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和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70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包括反应塔塔身(1),反应塔塔身(1)的顶部设有射流管(2),反应塔塔身(1)内纵向设有射流导管(3),反应塔塔身(1)的射流液出口(14)上连接有循环泵(4),循环泵(4)的出口与射流管(2)的进液口(21)相连通。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流量调节池(5)、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脱气池(6)、爆气风机(7)、沉淀池(8)、清水池(9)、污泥储存池(10)、污泥浓缩池(14)和离心机(15)。使用它可以有效去除废水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剩余污泥量,污泥处理费用低,该装置的能源消耗量低,投资成本低,扩容方便。这种装置处理废水既经济又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畜产废水、电厂废水、屠宰废水、水产品废水、造纸废水的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和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畜产废水、电厂废水、屠宰废水、水产品废水、造纸废水等生物废水和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如果直接排放入江河,将会导致江河水体的严重污染,既污染本地环境又会污染江河下游的水质。传统的生物污水处理方法是采用大功率罗茨风机进行曝气吹脱,使水份蒸发,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处理不够彻底,设备耗电量和维护量大,处理成本高、不节能,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效率高的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和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它包括封闭结构的反应塔塔身,反应塔塔身的顶部设有从上向下从反应塔塔身外部穿入反应塔塔身、射流口朝下的射流管,反应塔塔身内射流管的下方纵向设有上口开口朝向射流管的射流出口、下口开口向下延伸到接近反应塔塔身底部以延长射流距离的射流导管,反应塔塔身的上端塔身粗于其下方的塔身、下部塔身的上端从下向上延伸入上端塔身一段距离、在上端塔身下端内壁与下部塔身上端外壁之间周向形成环形集液槽,反应塔塔身侧壁上设有污水进口、污水出口和射流液出口,射流液出口上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口与射流管位于反应塔塔身外的进液口相连通。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流量调节池、上述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脱气池、爆气风机、沉淀池、清水池、污泥储存池、污泥浓缩池和离心机,流量调节池的污水出口与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出口与脱气池的污水进口相连通,脱气池的进气口与爆气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脱气池的污水出口与沉淀池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沉淀池的清水出口与清水池相连通,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脱气池、沉淀池的排放口上分别连接有排污阀,各排污阀的出口分别与污泥储存池的污泥进口相连通,污泥储存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的污泥进口相连通,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泵与离心机的污泥进口相连,离心机的污水出口与流量调节池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沉淀池的污泥出口通过两台反送泵与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提高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反应面积,可以明显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整套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方便易行,操作使用方便的。使用它可以有效去除废水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剩余污泥量,污泥处理费用低,该装置的能源消耗量低,投资成本低,扩容方便。使用这种装置处理废水既经济又稳定。本装置的优点是I)循环泵将废水通过射流管打入导管内部,从射流管高速喷入导管的废水形成射流,射流引起的负压使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外部的空气通过射流管中心的内管自然地被吸入导管,吸入的外部空气与污水迅速形成微细气泡,形成含氧量很高的强混流,从而加强了空气和废水的混合,增大废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混合液体的连续循环延长了空气气泡在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内的滞留时间,有效提高微生物生长环境,提高生物废水处理能力,同时将一般活性污泥曝气池只有O. 06kg0 /m3. h的氧传达率提高到了 O. 5kg0 /m3.h 3kg0 /m3. h,氧利用率可提高到50%以上。另外,强混流也将扩大氧气,有机物,微生物之间的物质传达。