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895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短波红外探测器工作的探测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探测器的驱动输入端连接,探测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探测器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探测器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出与红外图像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视频转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和上位机控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减少各处理芯片之间的交互使得图像处理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实时性和可控性更强,可以满足各种系统对短波红外成像装置结构尺寸、功耗和电磁兼容等指标的严格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涉及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一种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异军突起已成为红外焦平面成像
的热点之一。短波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O. 76 3. O m的红外辐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主要来源有自然环境反射、高温物体主动辐射、人造短波红外光源等。随着短波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不断发展,短波红外成像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军事上用于可视-短波红外夜视、短波红外主动照明光源探测、伪装识别、激光制导和激光雷达等;在空间探测领域已成功用于深空探测;在遥感方面用于探测地球矿产资源,监测土壤、植被含水量及大气成份变化,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在商用方面可用作各种短波红外光谱仪、短波红外探伤、短波红外测定含量、半导体器件制造业中的芯片在线自动检测等;并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小、系统控制和时序逻辑简单的一种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短波红外探测器工作的探测器驱动装置,所述探测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短波红外探测器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波非制冷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驱动短波红外探测器工作的探测器驱动装置,所述探测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短波红外探测器的驱动输入端连接,短波红外探测器的温度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探测器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短波红外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探测器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探测器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出与红外图像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图像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探测器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视频转换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和上位机控制相连,所述视频转换装置的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监视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生赵东旭汪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