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269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由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过线轮组件、张力机构、计米过线组件、排线机构、工字轮收线机构、工字轮提升机构、收线电机组成。与现有收线机相比对,工字轮收线机构采用两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组合,使收线轴转动平稳,振动小,噪音低,在无需更换顶尖的情况下可实现BS200及NTC210两种工字轮收线;装卸工字轮的提升机构采用可升降的链式传动,操作方便;排线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实现精密层绕平整排线;张力机构通过配重块及调节弹簧来实现张力大小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该收线机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噪音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制品エ业生产的拉丝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
技术介绍
收线机一般用于金属拉丝机、捻股机等收线场合。现有的收线机主要包括过线、排线、收线机构,但过线和排线过程中由于张カ不稳导致收线松紧不一,收线不均匀,容易断丝。排线采用电磁排线、气动排线、光杆排线,电磁、气动排线不能实现排距可调,光杆排线排线不均匀。收线机构的エ字轮顶尖只有一种エ字轮安装面,只能实现ー种型号的エ字轮收线,若收线用别的エ字轮时就需要将顶尖拆卸更换配套的顶尖才能使用,费时又费力, 且エ字轮装卸时不同的エ字轮采用不同高度的垫板,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另外,エ字轮收线机构的固定端和移动端组件采用两个深沟球轴承与推力球轴承的组合结构,运行时不够平稳,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操作便捷,收、排线均匀,运行稳定、可靠,收线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由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过线轮组件、张カ机构、计米过线组件、排线机构、エ字轮收线机构、エ字轮提升机构、收线电机组成,エ字轮收线机构包括固定端组件和移动端组件,其技术特点是 所述过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过线轮支座以及至少ー只过线轮,过线轮支座上设有过线轮安装板,过线轮安装板上设有至少ー只过线轮; 所述张カ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张カ支架,一张カ杆经转动轴安装于张カ支架上,张カ杆的顶部设有ー张カ过线轮,张カ杆的底部设有可调的配重块,转动轴上设有张カ盘,ー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张カ盘可调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固定于张カ支架上; 所述计米过线组件包括计米支架以及与计米支架连接的计米安装板,计米安装板上设有出线过线轮、计米轮以及位置对应计米轮的计米接近开关; 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排线支架,排线支架内穿设滚珠丝杆和导轨,滚珠丝杆经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一滑块旋接在滚珠丝杆上,滑块穿设在平行于滚珠丝杆的导轨上,滑块经排线过线轮支架连接排线过线轮,排线支架上设有控制滑块行程、换向的接近开关; 所述固定端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由两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收线轴,收线轴内端连接固定双顶尖,收线轴外端外接传动带轮和感应盘,传动带轮上设有刹车盘,机架上设有与感应盘对应的接近开关;所述移动端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移动套,移动套内设有可沿移动套轴向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外端经连杆连接气缸顶杆,滑动体内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由两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并轴向限位在滑动体内,转动轴另一端外接移动双顶尖; 所述エ字轮提升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多组提升机构和支承于多组提升机构上的エ字轮托板,所述每组提升机构包括轴承座、螺杆和从动链轮轴,螺杆的顶端连接エ字轮托板,螺杆上旋接从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经轴承支承于轴承座上,轴承座设置于机架上,从动链轮轴经链条连接旋转动カ输入机构; 所述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处于冋一中心线上呈相对状态,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的中心线、滚珠丝杆轴心和エ字轮托板水平面平行,且エ字轮托板对应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之间的间距设置,滑块在滚珠丝杆上位置对应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之间。进ー步地,所述转动轴上还设有接近块,张カ支架上设有位置对应接近块感应张 力杆摆动幅度的接近开关、张カ杆左、右摆动的左、右限位块以及与张カ杆接触呈断丝报警的行程开关。进ー步地,所述旋转动カ输入机构包括经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的立轴,立轴的顶端连接ー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经链条连接多组提升机构的从动链轮轴的链轮部分,立轴的底端经ー锥齿轮副连接调节轴一端,调节轴穿接铜套与机架连接,调节轴另一端连接手轮或电动输入机构。再进ー步地,固定双顶尖和移动双顶尖均设有至少两组不同直径的エ字轮安装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张カ机构是通过采用张カ过线轮、张カ杆、配重块实现张カ杆自身的平衡,采用接近开关感应张カ杆旋转轴上的接近块位置反应收线张カ大小,通过张カ盘上设有的多个螺孔与调节弹簧的多级连接,实现收线张カ的可控调节,使收线张力控制在工作允许波动范围内。若张カ杆与左限位块接触,为不工作或张カ过小状态;若张カ杆与右限位块接触,呈过线张カ过大状态,则会产生断丝的可能,通过两种エ况实时反映エ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采用该张カ机构实现恒张カ收线,保证收线张カ平稳不断丝。通过计米接近开关感应计米轮的位置,实时对收线长度的精确计米。