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65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导电稳定可靠的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MOS管和静触头,MOS管包括电连接的MOS管本体和MOS管引脚,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导电压簧,导电压簧抵触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凹槽,导电压簧固设于底座凹槽内,MOS管引脚置于静触头的一侧,导电压簧置于MOS引脚对应静触头的另一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调速开关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工具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调速开关是电气领域常见的一种电器元件,通常包括底座与封盖构成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触头分断结构、调速控制电路板和MOS管,MOS管即金属(metal) —氧化物(oxid) —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一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所述触头分断结构包括有正极输入端子、负极输入端子、调速动触头、直通动触头、直通静触头、调速静触头,正极输入端子、负极输入端子均分别设置有延伸至外壳之外的接线端,外壳的封盖与散热片独立分开设置,外壳内各结构由独立零件拼接而成。MOS管包括MOS管本体和三根弓丨脚,三根引脚分别为G极引脚、D极引脚和S极引脚。其中,电动工具的调速开关中,普遍做法是将G极引脚和调速控制电路板电连接,D极引脚和直通静触头电连接,S极引脚和调速静触头电连接,调速静触头与调速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调速动触头和调速静触头电接触,调速控制电路板有电,电动工具开始工作,调速控制电路板输出电压信号,MOS管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改变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对电动工具转速的调节,而D极引脚和直通静触头的电连接、S极引脚和调速静触头的电连接均为焊接,焊接过程中容易存在虚焊,并且,由于电动工具调速开关装设在其他整机中工作时,会发生震动,虚焊处容易失效,引起导电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稳定可靠的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包括MOS管和静触头,MOS管包括电连接的MOS管本体和MOS管引脚,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弹性电连接件,所述MOS管引脚和静触头通过与弹性电连接件的抵触连接形成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触头与引脚通过弹性电连接件形成抵触连接,抵触连接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焊接中虚焊引起导电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使得导电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为导电压簧,导电压簧抵触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凹槽,导电压簧的支撑座固设于底座凹槽内,导电压簧压迫MOS管弓I脚和静触头构成抵触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明确MOS管引脚与静触头的抵触连接方式,通过导电压簧和底座的设置使得MOS管引脚与静触头抵触连接,稳定可靠、结构合理,从而导电能力也就相对稳定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OS管引脚包括三极引脚,所述三极引脚分别为G极引脚、D极引脚和S极引脚,所述静触头包括调速静触头和直通静触头,所述与调速静触头电连接的引脚为S极引脚,所述与直通静触头电连接的引脚为D极引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极引脚与调速静触头电连接,D极引脚与直通静触头电连接,更符合传统的设置习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在电动工具的调速开关中应用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至图3对本技术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43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包括MOS管43和静触头,MOS管43包括电连接的MOS管43本体和MOS管引脚,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弹性电连接件,所述MOS管引脚和静触头通过与弹性电连接件的抵触连接形成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触头与引脚通过弹性电连接件形成抵触连接,抵触连接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焊接中虚焊引起导电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使得导电稳定。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为导电压簧32、33(此处需说明的是,所述的弹性电连接件可以为导电弹簧或者其他导电材料构成弹性电连接件,为使导电的稳定性最佳,同时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本实施例优选的,弹性电连接件均为导电压簧32、33),导电压簧32、33抵触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设有底座凹槽14,导电压簧32、33的支撑座固设于底座凹槽14内,导电压簧32、33压迫MOS管引脚和静触头构成抵触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明确MOS管引脚与静触头的抵触连接方式,通过导电压簧32、33和底座11的设置使得MOS管引脚与静触头抵触连接,稳定可靠、结构合理,从而导电能力也就相对稳定可靠。所述MOS管引脚包括三极引脚,所述三极引脚分别为G极引脚431、D极引脚433和S极引脚432(此处需说明的是,因为MOS管本体434上有一导电区域与D极引脚433相等同,所以D极引脚433可以不以引脚形式存在,待与D极引脚433电连接的部件可以直接电连接在与D极引脚433相等同导电区域上,为使结构简单合理,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D极引脚433呈引脚结构设置且与直通静触头25抵触电连接),所述静触头包括调速静触头26和直通静触头25,所述与调速静触头26电连接的引脚为S极引脚432,所述与直通静触头25电连接的引脚为D极引脚4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极引脚432与调速静触头26电连接,D极引脚433与直通静触头25电连接,更符合传统的设置习惯。权利要求1.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包括MOS管和静触头,MOS管包括电连接的MOS管本体和MOS管引脚,其特征是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弹性电连接件,所述MOS管引脚和静触头通过与弹性电连接件的抵触连接形成电连接。2.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为导电压簧,导电压簧抵触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凹槽,导电压簧的支撑座固设于底座凹槽内,导电压簧压迫MOS管引脚和静触头构成抵触电连接。3.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MOS管引脚包括三极引脚,所述三极引脚分别为G极引脚、D极引脚和S极引脚,所述静触头包括调速静触头和直通静触头,所述与调速静触头电连接的引脚为S极引脚,所述与直通静触头电连接的引脚为D极引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导电稳定可靠的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MOS管和静触头,MOS管包括电连接的MOS管本体和MOS管引脚,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导电压簧,导电压簧抵触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凹槽,导电压簧固设于底座凹槽内,MOS管引脚置于静触头的一侧,导电压簧置于MOS引脚对应静触头的另一侧。文档编号H01H1/58GK202633069SQ20122033511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和远 申请人:乐清市杰拉华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速开关中MOS管与静触头的连接结构,包括MOS管和静触头,MOS管包括电连接的MOS管本体和MOS管引脚,其特征是:所述MOS管引脚抵触连接有弹性电连接件,所述MOS管引脚和静触头通过与弹性电连接件的抵触连接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远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杰拉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