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包括与墙体主体连接纵向龙骨组件,与该纵向龙骨组件连接横向龙骨组件,以及安装于横向龙骨组件上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组件由上龙骨、至少一中间龙骨及下龙骨组成,所述上龙骨与下龙骨一端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面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F”型,所述上、下龙骨的容纳槽开口相对;所述中间龙骨一端相背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士”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F型、士型龙骨的组合使用,实现超薄超大规格的装饰板铺设,且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装饰墙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室内装饰板有防火胶合板、硅酸钙板、石膏板、彩钢板、铝塑板等,其中硅酸钙板作为新型环保建材,除具有传统石膏板的 功能外,更具有优越防火性能及耐潮、使用寿命超长的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工商业工程建筑的吊天花、隔墙,家庭装修以及隧道等室内工程的壁板。现有技术中,室内装饰板一般为轻钢龙骨或钢骨架作为骨架基层,外封装饰板,装饰板表面到现场做防水乳胶漆或特殊处理后的墙砖石材饰面,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①装饰板现场喷漆,给现场交叉施工带来不便、严重污染整个施工现场的环境,且施工周期较长;②装饰板安装环境相对湿度大,尤其是硅酸钙板,故易造成现场做的防水乳胶漆出现空鼓、起皮等现象,表面漆层质量不够长久,短时间内即发生泛黄等变色现象;③装饰板表层若铺设墙砖、石材饰面,则装饰板层需经钢丝网拉结粉刷粗找平处理后方可粘贴面层,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同时,目前的安装施工方法,限定了装饰板块不宜过大,常规规格为600mmX 1200mm,大于该规格便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小规格的装饰板安装,施工效率较低,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使用该结构的装饰墙体及施工方法,简化了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墙面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包括与墙体主体连接纵向龙骨组件,与该纵向龙骨组件连接横向龙骨组件,以及安装于横向龙骨组件上的装饰板,所述横向龙骨组件由上龙骨、至少一中间龙骨及下龙骨组成,所述上龙骨与下龙骨一端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F”型,所述上、下龙骨的容纳槽开口相对;所述中间龙骨一端相背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士”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构成(代替)横向龙骨组件,与纵向龙骨组件,所述上龙骨(容纳槽开口朝下)位于最顶部,下龙骨(容纳槽开口朝上)位于最底部,中间则由中间龙骨(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容纳槽)支撑装饰板,装饰板插于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上的容纳槽内,安装方便,且装饰板可统一在厂家做表面处理,如喷涂防水胶漆,因此保证了装饰板表面的油漆质量长期性,解决了现场喷涂的麻烦;同时,由于容纳槽外侧槽壁对装饰板的限制,为装饰板的安装提供更佳的牢固性及安全性,适于大规格尺寸的装饰板安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上的所述容纳槽宽度大于所述装饰板厚度I. 5mm 3mm,所述容纳槽外侧槽壁高度小于内侧槽壁高度IOmm 15mm,容纳槽的深度为7mm 10mm,对应上、下容纳槽的组合装饰板容纳高度大于所述装饰板高度的2 3mm,所述外侧槽构成所述装饰板的压条,压条与龙骨一体化,安装结构更为简单化,便于安装施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一所述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上的所述 容纳槽槽壁与所述装饰板之间设有PE胶条,以避免装饰板与龙骨之间产生应力时发出的噪声,为装饰板与龙骨接触面间提供相对缓冲。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 L型暗龙骨,该L型暗龙骨位于所述装饰板中间,其一端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另一端支撑于所述装饰板背侧,经铆钉固定装饰板。