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包含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设置在第一层玻璃上;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层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沉割部的直径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内;螺栓穿过通孔;所述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依次设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胀环呈C形,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下部;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上部,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的改进,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属于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01809434. 1,专利申请名称为“用于多层玻璃的固定元件和具有该锚固平板状多层体的固定元件的装置”公开了一种多层玻璃中的具有沉割部28的钻孔30、32中的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10具有一个膨胀锥14,一个膨胀环16可套到膨胀锥14上。为了可以补偿多层体24、26中各层之间不能对准的问题,外层24中的钻孔30具有比另一层26中的钻孔32大的直径;固定元件10的垫圈18为具有一个注入孔22的结构,通过注入孔22在固定元件10的螺杆12和外层24的钻孔30的壁之间的中间腔可由一种填充物质36填充。一螺母34螺纹固定在螺杆12上,压紧垫圈18。凸缘19为钻·孔30与钻孔32的对接处的凸起。这种结构构造复杂,而且制作过程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包含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设置在第一层玻璃上;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层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沉割部的直径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内;螺栓穿过通孔;所述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依次设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胀环呈C形,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下部;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上部,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优选的,所述膨胀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倒角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所述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省去了注入填充物质工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现有技术所述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的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的剖视图;附图3为膨胀环的主视图;其中1、第一层玻璃;2、第二层玻璃;3、螺栓;4、沉割部;5、通孔;6、下垫圈;7、膨胀环;8、上垫圈;9、螺母;10、固定元件;12、螺杆;14、膨胀锥;16、膨胀环;18、垫圈;19、凸缘;22、注入孔;24、外层;26、另一层;28、沉割部;30、钻孔;32、钻孔;34、螺母;36、填充物质。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2、3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包含第一层玻璃I、第二层玻璃2、螺栓3、沉割部4、通孔5、下垫圈6、膨胀环7、上垫圈8、螺母9 ;所述沉割部4设置在第一层玻璃I上;所述通孔5设置在第二层玻璃2上;所述通孔5的直径比沉割部4的直径大;所述螺栓3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4内;螺栓3穿过通孔5 ;所述下垫圈6、膨胀环7、上垫圈8依次设置在螺栓3上,最后用螺母9固定;所述膨胀环7呈C形,设置在通孔5内;所述下垫圈6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7的下部;所述上垫圈8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7的上部,所述膨胀环7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倒角部,以分别与第二倒角部、第一倒角部配合;当螺母9锁紧时,下垫圈6和上垫圈8分别插入膨胀环7,使膨胀环7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3 ;本技术省 去了注入填充物质工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设置在第一层玻璃上;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层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沉割部的直径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内;螺栓穿过通孔;所述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依次设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胀环呈C形,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下部;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上部,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倒角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包含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设置在第一层玻璃上;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层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沉割部的直径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内;螺栓穿过通孔;所述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依次设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胀环呈C形,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下部;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上部,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F16B13/08GK202628712SQ20122014641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唐祥根 申请人:苏州唐峰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玻璃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螺栓、沉割部、通孔、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螺母;所述沉割部设置在第一层玻璃上;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二层玻璃上;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沉割部的直径大;所述螺栓的底部设置在沉割部内;螺栓穿过通孔;所述下垫圈、膨胀环、上垫圈依次设置在螺栓上,最后用螺母固定;所述膨胀环呈C形,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第一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下部;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插入膨胀环的上部,当螺母锁紧时,下垫圈和上垫圈分别插入膨胀环,使膨胀环膨胀,从而支撑住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祥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唐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