有可能产生衣皱。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为,提供能够提高温风对衣物的接触率的衣物干燥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设置有温风供给管口,向内部具有滚筒的槽供给温风;温风排出管口,从上述槽排出温风;送风管,用于连接上述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 ;送风单元,使上述槽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送风管循环而形成循环风;温风生成单元,对该循环风进行除湿并加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中的某一管口分为两个即第一口和第二口,而另一管口设一个,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沿下述方向中的某一方向远离的位置上,该方向为,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上下方向,或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左右方向,或从侧面看上述槽时的前后方向,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二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以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与上述另一管口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外的位置关系远离的位置上。由此,可得到温风对衣物的接触率高的衣物干燥机。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纵截面图2为概要图示第一供给口、第二供给口、温风排出管口的位置。(a)是槽的概要主视图,(b)是概要侧视图;图3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纵截面图;图4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纵截面图;图5为根据第四实施 方式的与图2对应的图;图6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与图2对应的图。附图标记2 :水槽、3 :滚筒、11 :温风排出管口、13A:第一供给口(第一口)、13B :第二供给口(第二口)、23 :送风装置(送风单元)、27 :热泵机构(温风生成单元)、28 :蒸发器、29 :冷凝器、31 :送风管、50A :第一管道部、50B :第二管道部、51 :共用管道部、52A :第一管道部、52B 第二管道部、53 :共用管道部。具体实施例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图I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衣物干燥机的滚筒式洗衣干燥机。其在形成外轮廓的框体I内配置水槽2,在该水槽2内配置滚筒3。水槽2和滚筒3的后部均被封闭,形成前部开口的圆筒状。其中,水槽2前面开口通过伸缩囊4与框体I的前面开口对应而形成洗涤物的投入口 5。在成为该投入口 5的框体I的前面开口部,设有开闭该开口部的可旋转的门6。而且,在干燥运行时,水槽2内包括滚筒3内部构成干燥室。在滚筒3的前面开口端,具备例如封入了盐水的液体平衡器7,在呈圆筒状的滚筒3的圆周侧壁(主体部)3a的大体全区域,形成有透孔8(只图示了一部分)。该透孔8在通常洗涤运行或脱水运行时起到通水孔的作用,在干燥运行时起到干燥风即温风的通风孔的作用。此外,在滚筒3的圆周侧壁3a的内面侧,安装有向内方突出并在轴向上延伸的形状的多个挡板9。在滚筒3的后面即圆盘状的端面部3b形成有多个温风导入口 10,该多个温风导入口 10与滚筒3的旋转轴心同心地配置成环状。同时,在水槽2的前面板部2a下面设有与前面板部2a之间形成空间部的遮板2b。在这个前面板部2a设有温风排出管口 11,该温风排出管口 11与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12连通。相对于此,在水槽2后面的圆盘状端面部2c的上部设有形成温风供给管口的第一口的第一供给口 13A。另外,水槽2的前面部上部设有形成温风供给管口的第二口的第二供给口 13B。第一供给口 13A,例如设置成具有风向调节部13Aa,并可通过该风向调节部13Aa向水槽2内的大致中央部,直至滚筒3的大致中央部(以符号3p表示)方向吹出温风。另夕卜,风向调节部也可设置在滚筒3的端面部3b里面的温风导入口 10的边缘。另外,第二供给口13B由供气管14的前面部开口构成,且沿着指向滚筒3大致中央部3p的方向以喷嘴状形成。该供气管14从水槽2的外部上表面向后表面配置,第一供给口 13A设置在该供气管14中间部的水槽2的后面部上方位置上。滚筒3旋转时多个温风导入口 10中的某一温风导入口 10面向该第一供给口 13A。在这里,参照图2说明第一供给口 13A、第二供给口 13B、温风排出管口 11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 从滚筒式洗衣干燥机的正面看水槽2(图2(a))时,把通过其大致中心的假想水平线P设为上下基准线;同样从正面看水槽2时,将通过其大致中心的假想垂直线S设为左右基准线;进一步,从侧面看水槽2(图2(b))时,把通过水槽2侧面形状的大致中心并与旋转轴线K垂直的线R作为前后基准线。相当于另一管口的温风排出管口 11位于水槽2下部的左侧前部。第一供给口 13A位于水槽2上部的右侧后部。另外,第二供给口 13B位于水槽2上部的右侧前部。g卩,第一供给口 13A相对于作为另一管口的温风排出管口 11的位置关系为,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图2(a))以及前后方向(图2(b))上远离。另外,第二供给口 13B相对于温风排出管口 11的位置关系为,位于与温风排出管口 11相同的前侧且上下方向上远离,而且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就这样,温风排出管口 11和第二供给口 13B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第一供给口 13A和作为另一管口的温风排出管口 11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S卩,相对于温风排出管口 11,把第二供给口 13B配置在,以温风排出管口 11和第一供给口 13A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外的位置关系远离的位置上。此外,这些第一供给口 13A和第二供给口 13B中,离温风排出管口 11近的第二供给口 13B的开口面积,要比离温风排出管口 11远的第一供给口 13A的开口面积小。另一方面,在水槽2的底部的最低部位,即后方部设有排水口 15,在该口 15上经由排水阀16连结排水软管17,以构成排水路径,从而能够把水槽2内的水排出到机外。在成为水槽2的背面部的端面部2c的里面侧安装有对滚筒3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18,该电机18的旋转轴19贯通水槽2并与滚筒3的后面侧的端面部3b的中心部连结,起到与滚筒3直接连结的旋转轴的作用。由此,滚筒3被水槽2支撑为能够以与水槽2同轴地旋转。另外,水槽2被多个悬架20(只图示了 I个)等弹性支撑在框体I内。其支撑方式为,如同旋转轴19,以水槽2的轴向成为前后的横轴且呈稍微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因此,被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干燥机,设置有:温风供给管口,向内部具有滚筒的槽供给温风;温风排出管口,从上述槽排出温风;送风管,用于连接上述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送风单元,使上述槽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送风管循环而形成循环风;温风生成单元,对该循环风进行除湿并加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温风供给管口和温风排出管口中的某一管口分为两个即第一口和第二口,而另一管口设一个,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沿下述方向中的某一方向远离的位置上,该方向为,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上下方向,或从正面看上述槽时的左右方向,或从侧面看上述槽时的前后方向,将上述一管口的第二口相对于上述另一管口设置在,以上述一管口的第一口与上述另一管口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外的位置关系远离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越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