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玲专利>正文

防菌节水出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82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1:50
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腔,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内,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阀芯套、定陶瓷片、动陶瓷片、阀芯轴和手轮,所述进水铜套与出水腔连接,所述阀芯套与进水铜套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阀芯套的内环台上,密封圈顶部与进水铜套的顶板贴合,所述定陶瓷片与密封圈贴合,定陶瓷片外周向面上的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嵌合,定陶瓷片的下端面与动陶瓷片的上端面配合;所述导向盘与环形导向台转动配合,所述阀芯轴与阀芯套的下开口液密封,手轮与阀芯轴可拆卸连接。一是水流自动清洗手轮;二是阀芯套上的导水槽与出水铜套的内壁构成若干出水孔,出水孔沿圆形均匀分布,故出水分布均匀,节约水资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尤其是一种节水出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阀芯和阀杆,所述主体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存在问题不能在出水的同时,清洗手轮,而且出水集中,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它不仅能自动清洗手轮,而且出水均匀分布,节约水资源。·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腔,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内,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阀芯套、定陶瓷片、动陶瓷片、阀芯轴和手轮,所述定陶瓷片上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二个导水孔,所述动陶瓷片上呈腰形,上端面上有二个扇形芯片;所述进水铜套有轴向的进水孔,下开口的腔体内的顶部有内螺纹,外顶部有外螺纹;所述阀芯套的外上部有外螺纹、外下部有若干个导水槽、中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径向出水孔,径向出水孔下部的阀芯套内有环形导向台,所述阀芯套内壁的上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两端的沿轴线的定位槽;所述阀芯轴上部有导向盘,导向盘的顶部有插接块;所述进水铜套与出水腔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套与进水铜套螺纹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阀芯套上开口处的内环台上,密封圈顶部与进水铜套的顶板贴合,所述定陶瓷片与密封圈贴合,定陶瓷片外周向面上的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嵌合,定陶瓷片的下端面与动陶瓷片的上端面配合;所述阀芯轴的导向盘与环形导向台转动配合,阀芯轴的插接块与动陶瓷片连接;所述阀芯轴的下部与阀芯套的下开口液密封,手轮与阀芯轴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防菌节水出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进水铜套的顶部有一沉孔,还包括一过滤网和进水胶圈,过滤网设置在沉孔内,进水胶圈的轴向下端与过滤网贴合,进水胶圈的轴向上端与进水腔顶部贴合。所述的防菌节水出水器,其特殊之处还包括一联动套,所述联动套的上端面上有腰形槽,联动套上还有贯通联动套厚度的插接槽;所述动陶瓷片设置在腰形槽内,阀芯轴的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出水时,一是水流自动清洗手轮;二是阀芯套上的导水槽与出水铜套的内壁构成若干出水孔,出水孔沿圆形均匀分布,故出水分布均匀,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I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I包括进水管IA和出水腔IB,进水管IA与出水腔IB垂直;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IB内,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2、阀芯套3、定陶瓷片4、动陶瓷片5、阀芯轴6和手轮7,所述定陶瓷片4上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二个导水孔41,所述导水孔41呈扇形;所述动陶瓷片5上呈腰形,上端面上有二个扇形芯片51,二个扇形芯片51在圆心处相交,二个扇形芯片51之间的间隙构成导水槽52 ; 所述进水铜套2有轴向的进水孔21,下开口的腔体内的顶部有内螺纹,外顶部有外螺纹;所述阀芯套3的外上部有外螺纹31、外下部有若干个导水槽32、中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径向出水孔33,径向出水孔33下部的阀芯套3内有环形导向台34,所述阀芯套3内壁的上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两端的沿轴线的定位槽35 ;阀芯套3上的导水槽32与出水铜套2的内壁构成若干沿轴向的出水孔。所述阀芯轴6上部有导向盘61,导向盘61的顶部有插接块62 ;所述进水铜套2与出水腔IB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套3与进水铜套2螺纹连接,一密封圈8设置在阀芯套3上开口处的内环台36上,密封圈8顶部与进水铜套2的顶板贴合,所述定陶瓷片4与密封圈8贴合,定陶瓷片4外周向面上的定位凸起41与定位槽35嵌合,防止定陶瓷片4相对于阀芯套3转动;定陶瓷片4的下端面与动陶瓷片5的上端面配合;动陶瓷片4和动陶瓷片5转动配合,扇形芯片51在某一相位封闭导水孔41。