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赞明专利>正文

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87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为解决已有抽油烟机存在易造成二次污染,清洗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出风口(1)通过涡流发生装置I(3)与通风管(4)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I(3)的顶风罩(2)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5),通风管(4)下端与聚烟罩(14)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14)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II(9),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前方的聚烟罩(12)下表面上安装有界面板(19),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内设置有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上的喷管(8)安装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外,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后方的设置有气流喷射装置(5),在气流喷射装置(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装置(6)。(*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抽油烟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风扇、机壳、电机、滤网和出风管,电机与风扇连接,并置于机壳内,滤网设置在风扇前方的机壳上,在机壳上对应于滤网的位置设置有便于油烟进入的孔。该结构依靠风扇将室内油烟吸入并经出风管送至室外,达到排油烟目的。但由于采用了风扇,油烟经过风扇时,易将油污留在滤网、扇叶和机壳上,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清洗也较为困难。中国专利CN100427832C公开了这样一种带风幕的归循环卷吸式抽油烟机,其结构特点是由排烟管道、滤网和吸附材料、泄压阀、抛物线型外筒、双曲线型喇叭口、风机排风管道、离心式风机、环流槽、截油槽、风幕送风管、回流 套管和底板组成,双曲线型喇叭口伸入到抛物线型外筒内,构成一个横断面呈V形的环流槽;离心式风机的排风管道设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风幕送风管连接,另一个出口与环流槽相通;抛物线型外筒的中部设截油槽;直立的排烟管道外套装回流套管,在这个双层套管的夹层内设滤网和吸附材料以及泄压阀,泄压阀安装在滤网和吸附材料下方;回流套管的上部封闭,下部与底板连成一体,将排烟管道的出口连同风机进口都包围起来与外面隔离;风幕送风管安装在底板上。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机直接与油烟接触,但由于将排烟管道的出口连同风机进口都包围起来与外面隔离,当需更换或清洗滤网和吸附材料以及抛物线型外筒、双曲线型喇叭口时,拆卸较为困难,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清洗方便的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包括出风口、通风管、聚烟罩、界面板和照明装置,出风口通过涡流发生装置I与通风管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I的顶风罩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通风管下端与聚烟罩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II,在涡流发生装置II前方的聚烟罩下表面上安装有界面板,在涡流发生装置II内设置有自动检测防火装置,自动检测防火装置上的喷管安装在涡流发生装置II外,在涡流发生装置II后方设置有气流喷射装置,在气流喷射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涡流发生装置I由顶风罩、内罩和外罩组成,在顶风罩与外罩之间安装有内罩,顶风罩设置成六边形盘状,在顶风罩中间位置设置有便于安装出风口的通风孔;内罩设置成U形状,并在U形槽的内面设置有折边;外罩设置成六边形环形槽;内罩上的折边置于外罩上的环形槽内,构成横截面呈U形状的能形成涡流的通道。所述涡流发生装置II由涡流内罩、涡流外罩、定位架和定位板组成,涡流内罩上部与呈U形状的定位板U形内槽配合,涡流内罩下部置于涡流外罩内,涡流外罩设置在呈U形状的定位架内,定位架安装在定位板下方,并通过定位板与聚烟罩连接;将涡流内罩和涡流外罩设置成盆状,在涡流内罩和涡流外罩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六边形通风孔,该通风孔与通风管对应,在涡流外罩通风孔周边设置有挡边,构成环形槽;从纵截面看,靠近界面板一端的定位架、涡流内罩和涡流外罩的底部呈倾钭状;涡流外罩上的挡边置于涡流内罩上的通风孔内,构成横截面呈U形状的能形成涡流的通道。所述气流喷射装置由百叶鼓风扇、驱动马达和整流罩组成,驱动马达通过转轴与百叶鼓风扇连接,并置于整流罩内,使增压产生的气流从整流罩上的微出风孔喷出。