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783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有温度传感设备、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温度传感设备包括有多根传感光纤,DSP控制连接有一个激光源,利用DSP高速处理芯片完成温度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利用16位并行接口HPI16建立起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之间的并行传输通道,利用嵌入式Ethernet技术将监测终端ARM9接入以太网,采用套接字技术与远程监控主机实现远程通信,完成温度场数据的远程传输,在监控主机端实现井壁温度场的远程监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系统连线直观简便,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变得极为简便,通过编程控制可以实现温度监控、温度场数据查询和历史曲线的绘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煤矿冻结法凿井井壁温度场远程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冻结凿井变频、节能控制中,盐水流量控制一直是凿井控制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自动调节盐水流量,实现变频节能控制是冻结法凿井的主要技术难题。而有效的盐水调控,必须以实时的井壁温度场数据作为流量大小调节的判据。在现有的冻结法凿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温度测量装置多采用单总线方式,其测温距离短,传递速度慢,测量分布范围窄,另一方面,对于温度采集处理设备多采用传统单片机控 制,其处理速度慢、精度低、网络通信能力差,历史查询能力差等缺陷使其无法为冻结凿井智能控制提供实时准确的温度场数据。为此,必须对现有温度采集和温度场数据存储、监控、历史查询技术进行改进。对于光纤测温技术,由于其具有测温速度快、稳定性、可靠性高等优点,所以在许多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如水库的水温测量、煤矿的瓦斯监测均已运用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煤矿冻结凿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凿井施工的环境恶劣,光纤布设难度大,温度参量配套监测设备不齐备使得冻结凿井温度场远程智能监测受到很大的局限,从而也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度传感设备、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所述的温度传感设备包括有多根传感光纤,所述的DSP控制连接有一个激光源,DSP控制激光源分时向传感光纤注入激光脉冲,传感光纤回路反射回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被双向光耦合器接收并耦合进光纤的接收通道,双向光耦合器的三路输出通道外设有分光器,滤出后得到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散射光,分光器的后续光路上设有一个光电接收器,光电接收器分别将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两路电信号分别经过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放大后接入DSP的A/D转换通道,DSP...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炎苏静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