排线机构采用滚珠丝杆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实现排线均匀、排距可调,工作运行可靠稳定。固定端组件采用两对角接触球轴承与转动轴的配合,使收线轴转动平稳,振动小,噪音低;采用接近开关将感应到感应盘的转动脉冲信号传递给控制箱,通过控制箱控制伺服电机使滚珠丝杆与收线轴同步旋转,保证排线机构跟随收线机构同步运行,使排线和收线均匀平稳;采用安装于机架的刹车制动刹车盘,保证了收线エ字轮的急停不惯性旋转,保证了收线不乱线、不断丝。滑动体的外端经连杆连接气缸顶杆并由气缸限位伸缩带动滑动体滑动,使滑动体内的转动轴与收线轴间距可调,固定端和移动端的双顶尖上均设有至少两组不同直径的エ字轮安装面,无需更换エ字轮顶尖,可实现BS200和NTC210两种エ字轮收线,节省劳力,提高效率。エ字轮提升机构通过旋转调节轴上的手轮,使调节轴通过锥齿轮副啮合驱动立轴旋转,立轴上主动链轮旋转带动每组提升机构上用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轴同步旋转,实现提升机构带动エ字轮托板升降,升降エ字轮方便、安全。本专利技术运行平稳,结构紧凑,振动小,噪音低,操作方便,节约空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进ー步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 图2为所述过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3为所述张カ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为图3右视 图5为所述计米过线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6为所述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7为所述固定端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8为所述移动端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9为所述エ字轮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I,过线轮组件2,过线轮支座21,过线轮22,过线轮安装板23,张カ机构3,张カ支架31,张カ杆32,转动轴33,张カ过线轮34,配重块35,张カ盘36,调节弹簧37,接近块38,接近开关39,行程开关310,左限位块311,右限位块312,计米过线组件4,计米支架41,计米安装板42,出线过线轮43,计米轮44,计米接近开关45,排线机构5,排线支架51,滚珠丝杆52,导轨53,联轴器54,伺服电机55,滑块56,排线过线轮支架57,排线过线轮58,排线接近开关59,固定端组件6,固定套61,角接触球轴承62,收线轴63,固定双顶尖64,动带轮65,感应盘66,刹车盘67,移动端组件7,移动套71,滑动体72,连杆73,气缸顶杆74,转动轴75,移动双顶尖76,エ字轮提升机构8,エ字轮托板81,轴承座82,螺杆83,从动链轮轴84,第二轴承座85,第二立轴86,主动链轮87’锥齿轮副88,调节轴89,铜套810,手轮811,收线电机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图I所示,本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由机架I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过线轮组件2、张カ机构3、计米过线组件4、排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丝机用双顶尖收线机,由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过线轮组件、张力机构、计米过线组件、排线机构、工字轮收线机构、工字轮提升机构、收线电机组成,工字轮收线机构包括固定端组件和移动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过线轮支座以及至少一只过线轮,过线轮支座上设有过线轮安装板,过线轮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只过线轮;所述张力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张力支架,一张力杆经转动轴安装于张力支架上,张力杆的顶部设有一张力过线轮,张力杆的底部设有可调的配重块,转动轴上设有张力盘,一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张力盘可调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固定于张力支架上;?所述计米过线组件包括计米支架以及与计米支架连接的计米安装板,计米安装板上设有出线过线轮、计米轮以及位置对应计米轮的计米接近开关;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排线支架,排线支架内穿设滚珠丝杆和导轨,滚珠丝杆经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一滑块旋接在滚珠丝杆上,滑块穿设在平行于滚珠丝杆的导轨上,滑块经排线过线轮支架连接排线过线轮,排线支架上设有控制滑块行程、换向的接近开关;所述固定端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由两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收线轴,收线轴内端连接固定双顶尖,收线轴外端外接传动带轮和感应盘,传动带轮上设有刹车盘,机架上设有与感应盘对应的接近开关;所述移动端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移动套,移动套内设有可沿移动套轴向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外端经连杆连接气缸顶杆,滑动体内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由两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并轴向限位在滑动体内,转动轴另一端外接移动双顶尖;?所述工字轮提升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多组提升机构和支承于多组提升机构上的工字轮托板,所述每组提升机构包括轴承座、螺杆和从动链轮轴,螺杆的顶端连接工字轮托板,螺杆上旋接从动链轮轴,从动链轮轴经轴承支承于轴承座上,轴承座设置于机架上,从动链轮轴经链条连接旋转动力输入机构;所述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处于同一中心线上呈相对状态,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的中心线、滚珠丝杆轴心和工字轮托板水平面平行,且工字轮托板对应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之间的间距设置,滑块在滚珠丝杆上位置对应移动双顶尖与固定双顶尖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泽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泰隆机电设备制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