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刚专利>正文

一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38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包括锁壳、锁芯和与其相匹配的钥匙,所述锁芯套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壳的外端设有钥匙孔,用于插入所述钥匙,所述锁芯的两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安装有插片及其弹簧,所述插片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位置与所述钥匙的钥匙齿相匹配;所述锁壳和锁芯之间设有边柱,所述边柱装在边柱槽里,与所述边柱相对应的锁壳上设有锁定槽,所述边柱上设有边柱弹簧,所述边柱弹簧上设有封片;所述锁壳和锁芯的正上方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封珠、压簧、防暴力弹子、防强开弹子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锁通过结构改进有效改善了其防盗性能,并通过对钥匙的改进使得锁不会被仿制钥匙打开,进一步提高了家具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特别涉及一种防盗门锁。
技术介绍
锁具是家居装修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起到保障家居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锁具的防盗性能是评价锁具好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当前市面上流通的锁具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人们对它研究很透彻,此类锁具防盗性能很差。因此,目前本领域急需一种新的锁,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锁,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提高了产品的防盗性能,并通过对钥匙的改进使得锁不会被仿制钥匙打开,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性,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锁,包括锁壳、锁芯和与其相匹配的钥匙,所述锁芯套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壳的外端设有钥匙孔,用于插入所述钥匙,所述锁芯的两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安装有插片及其弹簧,所述插片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位置与所述钥匙的钥匙齿相匹配;所述锁壳和锁芯之间设有边柱,所述边柱装在边柱槽里,与所述边柱相对应的锁壳上设有锁定槽,所述边柱上设有边柱弹簧,所述边柱弹簧上设有封片;所述锁壳和锁芯的正上方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封珠、压簧、防暴力弹子、防强开弹子组成。通过上述结构改进,本技术的锁避免了传统的锁具结构简单、易于通过钥匙仿制打开的缺陷,在使用时,由于锁的内部有多个结构部位与钥匙发生接触,从而增加了钥匙仿制的难度,由于插片上键槽的位置由钥匙齿码变化决定,与钥匙齿相配对时,得以与边柱位置重合从而使得边柱受到内压便构成可扭转的开启状态。在本技术中,边柱、边柱弹簧、封片、插片、插片弹簧组成了侧面锁定装置,与由封珠、压簧、防暴力弹子、防强开弹子组成的锁定装置一起完成对锁芯的锁定,插入钥匙时解锁。其中,为了增加钥匙与插片组合的多样性,所述插片为多个,沿所述锁芯的轴线方向平行排列;所述边柱为单个,在锁定状态下,所述插片上的插拨与防强开弹子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并互为遮挡。在上述基础上,本技术的锁所述防强开弹子的相对方向设有档位孔,所述档位孔内设有档位弹簧和档位钢珠,所述锁壳上相应的设有挡位槽。在本技术中,所述防强开弹子为两个,装载所述防强开弹子15的孔与锁芯的档位孔在轴向上的距离错开一个防强开弹子孔的半径,所述防强开弹子的孔其中一个为有台阶的通孔,另一个为没有台阶的光孔;进一步的,内侧的防强开弹子6的孔旁边沿径向设有钢珠孔,所述钢珠孔的直径小于防强开弹子和防暴力弹子的外径。本技术的锁,装载所述防暴力弹子的孔与所述封珠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得二者结构紧密结合为一体,提高了其安全性。在本技术的锁中,所述封珠、压簧、防暴力弹子、防强开弹子位于同一方向上排列,从而有效控制了产品的体积。其中,所述防暴力弹子和所述防强开弹子之间设有不锈钢钢珠。本技术的锁,所述边柱上端的形状与所述锁定槽相适应,为U形或者弧形;所述边柱下端的形状与所述插片上的键槽相适应,为V形或者梯形,所述V形或者梯形的侧边交角为45-135度,上述机构和形状设置使边柱接合更加紧密。本技术的锁,所述钥匙为A、B钥匙,所述B钥匙为主人钥匙。当使用B钥匙转动带动锁芯旋转360度后,A钥匙自动失效,提高了居家的安全性。与已有的锁相比,本技术的锁具有如下优势I.设有两组锁定装置,两组锁定装置的插片上的插拨与防强开弹子相互垂直,彼此错开并相互遮挡,在不插入本技术所述的钥匙的情形下无法在钥匙槽内利用常见工具同时拨开插拨与防强开弹子,提高了锁的安全性,增强了其防盗性能。2.