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包括固定于围护结构外侧的玻璃水幕墙、若干以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玻璃水幕墙外侧的金属框架、若干开启操作部件,每个金属框架上设有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每组纵向排列的金属框架设有一组用于向玻璃水幕墙提供循环水的水幕循环系统,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包括由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下方的下侧玻璃组成的窗户以及设置于窗户两侧的侧面玻璃,所述开启操作部件控制对应的窗户的启闭,当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中的窗户处于关闭状态时,所有的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与所述玻璃水幕墙之间能够形成一空气隔热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且具有有效隔热效果,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温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不断深入,对幕墙的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常采用太阳能幕墙一体化技术、双层通风幕墙技术、蓄水槽蒸发冷却技术来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环保。太阳能幕墙一体化技术是将太阳能光伏板与幕墙融为一体,太阳能光伏板既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电能,又可以实现减少太阳光向室内的照射从而在夏季降低温度。 双层通风式幕墙技术是在幕墙上下设置通风口,通过机械方式或自然方式实现空气在双层幕墙之间的流通带走热量,从而实现降温和通风的效果。蓄水槽蒸发冷却技术,这种技术原理同双层通风技术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幕墙底部加设了一个水槽,通过空气的循环和水的蒸发带走热量,实现幕墙的保温节能。上述技术其缺点是(1)夏季降温效果不十分明显,太阳光向室内辐射较大;(2)较多的考虑夏季降温,而对冬季保温、增温考虑较少,效果不明显;(3)采用蓄水槽蒸发技术,水蒸气在幕墙内容易形成水滴影响幕墙视觉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且具有有效隔热效果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并具有有效隔热效果,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包括固定于围护结构外侧的玻璃水幕墙、若干以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玻璃水幕墙外侧的金属框架、若干开启操作部件,每个金属框架上设有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每组纵向排列的金属框架设有一组用于向所述玻璃水幕墙提供循环水的水幕循环系统,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包括由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下方的下侧玻璃组成的窗户以及设置于窗户两侧的侧面玻璃,所述开启操作部件控制对应的窗户的启闭,当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中的窗户处于关闭状态时,所有的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与所述玻璃水幕墙之间能够形成一空气隔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水幕循环系统包括地下室均衡水箱、循环水泵、顶层高位配水箱、高位配水箱控制开关、低位集水池以及过滤洁净装置,所述地下室均衡水箱与所述顶层高位配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通过水幕循环水泵将地下室均衡水箱的水压到顶层高位配水箱内,顶层高位配水箱中的水在高位配水箱控制开关控制下放出水流经所述玻璃水幕墙形成水膜并流入所述低位集水池后经过过滤洁净装置重新回到地下室均衡水箱。进一步的,每个开启操作部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推杆器以及开启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推杆器的一端移动,所述推杆器的一端与所述开启装置的中部连接,所述开启装置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太阳能玻璃安装于所述开启装置的上部,所述下侧玻璃安装于所述开启装置的下部,所述开启装置的上部的顶端与对应的金属框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开启装置的上部的底端与对应的金属框架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开启装置把太阳能电池板和下侧玻璃组成一个联动体,推杆器通过开启装置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下侧玻璃。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减速传动组件以及蜗轮蜗杆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依次经所述齿轮减速传动组件和蜗轮蜗杆组件带动所述推杆器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蜗杆采用梯形齿形。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采用直流永磁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启闭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若干中间继电器和若干开关按钮,所述若干开关按钮分别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相应的中间继电器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每个按钮控制一排窗户,每排窗户的控制线路中设有保护装置。进一步的,每扇窗户具有单独的子控制电源。还包括若干用于检测窗户达到关闭状态的光电信号开关,所述光电信号开关分别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暖气收集器和空气阀门,所述暖气收集器的进气口经所述空气阀门与所述空气隔热空间连通,所述暖气收集器的出气口与新风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双玻透光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双玻透光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上、下两块玻璃组成,所述上、下两块玻璃的周边通过橡胶条密封,上方的玻璃采用太阳能电池玻璃。所述双玻透光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上、下两块玻璃块的厚度均为6mm,上方的玻璃的透光率为25%时功率选用400W,上方的玻璃的透光率为20%时功率选用500W。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在冬季时,可以关闭窗户,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吸热的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供本系统的用电设备或外部用电设备使用,另一方面,空气隔热空间内的空气在太阳的作用下受热形成对室内具有保温作用的空气保温层。在夏季时,可以打卡窗户,使得太阳光射入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另通过开启通过开启水幕循环系统,可以在玻璃水幕墙上形成水幕即水膜,水幕的水流能够带走热空气,进一步降低室内降温。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较好的增强了幕墙的保温隔热效果,在夏季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太阳热量的辐射,在冬季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太阳热量的辐射,实现了冬暖夏凉,实现了建筑物的智能温控,降低了能源的消化,降低了业主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一实施例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的顶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幕循环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推杆器、开启装置和窗户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推杆器、开启装置和窗户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中,I-玻璃水幕墙、2-金属框架、3-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31-太阳能电池板、32-下侧玻璃、33-侧面玻璃、4-推杆器、5-开启装置、61-地下室均衡水箱、62-供应水泵、63-顶层高位配水箱、64-回收水泵、65-低位集水池、66-过滤洁净装置、7-暖气收集器、8-空气阀门、9-围护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I和图2,这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包括固定于围护结构9外侧的玻璃水幕墙I、若干以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玻璃水幕墙I外侧的金属框架2、若干开启操作部件,每个金属框架2上设有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3,每组纵向排列的金属框架2设有一组用于向所述玻璃水幕墙提供循环水的水幕循环系统,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3包括由位于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31和位于下方的下侧玻璃32组成的窗户以及设置于窗户两侧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围护结构外侧的玻璃水幕墙、若干以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玻璃水幕墙外侧的金属框架、若干开启操作部件,每个金属框架上设有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每组纵向排列的金属框架设有一组用于向所述玻璃水幕墙提供循环水的水幕循环系统,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包括由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下方的下侧玻璃组成的窗户以及设置于窗户两侧的侧面玻璃,所述开启操作部件控制对应的窗户的启闭,当每个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中的窗户处于关闭状态时,所有的太阳能呼吸式幕墙单元与所述玻璃水幕墙之间能够形成一空气隔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燚华,洪芳鹏,孔德志,姜涛,李鑫奎,孙杰,朱小军,俞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