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遇献专利>正文

二胡葫芦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323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55
一种二胡葫芦筒,将葫芦两端横截掉一部分,并把内部的果肉掏空,形成两端通透,在葫芦的小球上靠近端口的上下侧面钻制圆孔,用于安装胡杆,皮料紧蒙在葫芦小球的端口,由于葫芦小球的端口直径很小,所以所用皮料很省,另外,葫芦天然形成的一大一小两个球体,相当于两个谐振音腔,演奏时,大球体能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小球体能发出频率较高的声音,组合起来便达到了丰富音色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乐器的主要构件,尤其是即可节省蛇皮等兽皮材料,又能发出丰富音色的ニ胡葫芦筒。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ニ胡胡筒由竹筒或木筒与蛇皮等兽皮材料组成,蛇皮紧蒙在竹筒或木筒的端ロ,然后配上胡杆、胡弦和拉弓等构件,能演奏出低沉圆润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享受。但是,现今使用的ニ胡胡筒,一方面,由于端ロ直径与筒身直径差不多大,因此所用蛇皮的面积也要大,难以寻找;另一方面,由于一段竹筒或一段木筒直径相等,只形成ー个谐振音腔,虽能发出低沉圆润的声音,但音色不够丰富,显得单调ー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今ニ胡胡筒所用蛇皮面积要大而音色又不够丰富的不足,本技术提供ー种ニ胡葫芦筒,该葫芦筒不仅所用蛇皮面积小,能节省珍贵的皮料,而且演奏时发出的声音音色较丰富,能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的享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葫芦和皮料构成,葫芦取自葫芦科植物的果实,近似于一大一小两个球体对接而成,将其两端横截掉一部分,并把内部果肉掏空,形成两端通透,在葫芦的小球上靠近端ロ的上下侧面钻制圆孔,用于安装胡杆,皮料由蛇皮或其它兽皮制成,紧蒙在葫芦小球的端ロ。由于葫芦小球的端ロ直径很小,所以所用皮料很省,另外,葫芦天然形成的一大一小两个球体,相当于两个谐振音腔,演奏吋,大球体能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小球体能发出频率较高的声音,组合起来便达到了丰富音色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用皮料面积小,演奏时能发出较丰富的音色,仅将皮料紧蒙在葫芦的小球端ロ,结构简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中I.葫芦,2.皮料。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葫芦(i)制成两端通透,皮料(2)紧蒙在葫芦(I)的小球端ロ。本技术最佳实施例葫芦小球端ロ直径35mm。权利要求1.ー种ニ胡葫芦筒,由葫芦和皮料构成,其特征是葫芦取自葫芦科植物的果实,近似于一大一小两个球体对接而成,将其两端横截掉一部分,并把内部果肉掏空,形成两端通透,在葫芦的小球上靠近端ロ的上下侧面钻制圆孔,用于安装胡杆,皮料由蛇皮或其它兽皮制成,紧蒙在葫芦小球的端ロ。专利摘要一种二胡葫芦筒,将葫芦两端横截掉一部分,并把内部的果肉掏空,形成两端通透,在葫芦的小球上靠近端口的上下侧面钻制圆孔,用于安装胡杆,皮料紧蒙在葫芦小球的端口,由于葫芦小球的端口直径很小,所以所用皮料很省,另外,葫芦天然形成的一大一小两个球体,相当于两个谐振音腔,演奏时,大球体能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小球体能发出频率较高的声音,组合起来便达到了丰富音色的目的。文档编号G10D3/02GK202632739SQ20122028178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遇献 申请人:陈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胡葫芦筒,由葫芦和皮料构成,其特征是:葫芦取自葫芦科植物的果实,近似于一大一小两个球体对接而成,将其两端横截掉一部分,并把内部果肉掏空,形成两端通透,在葫芦的小球上靠近端口的上下侧面钻制圆孔,用于安装胡杆,皮料由蛇皮或其它兽皮制成,紧蒙在葫芦小球的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遇献
申请(专利权)人:陈遇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