所述阀芯轴6的导向盘61与环形导向台34转动配合,阀芯轴6的插接块62与动陶瓷片5连接;所述阀芯轴6的下部与阀芯套3的下开口液密封,手轮7与阀芯轴6的下部可拆卸连接。阀芯轴6的下部外表面上有若干沿轴向的槽63 ;所述手轮7的中心孔内有若干沿轴向的位于中心孔内壁上的凸起71,凸起71与槽63嵌合同,螺钉9与阀芯轴6的下端螺合,将手轮7与阀芯轴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铜套2的顶部有一沉孔22,还包括一过滤网10和进水胶圈11,过滤网10设置在沉孔22内,进水胶圈11的轴向下端与过滤网10贴合,进水胶圈11的轴向上端与进水腔IB顶部贴合。还包括一联动套12,所述联动套12的上端面上有腰形槽121,联动套12上还有贯通联动套厚度的插接槽122 ;所述动陶瓷片5设置在腰形槽121内,阀芯轴6的插接块62与插接槽121插接。插接块62的上端还插入动陶瓷片5的插接槽内。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如图I所示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手轮7,阀芯轴6带动动陶瓷片5转动,扇形芯片51逐渐离开导水孔41,则水,经进水管IA进入出水腔1B,然后经进水铜套2的进水孔21,阀芯套3顶部的定陶瓷片4的导水孔41,动陶瓷片5的导水槽52、阀芯套3的径向水孔34,最后水进入阀芯套3与进水铜套2之间的间隙,再经阀芯套3上的导水槽32与出水铜套2的内壁构成的若干沿轴向的出水孔流出。在出水过程中,水还可以清洗手轮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腔,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阀芯套、定陶瓷片、动陶瓷片、阀芯轴和手轮, 所述定陶瓷片上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ニ个导水孔,所述动陶瓷片上呈腰形,上端面上有ニ个扇形芯片; 所述进水铜套有轴向的进水孔,下开ロ的腔体内的顶部有内螺纹,外顶部有外螺纹; 所述阀芯套的外上部有外螺纹、外下部有若干个导水槽、中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径向出水孔,径向出水孔下部的阀芯套内有环形导向台,所述阀芯套内壁的上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两端的沿轴线的定位槽; 所述阀芯轴上部有导向盘,导向盘的顶部有插接块; 所述进水铜套与出水腔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套与进水铜套螺纹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阀芯套上开ロ处的内环台上,密封圈顶部与进水铜套的顶板贴合,所述定陶瓷片与密封圈贴合,定陶瓷片外周向面上的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嵌合,定陶瓷片的下端面与动陶瓷片的上端面配合; 所述阀芯轴的导向盘与环形导向台转动配合,阀芯轴的插接块与动陶瓷片连接;所述阀芯轴的下部与阀芯套的下开ロ液密封,手轮与阀芯轴的下部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菌节水出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铜套的顶部有ー沉孔,还包括ー过滤网和进水胶圈,过滤网设置在沉孔内,进水胶圈的轴向下端与过滤网贴合,进水胶圈的轴向上端与进水腔顶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菌节水出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联动套,所述联动套的上端面上有腰形槽,联动套上还有贯通联动套厚度的插接槽; 所述动陶瓷片设置在腰形槽内,阀芯轴的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专利摘要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腔,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内,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阀芯套、定陶瓷片、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菌节水出水器,包括主体和出水组件,所述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腔,出水组件设置在出水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进水铜套、阀芯套、定陶瓷片、动陶瓷片、阀芯轴和手轮,所述定陶瓷片上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二个导水孔,所述动陶瓷片上呈腰形,上端面上有二个扇形芯片;所述进水铜套有轴向的进水孔,下开口的腔体内的顶部有内螺纹,外顶部有外螺纹;所述阀芯套的外上部有外螺纹、外下部有若干个导水槽、中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上的径向出水孔,径向出水孔下部的阀芯套内有环形导向台,所述阀芯套内壁的上部有在一条直径线两端的沿轴线的定位槽;所述阀芯轴上部有导向盘,导向盘的顶部有插接块;所述进水铜套与出水腔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套与进水铜套螺纹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阀芯套上开口处的内环台上,密封圈顶部与进水铜套的顶板贴合,所述定陶瓷片与密封圈贴合,定陶瓷片外周向面上的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嵌合,定陶瓷片的下端面与动陶瓷片的上端面配合;所述阀芯轴的导向盘与环形导向台转动配合,阀芯轴的插接块与动陶瓷片连接;所述阀芯轴的下部与阀芯套的下开口液密封,手轮与阀芯轴的下部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赖铭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