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371 阅读:4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其包含有:一本体,其以易导热的材料所制成,该本体弯折成一连续的S状,该本体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片,且该等第一散热片的两端分别相接一第二散热片,另该等第二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至少分别设有一穿孔,借此,将该本体的一端与一发热元件形成相接,使该发热元件可传导热能至该本体上,除了增加该本体与外界接触的散热面积及散热距离,并同时以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方式增加散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构造。
技术介绍
汽、机车及电子元件等产品等在运作时皆会产生高温,若产生的高温无法导出,会影响其运作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温度愈高其使用寿命越低,请参阅图I所示,为现有散热构造的立体图,因此借由一散热构造I将该产品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导方式从该产品传递至该散热构造1,再借由自然热对流与热辐射方式将热能从该散热构造I传递至外界,以防止产品因过热而烧毁。当产品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该散热构造I易达到热饱和,使热能积存在该散热构造I及产品间,除影响其运作效率、稳定性、减少其使用寿命外,更容易造成使用者触摸产·品时,产生烫伤等危害,且,一般的散热构造I采高密度、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来制造,借以增加该散热构造I的热饱和度,同时使用平面的鳍片2型态来增加散热面积,具有导热性好、热传输速率高及加工成型容易等优点,惟若其比重大、电绝缘性差、加工过程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及成本高,且易产生触电等危害,降低其产品竞争力,另,为提高散热效果,该散热构造I同时会搭配一风扇3,借以产生强制热对流,惟若其体积大、成本高,使产品不具竞争力,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环保、节能、加工成型快、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比重小,且避免产生危害,更同时具有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构造,确实有其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体构造,特别是指一种成本低、热饱和度高、避免产生危害且同时具有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构造。本技术提供的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其包含有一本体,其以易导热的材料所制成,该本体弯折成一连续的S状,该本体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片,且该等第一散热片的两端分别相接一第二散热片,另该等第二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至少分别设有一穿孔。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本体的材料选自添加铝的塑料、添加碳的塑料或添加陶瓷的塑料的其中一种。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本体采射出成型一体制成。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将本体的一端与一发热元件形成相接,使该发热元件可传导热能至该本体上,借由该等第一散热片、该等第二散热片的设置,而增加该发热元件与外界接触的散热面积及散热距离,并于该等第二散热片上皆设有穿孔,故该本体内部的热空气可迅速的以热对流方式与外部空气形成流通,达到同时兼具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散热效果,并有效降低该发热元件的温度,且该发热元件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更有效避免使用者触摸该本体的另一端时,产生烫伤等危害,且本技术采射出成型一体制成,其具有环保、节能、加工成型快、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比重小的特性,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散热构造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A方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图6的纵向剖视图。元件符号说明I、散热构造;2、鳍片;3、风扇;10、本体;11、第一散热片;12、第二散热片;121、穿孔;100、灯具;101、灯座;200、CPU;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其主要包含有一本体10 ;其中该本体10,其采用易导热的材料以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10材料选自添加铝的塑料、添加碳的塑料或添加陶瓷的塑料的其中一种,该本体10弯折成一连续的S状,其中,该本体10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片11,且该等第一散热片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散热片12,另该等第二散热片12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1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12至少分别设有一穿孔121。为供进一步了解本技术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技术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技术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请同时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的纵向剖视图及图4的AA方向剖视图,首先,将该本体10与一发热元件形成相接,于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利中,该发热兀件以一灯具100为例,将该本体10 —端的第一散热片11包覆于该灯具100的灯座101周侧,并沿径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散热片11,且该等第一散热片11概呈同心圆筒,且该等第一散热片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散热片12,另该等第二散热片12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1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12概呈同心圆环,当该灯具100开始运作后,该等灯具100会将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该灯具100温度逐渐升高,俾使该灯具100的热能传导至该本体10上,此方式可有效增加该本体10与空气相接触的散热路径及散热面积,使该灯具100所产生的热能迅速地以热传导及热辐射方式传递至外界,另,该等第二散热片12皆环设有数个穿孔121,遂使该本体10内部的热空气可迅速的以热对流方式与外部空气形成流通,进而提升该本体10的散热效率,降低该灯具100的温度,使该灯具100的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损坏,可增加该灯具100使用寿命,又,借由该本体10的散热路径、散热面积及散热效率,当使用者触摸该本体10另端时,有效避免产生烫伤等危害,方便使用者进行拔插作业,再者,以该本体提升该灯具100的散热效果后,使用者不仅可降低该灯具100的体积,更可提升该灯具100的使用功率,且本技术采用射出成型一体制成,其制程简单、成本低,提高产品竞争力。请同时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的纵向剖视图,首先,将该本体10与一发热元件形成相接,于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利中,该发热元件以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200为例,将该本体10 —端的该第一散热片11设于该CPU 200的顶面,并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的第一散热片11,且该等第一散热片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散热片12,另该等第二散热片12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1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12至少分别设有一穿孔121,其中,该本体10以该 等第一散热片11及该等第二散热片12增加热能的散热路径、散热面积,并同时以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方式增加散热效率,借此,增加该发热元件使用寿命,并避免产生烫伤等危害,且本技术采用射出成型一体制成,其制程简单、成本低,提高产品竞争力。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 一本体,其以易导热的材料所制成,该本体弯折成一连续的S状,该本体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片,且该等第一散热片的两端分别相接一第二散热片,另该等第二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一本体,其以易导热的材料所制成,该本体弯折成一连续的S状,该本体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片,且该等第一散热片的两端分别相接一第二散热片,另该等第二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等相邻的第一散热片的相对应端,且该等第二散热片至少分别设有一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光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