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810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该混纺纱是由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的横截面结构包括外层C00LMAX纤维和内层棉纤维;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是由重量百分比为20~40%C00LMAX纤维和60~80%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的;该混纺纱是经过以下工序生产的: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即可得到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混纺纱既有C00LMAX纤维冰凉吸湿快干的特性又具有棉纤维柔软舒适的特性。该类产品即体现了优雅、软清、悬垂的风格,又具有环保、舒适的功能性特点,备受消费者欢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ー种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休闲服与运动服相互滲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既要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尽情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于是对面料的纤维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以棉为例,其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稍大时,棉纤维因吸湿膨胀,其透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分发散速度慢,从而人体造成ー种冷湿感;合成纤维以涤纶为例,其吸水小、透湿性能差,由于其静电积累而容易引起穿着时产生纠缠的麻烦,尤其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闷热感。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吸水性和快干性这两种性能,C00LMAX纤维是ー种涤纶纤维通过先进エ艺物理改性制造而成的,名称取“C00L”+ “MAX”之义表示“凉的透彻”,我们命名为冰凉纤维,它是具有沟槽截面的空心纤维;其截面像一长ー短垂直相交的十字架,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使其能够快速挥发,从而保持人体的干爽感。同时,在湿润状态时也不会像棉纤维那样倒伏,始終能够保持与皮肤间舒适的微气候状态,达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所以C00LMAX纤维面料手感柔软细腻,具有吸湿、排汗、透气、保健等功能,是家用纺织品和内衣品的理想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家用纺织品和内衣采用C00LMAX纤维,其成本太高,不易推广;如果采用C00LMAX纤维和棉纤维按照普通生产エ艺进行混纺,那么生产出来的混纺纱就不能真正地达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是从事多年纺织技术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大量地研究、试验,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涤纶改性纤维C00LMAX和棉纤维通过特殊的纺纱エ艺设计,生产出来的混纺纱既有C00LMAX纤维冰凉吸湿快干的特性又具有棉纤维柔软舒适的特性。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的横截面结构包括外层C00LMAX纤维和内层棉纤维;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是由重量百分比为20 40%C00LMAX纤维和60 80%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的。为得到上述混纺纱,本专利技术采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エ序 (I)、开清棉エ序为了保证成纱质量,棉的加工依据“精细抓棉,早落少碎,以梳代打”的エ艺原则,C00LMAX纤维粘性较大,采用“多松少打,充分开松”的原则;同时保证上管道的送风速度不低于15m/s ;FA002D打手速度选择650r/min ;综合风扇转速1200r/min,综合打手980r/min,梳针打手转速550r/min,棉卷干定量385g/m,COOLMAX纤维定量375g/m ; (2)、梳棉エ序 梳棉的梳理采用“轻定量,紧隔距,多除杂”的エ艺原则,生条定量16. 3g/5m,锡林至盖报隔距0. 16,0. 14,0. 14,0. 14. 0. 15mm,刺辊转速900r/min,锡林转速360r/min,道夫转速21r/min,由于COOLMAX纤维卷曲较多,纤维发涩,在エ艺上我们采取“轻定量,强分梳”的原则,加强梳理效果,消除弯钩,生条定量21. 5g/5m,锡林至盖报5点隔距0. 19,0. 17,0. 17、0.17,0. 18mm,刺辊转速 900r/min,锡林转速 350r/min,道夫转速 21r/min ; (3)、精梳エ序 为了降低精梳条的棉网结杂从精梳准备エ序入手,对エ艺參数进行优选,棉纤维采用 20根并合,改善了条条卷的内在质量;在预并エ序采用I. 32倍的后区牵伸倍数,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度,条卷定量64g/m,精梳定量17. 3g/5m。锡林转速130r/min.弓形板定位20°,钳报闭合定时29°,顶梳安装尺寸19° ; (4)、并条粗纱エ序 COOLMAX预并用5根并合,并配以I. 31倍数较大后区牵伸倍数预并条定量13. 6g/5m,末并定量15. 2g/5m9(回潮率5. 7%),棉条末并定量16. 9g/5m在FA491型粗纱机上使用双眼喇叭ロ,在前罗拉与假捻器之间加装托棉板,使COOLMAX纤维和棉纤维经过双眼喇叭ロ牵伸输出前罗拉后紧贴在瓦槽凹面托棉板上运动,产生不同性能纤维的相互转移,依据混纺纤维加捻转移机理棉纤维长而细加捻时易向纱线内部转移,而COOLMAX纤维短而细易加捻时包覆在纱线外部,粗纱捻系数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偏大掌握,选择94,前罗拉转速240r/min,锭子转移860r/min ;混纺定量7. 0g/10m ; (5)、细纱エ序 细纱使用WRC965软弹胶辊,配以可调试摇架加压装置有效提高成纱质量;细纱定量13. 8g/100m,后区牵伸倍数I. 25,捻系数选择390,前罗拉转速198r/min,钳ロ隔距2. 5mm,罗拉隔距19 X 35mm,锭子转速12080r/min,锭带盘张カ18. 6N。在上述粗纱エ艺中使用的托棉板,该托棉板包括瓦状托棉板板体,托棉板板体的横截面呈倒“ハ”形,在所述托棉板板体前、后两端设有安装孔。在粗纱机上以棉纤维为芯,以COOLMAX纤维为包覆层的包芯粗纱条,该粗纱包芯条直径大捻系数小,该托棉板能够有效地使长绒棉纤维在粗纱条中不易露出纱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因改进型冰凉纤维的制造在纺丝过程中,加入特殊聚合体,通过物理改性改变涤纶纤维的截面形状,使其纤维纵向产生许多沟槽,提高纤维在织物中的毛细管效应产生芯吸作用而具有干爽导湿性能,再加之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添加冰凉改性母粒所产生的冰凉效应,由此制成了具有冰凉效果兼具良好吸湿透气性能的改进型冰凉纤維。本专利技术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采用冰凉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将冰凉纤维的长度设计较短,细度与棉相当,在FA491型粗纱机前罗拉与假捻器之间加装托棉板,使冰凉纤维和棉纤维贴在瓦槽凹面托棉板上运动使不同纤维相互转移,依据混纺纱纤维加捻转移机理,长纤维细纤维加捻时更趋于向纱体内部转移,故长绒棉长而细加捻时向纱线内部转移,而冰凉纤维短而细易包覆在纱线外部,由此使纺制纱线形成芯吸效应梯度,人体产生的汗液利于向纱线里层扩散,进而再向人体外部扩散,形成真正的吸湿排汗功能;其核心在于冰凉纤维长度细度指标确定和与棉纤维混纺比例的确定,并经过优化粗纱エ艺来生产冰凉吸湿快干混纺纱。本专利技术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经过常规的面料织造エ艺即可生产出冰凉吸湿快干柔软面料。由于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混纺纱既有COOLMAX纤维冰凉吸湿快干的特性又具有棉纤维柔软舒适的特性。该类产品即体现了优雅、软清、悬垂的风格,又具有环保、舒适的功能性特点,备受消费者欢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エ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托棉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的横截面结构包括外层COOLMAX纤维和内层棉纤维;所述冰凉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的横截面结构包括外层C00LMAX纤维和内层棉纤维;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柔软混纺纱是由重量百分比为20~40%C00LMAX纤维和60~80%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的;该混纺纱是经过以下工序生产的: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即可得到所述冰凉吸湿快干混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中张红学刘旭段金史唐静琳王崇庶陈海松
申请(专利权)人:邓州雪阳棉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