从而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2)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培养微生物在高效生物废水反应装置内部有效存活,消耗并降低废水中有机物,提高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能力,它适合多种废水处理环境;微生物生活过程中把污泥和悬浮物作为养料消耗从而降低了废水中的悬浮物及污泥产生量,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3)此装置占地面积小、设备结构紧凑、投资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如图I所示,它包括封闭结构的反应塔塔身1,反应塔塔身I的顶部设有从上向下从反应塔塔身I外部穿入反应塔塔身I、射流口朝下的射流管2,反应塔塔身I内射流管2的下方纵向设有上口开口朝向射流管2的射流出口、下口开口向下延伸到接近反应塔塔身I底部以延长射流距离的射流导管3,反应塔塔身I的上端塔身粗于其下方的塔身、下部塔身的上端从下向上延伸入上端塔身一段距离、在上端塔身下端内壁与下部塔身上端外壁之间周向形成环形集液槽11,反应塔塔身I侧壁上设有污水进口12、污水出口 13和射流液出口 14,射流液出口 14上连接有循环泵4,循环泵4的出口与射流管2位于反应塔塔身I外的进液口 21相连通。射流液出口 14和射流管2之间设有两台循环泵4。污水进口 12、污水出口 13和射流液出口 14分别设于反应塔塔身I设有集液槽11位置的侧壁上。射流管2由用于通入空气的内管22和套在内管22外部、与内管22之间具有环形射流间隙的外管23构成,外管23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循环泵4的射流液出口相连,内管22的进气口开放与大气相连通用于弓I入氧化污水的空气。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它包括流量调节池5、上述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脱气池6、爆气风机7、沉淀池8、清水池9、污泥储存池10、污泥浓缩池14和离心机15,流量调节池5的污水出口与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出口与脱气池6的污水进口相连通,脱气池6的进气口与爆气风机7的出风口相连通,脱气池6的污水出口与沉淀池8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沉淀池8的清水出口与清水池9相连通,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脱气池6、沉淀池8的排放口上分别连接有排污阀,各排污阀的出口分别与污泥储存池10的污泥进口相连通,污泥储存池10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14的污泥进口相连通,污泥浓缩池14的污泥出口通过螺杆泵16与离心机15的污泥进口相连,离心机15的污水出口与流量调节池5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沉淀池8的污泥出口通过两台反送泵17与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的污水进口相连通。污泥浓缩池14与离心机之间设有两台螺杆泵16。爆气风机7由两台循环交替使用的罗茨风机构成。高速喷入射流导管3的污水形成射流,吸入空气射到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底部与底部碰撞之后重新上升与空气形成带有微细气泡的强混流,强混流可促进氧、废水、微生物之间的充分混合,达到最佳均衡状态,最大限度的促进物质传达;循环泵4使污水循环延长气泡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达到氧利用率的极大化;流量调节池5持续向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提供废水,沉淀池8持续通过反送泵17向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反送污泥, 使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持续工作。高效生物废水处理装置的特征a)极高的氧传达率,氧利用率达50% ;b)维持较高微生物浓度(MLSS = 15. 000mg/L);c)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HCR)内液体射流形成的强混流,使氧、废水、微生物达到完全混合,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d)微生物适应废水速度快,在废水污染负荷量增加时,也能提供充足的氧;e)喷嘴呈开闭型,维持无氧或好氧条件;f)喷嘴设置在HCR内部,不发生异味;g)在较高的容积负荷状态下运行;h)所需池容积最小(传统曝气池的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塔,它包括封闭结构的反应塔塔身(1),其特征在于:反应塔塔身(1)的顶部设有从上向下从反应塔塔身(1)外部穿入反应塔塔身(1)、射流口朝下的射流管(2),反应塔塔身(1)内射流管(2)的下方纵向设有上口开口朝向射流管(2)的射流出口、下口开口向下延伸到接近反应塔塔身(1)底部以延长射流距离的射流导管(3),反应塔塔身(1)的上端塔身粗于其下方的塔身、下部塔身的上端从下向上延伸入上端塔身一段距离、在上端塔身下端内壁与下部塔身上端外壁之间周向形成环形集液槽(11),反应塔塔身(1)侧壁上设有污水进口(12)、污水出口(13)和射流液出口(14),射流液出口(14)上连接有循环泵(4),循环泵(4)的出口与射流管(2)位于反应塔塔身(1)外的进液口(2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增哲孙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海南金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