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教学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地球仪。
技术介绍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是人们学习地理的很好的工具,如果能让传统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昼夜交替及其成因,让人们更为客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现象的成因以及极昼、极夜现象,一定会给人们的学习和了解地球带来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球仪,该地球仪能够演示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以及昼夜更替及其原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球仪,其结构包括地球仪本体和支架,所述的地球仪本体与支架顶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部一侧设置有一连杆,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装置。所述的连杆由两节杆体能过销轴铰接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转动连杆及照明装置,使照明装置和地球仪模拟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能够科学准确地演示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以及昼夜更替及其原因,帮助人们更为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宇宙。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地球仪本体,2支架,3连杆,4照明装置,5销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多功能地球仪,其结构包括地球仪本体I和支架2,所述的地球仪本体I与支架2顶端转动连接,在支架2上部一侧设置有ー连杆3,所述的连杆3 —端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装置4。所述的连杆3由两节杆体能过销轴5铰接构成。使用时,转动连杆3及照明装置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地球仪,包括地球仪本体和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地球仪本体与支架顶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部一侧设置有一连杆,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照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