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722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钙:10~12份;热稳定剂:2~3份;抗冲击改性剂:2.5~3.5份;增塑改性剂:1~1.5份;光稳定剂:2.5~5.5;外润滑剂:0.1~0.2;内润滑剂:0.1~0.2。较优地,采用碳酸钙为填充剂,氯化聚乙烯为抗冲击改性剂、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增塑改性剂、钛白粉和UV-531为光稳定剂,内润滑剂为硬脂酸,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通过各种成分的共同作用,该改性PVC的抗冲击性能符合建筑模板的要求,而且表面光滑、易于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 (聚氯乙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临时模型结构,用于保证混凝土结构按照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成形。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模板要承受混凝土结构的水平载荷,以及由自身重量和施工压力等带来的竖向荷载。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建筑模板需要具有较好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能。在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板中,塑料模板以其周转次数多、可回收再造的优势,逐步取代以前的木质、竹质和钢质模板,成为建筑模板未来发展的趋势。塑料模板强度高、工艺简单、经济性好、脱模容易、可塑性好,在建筑市场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使用会大大地降低建筑成本,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由于它的重复利用率高,其使用将会为国家和社会节省大量资源。同时由于用废旧塑料生产塑料模板的技术具有大量推广和使用的可能性,因此塑料模板的应用将给建筑业带来一场变革。现有技术中,塑料建筑模板以PP (聚丙烯)和PE (聚乙烯)材料居多,PVC (聚氯乙烯)因其强度较低,现有应用所占比重较少。然而PVC相对于PP和PE来说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在制作建筑模板的应用上具有天生的优势。目前,已有部分厂家研发出改性PVC制作的塑料模板或者以PVC为原料的复合建筑模板。如公开号为CN10235922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PVC建筑模板的面板,该面板采用PVC塑料及多种辅料混合后挤出成型,瞬间抗冲耐压性能可达水泥浇筑最大压力的2倍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聚氯乙烯)。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韩10 12份;热稳定剂2 3份;抗冲击改性剂2. 5 3. 5份;增塑改性剂1 I. 5份;光稳定剂2. 5 5. 5 ;外润滑剂0. I O. 2 ;内润滑剂O. I O. 2。其中较优地,所述基料聚氯乙烯采用的是SG-5聚氯乙烯树脂。所述热稳定剂为复合铅或者钙锌稳定剂。较优地,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CPE (氯化聚乙烯);所述增塑改性剂为ACR (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光稳定剂为钛白粉或者钛白粉与UV-531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其中,添加钛白粉2. 5 3. 5份;添加UV-531 :0. 15 2. O份。所述内润滑剂为硬脂酸,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钙10 12份;复合铅2 3份;氯化聚乙烯2. 5 3. 5份;丙烯酸酯共聚物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UV-531 :0. 15 2. O份;聚乙烯蜡0· I O. 2份;硬脂酸0. I O. 2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采用碳酸钙为填充剂,并通过添加适量的热稳定剂、抗冲击改性剂、增塑改性剂、光稳定剂及润滑剂,可以改变PVC的物理性能,使得该PVC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符合建筑模板的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 (聚氯乙烯),通过添加碳酸钙为填充剂,并添加适量的热稳定齐 、抗冲击改性剂、增塑改性齐 、光稳定剂及润滑剂,来改变 PVC的物理性能,使得该PVC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符合建筑模板的要求。下面结合不同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建筑模板用改性PVC的具体成分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 :将PVC组分中各成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混合,制得混合料PVC基料(SG-5型)50份;碳酸钙:10 12份;复合铅2 3份;CPE :2. 5 3. 5份;ACR :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UV-531 :0. 15 2. O份;聚乙烯蜡0. I O. 2份;硬脂酸0. I O. 2份。将混合料投入高速混料机,经高速搅拌、充分混合、升温至130°C左右得到熟料;然后将熟料下料至冷锅,低速搅拌,待冷却至40°C后,制得混合料;将混合料输送至双螺杆挤料机的料斗内,双螺杆挤料机将熔融熟料挤入模具,其中,在挤塑成型的过程中,挤出料筒加热各段温度在160°C、165°C、170°C、175°C ;出模后经过真空定型、冷却定型,最后将定型制品切割至合适尺寸制得建筑模板。实施例2 将PVC组分中各成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配比混合,制得混合料PVC基料(SG-5型)50份;碳酸钙10 12份;钙锌稳定剂2 3份;CPE :2. 5 3. 5份;ACR 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UV-531 :0. 15 2. O份;聚乙烯蜡0. I O. 2份;硬脂酸0. I O. 2份。建筑模板的制作过程同实施例I。实施例3 将PVC组分中各成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配比混合,制得混合料PVC基料(SG-5型)50份;碳酸钙10 12份;钙锌稳定剂2 3份;CPE :2. 5 3. 5份;ACR :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聚乙烯蜡0. I O. 2份;硬脂酸0. I O. 2 份。建筑模板的制作过程同实施例I。实施例4 将PVC组分中各成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配比混合,制得混合料PVC基料(SG-5型)50份;碳酸钙:10 12份;复合铅2 3份;CPE :2. 5 3. 5份;ACR :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聚乙烯蜡0. I O. 2份;硬脂酸0. I O. 2份。建筑模板的制作过程同实施例I。实施例5 实施例12 将PVC组分中各成分按照如下配比制得混合料,建筑模板的制作过程同实施例I。各实施例中成分配比具体见表格I、表格2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 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韩10 12份;热稳定剂2 3份;抗冲击改性剂2. 5 3. 5份;增塑改性剂1 I. 5份;光稳定剂2. 5 5. 5 ;外润滑剂0. I O. 2 ;内润滑剂O. I O. 2。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氯乙烯基料为SG-5聚氯乙烯树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稳定剂为复合铅或者钙锌稳定剂。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塑改性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为钛白粉或者钛白粉与UV-531的混合物,其中,添加钛白粉2. 5 3. 5份;添加 UV-531 0. 15 2. O 份。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润滑剂为硬脂酸。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9.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 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I丐10 12份;复合铅2 3份;氯化聚乙烯2. 5 3. 5份;丙烯酸酯共聚物1 I. 5份;钛白粉2. 5 3. 5份;UV-531 :0. 15 2. O份;聚乙烯蜡0. 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改性PVC,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成分组成:聚氯乙烯基料:50份;碳酸钙:10~12份;热稳定剂:2~3份;抗冲击改性剂:2.5~3.5份;增塑改性剂:1~1.5份;光稳定剂:2.5~5.5;外润滑剂:0.1~0.2;内润滑剂:0.1~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钢刘国恩石亚明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