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出风口通过涡流发生装置I与通风管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I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通风管下端与聚烟罩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II,在涡流发生装置II前方的聚烟罩下表面上安装有界面板,在涡流发生装置II后方的聚烟罩下表面上设置有气流喷射装置,由气流喷射装置所产生的气流 经上下两个涡流发生装置后,变成涡流并将油烟经通风管无障碍的带走,从而减少了压力损失和二次污染,又由于无需拆卸清洗,只要清洗通风管内壁,因此,减少了维护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的右剖视示意图。图中1.出风口 2.顶风罩 3.涡流发生装置I 4.通风管5.气流喷射装置6.照明装置7.自动检测防火装置8.喷管9.涡流发生装置II10.涡流外罩11.涡流内罩12.定位架13.定位板14.聚烟罩15.外罩16.内罩17.百叶鼓风扇18.整流罩19.界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图I、图2所示本技术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包括出风口 I、通风管4、聚烟罩14、界面板19和照明装置6,出风口 I通过涡流发生装置13与通风管4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13的顶风罩2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5,通风管4下端与聚烟罩14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14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119,在涡流发生装置119前方的聚烟罩14下表面上安装有界面板19,在涡流发生装置119内设置有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上的喷水8安装在涡流发生装置119外,在涡流发生装置119后方设置有气流喷射装置5,在气流喷射装置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装置6 ;所述涡流发生装置13由顶风罩2、内罩16和外罩15组成,在顶风罩2与外罩15之间安装有内罩16,顶风罩2设置成六边形盘状,在顶风罩2中间位置设置有便于安装出风口 I的通风孔;内罩16设置成U形状,并在U形槽的内面设置有折边;外罩15设置成六边形环形槽;内罩15上的折边置于外罩16上的环形槽内,构成横截面呈U形状的能形成涡流的通道;所述所述涡流发生装置Π9由涡流内罩11、涡流外罩10、定位架12和定位板13组成,涡流内罩11上部与呈U形状的定位板13U形内槽配合,涡流内罩11下部置于涡流外罩10内,涡流外罩10设置在呈U形状的定位架12内,定位架12安装在定位板13下方,并通过定位板13与聚烟罩14连接;将涡流内罩11和涡流外罩10设置成盆状,在涡流内罩11和涡流外罩10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六边形通风孔,该通风孔与通风管4对应,在涡流外罩10通风孔周边设置有挡边,构成环形槽;从纵截面看,靠近界面板17 —端的定位架12、涡流内罩11和涡流外罩10的底部 呈倾钭状;涡流外罩10上的挡边置于涡流内罩11上的通风孔内,构成横截面呈U形状的能形成涡流的通道;所述气流喷射装置5由百叶鼓风扇17、驱动马达和整流罩18组成,驱动马达通过转轴与百叶鼓风扇17连接,并置于整流罩18内,使增压产生的气流从整流罩18上的微出风孔喷出。当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先启动驱动马达带动百叶鼓风扇17转动,由百叶鼓风扇17所产生的气流分别经涡流发生装置13的外罩15上的环形槽和涡流发生装置119的涡流外罩10上的环形槽流入通道,并产生上升气流,从而达到带动油烟上升并排至室外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包括出风口、通风管、聚烟罩、界面板和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I)通过涡流发生装置1(3)与通风管(4)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1(3)的顶风罩(2)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5),通风管(4)下端与聚烟罩(14)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14)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II (9),在涡流发生装置II (9)前方的聚烟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扇叶喷射式涡流抽油烟机,包括出风口、通风管、聚烟罩、界面板和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1)通过涡流发生装置I(3)与通风管(4)上端连接,在涡流发生装置I(3)的顶风罩(2)后方安装有气流喷射装置(5),通风管(4)下端与聚烟罩(14)上表面连接,在聚烟罩(14)下表面上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II(9),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前方的聚烟罩(12)下表面上安装有界面板(19),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内设置有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自动检测防火装置(7)上的喷管(8)安装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外,在涡流发生装置II(9)后方的设置有气流喷射装置(5),在气流喷射装置(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赞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赞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