采用装饰板中间铆钉加固,以保证大规格装饰板安装的牢固性,铆钉表面喷涂与装饰板同色的氟碳漆,起到点式均匀装饰板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的所述横杆上分别设有调节腰孔,便于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在与纵向龙骨组件的组装,借助调节腰孔,调整安装孔的位置,确保装饰板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不受墙体主体结构平整度的影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饰板为外层喷涂有防水胶漆层的硅酸钙板,其规格为1500_X 3000mm,厚度为 5mm 12mm。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根据装饰板的分割尺寸在墙体主体结构上打眼固定预埋件或连接件;(2)沿着预埋件或连接件位置安装纵向骨龙组件,作为骨架基层;(3)在骨架基层的顶部安装F型上龙骨,容纳槽开口向下,在骨架基层的底部安装F型下龙骨,容纳槽开口向上;(4)根据装饰板的宽度,在上、下龙骨之间,在骨架基层上安装“士”型中间龙骨;(5)采用上插下落的方式,将已喷涂有防水胶漆层的装饰板安装于上龙骨与中间龙骨,中间龙骨与下龙骨,或上龙骨与中间龙骨,中间龙骨与下龙骨,以及中间龙骨与中间龙骨之间容纳槽组合构成的装饰板容纳空间内。所述步骤(4)与(5)之间,在上龙骨与中间龙骨之间,下龙骨与中间龙骨之间,或上龙骨与中间龙骨之间,下龙骨与中间龙骨之间,以及相邻中间龙骨之间,在所述骨架基层上安装L型暗龙骨,在所述步骤(5)后,对应L型暗龙骨位置处,由装饰板外侧向内安装铆钉,铆钉与L型暗龙骨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技术由上、下“F”型龙骨及中间“士”型龙骨构成横向龙骨组件,上龙骨具有开口朝下的容纳槽,下龙骨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中间龙骨上、下均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宽度与装饰板相适应,在安装时,只需以上插下落的方式便可完成装饰板的安装,因此装饰板表面处理可在厂家统一完成,保证了装饰板表面处理的质量,且避免了现场处理给施工带来的不便;2.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的容纳槽外侧壁构成装饰板的压条,龙骨与压条的合二为一,保证超薄、大规格装饰板(1500mm X3000mm X5mm)安装的牢固性,同时整个装饰板线条流畅清晰,提升墙面的装饰美观性;3.装饰板中间设置铆钉,铆钉穿过装饰板与位于装饰板内侧的L型暗龙骨固定,为超薄大规格的装饰板中间提供支撑,保证装饰板安装的牢固性,同时也为大面积的装饰板表面增加点式均匀装饰,提高整个立面的装饰效果;4.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与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上均设有调节腰孔,在连接时可进行调节螺栓的位置,以确保装饰板的平整度、垂直度等不受墙体主体结构平整度的影响;5.上、下龙骨及中间龙骨与装饰板的接触面之间设PE胶条,为装饰板与龙骨之间产生应力时提供缓冲,且不产生噪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装饰板与上龙骨、中间龙骨的安装示意图(铆钉未画出);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装饰板与中间龙骨、中间龙骨的安装示意图(铆钉未画出);图5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其中1、装饰板;2、上龙骨3、中间龙骨4、下龙骨;5、横杆;6、PE胶条;7、铆钉8、L型暗龙骨9、调节螺栓10、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I 5所示,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包括与墙体主体10连接纵向龙骨组件,与该纵向龙骨组件连接横向龙骨组件,以及安装于横向龙骨组件上的装饰板I,所述横向龙骨组件由上龙骨2、至少一中间龙骨3及下龙骨4组成,所述上龙骨2与下龙骨4 一端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I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5,呈“F”型,所述上2、下龙骨4的容纳槽开口相对;所述中间龙骨3 —端相背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I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5,呈“士”型。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超大室内装饰板的装饰墙体,包括与墙体主体连接纵向龙骨组件,与该纵向龙骨组件连接横向龙骨组件,以及安装于横向龙骨组件上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组件由上龙骨、至少一中间龙骨及下龙骨组成,所述上龙骨与下龙骨一端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F”型,所述上、下龙骨的容纳槽开口相对;所述中间龙骨一端相背分别设有一夹持所述装饰板的容纳槽,另一端为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连接的横杆,呈“士”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勇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