通过上述结构组合,钥匙牙花组合变化达到千万种以上,互开率小,难于仿制。3.具有一条难以模仿的轨迹槽,市面上难于复制钥匙,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采用AB组合钥匙并设有主人钥匙的模式,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并增强了居家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锁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锁的防暴力弹子解锁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锁的防暴力弹子锁定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锁的边柱解锁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锁的边柱锁定状态图;图6为图2的A-A纵向剖切示意图(插片位置);图7为图3的B-B纵向剖切示意图(插片位置);图8为本技术的锁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C-C剖面图;图10a、10b为本技术锁的插片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锁的边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a、12b为图10a、10b的插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结构的一个优选,并非仅限于采用附图结构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技术专利技术实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大小、数目等变更依旧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图1、2、4,为本技术的锁,包括锁壳I、锁芯2、钥匙3,其中锁上设有两套锁定装置,分别为锁壳I和锁芯2正上方的封珠12、压簧13、防暴力弹子14、防强开弹子15、6组成的锁定装置,和锁壳I和锁芯2侧边上设置的边柱9、边柱弹簧8、封片7、插片4及相应的插片弹簧5组成的侧面锁定装置,通过插入钥匙3解除锁定装置对锁芯2的锁定完成开锁的动作。锁芯2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槽(容置槽)204、205,侧槽内放置插片4及插片弹簧5,插片4上设有键槽401,键槽401内插入一部分边柱9,边柱9装在锁芯2正上方的边柱槽202内,在与边柱9上端相对应的锁壳I上设有相匹配的边柱锁定槽101 ;所述边柱9的两个平面901上放有边柱弹簧8,边柱弹簧8上有封片7,封片7铆接在锁芯的两个封片槽203上沿着边柱9轴线方向的锁芯前后各设有弹子孔201,其中装有防强开弹子15、6,在锁壳I上设有与防强开弹子上端相对应的防暴力弹子孔102,其中装有防暴力弹子14、压簧13和封珠12,其中封珠12与防暴力弹子孔102过盈配合,锁芯上靠近后一个防强开弹子孔102的径向上设有小孔204.上述的槽205、204、202孔201相互连通。由于有两个放强开弹子,因此有两个防暴力弹子孔,在靠近后面的防暴力弹子孔内还装有规格为S0I的不锈钢钢珠,所述钢珠位于防暴力弹子14和防强开弹子6之间。·锁芯2正下方设有档位孔,其中装有档位弹簧10和档位钢珠11,在与之对应的锁壳I上设有档位槽103.参考图2、3,当插入钥匙3后,防强开弹子15、6在钥匙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防暴力弹子14、压簧13随之上移,防强开弹子的上端与锁芯外圈的圆相切,防暴力弹子的下端与锁壳内孔104相切,实现防暴力弹子14对锁芯2的解锁;反之,实现锁定。参考图4、5、6、7,所述的锁插入钥匙3后,插片4在钥匙3作用下向中间移动,使得插片上的键槽401在锁芯轴线上对齐,边柱9得以插入,此时边柱9上端离开边柱锁定槽101进入锁芯并且其头部低于锁芯的外径,从而解除边柱9对锁芯2的锁定,反之实现对锁芯2的锁定。参考图8、9,插入主人钥匙B钥匙后,防强开弹子15、6上移,带动防暴力弹子14随之上移,插片4向锁芯2中间移动,边柱9插入键槽401内,同时解除两组锁定装置对锁芯的锁定,S0I规格的钢珠Q和防暴力弹子向上移动隐藏于锁壳I上的防暴力弹子孔102内,旋转锁芯一周(360度),当锁芯上的钢珠孔204和锁壳上的防暴力弹子孔对齐时钢珠进入孔204内,由于孔204的外径小于防暴力弹子的外径,防暴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包括锁壳、锁芯和与其相匹配的钥匙,所述锁芯套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壳的外端设有钥匙孔,用于插入所述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两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安装有插片及其弹簧,所述插片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位置与所述钥匙的钥匙齿相匹配;所述锁壳和锁芯之间设有边柱,所述边柱装在边柱槽里,与所述边柱相对应的锁壳上设有锁定槽,所述边柱上设有边柱弹簧,所述边柱弹簧上设有封片;所述锁壳和锁芯的正上方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封珠、压簧、防暴力弹子、防强开弹子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