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及配置有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2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9
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及配置有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池,该微生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网⑴,所述钢丝网⑴上平行设置有多条生物带⑵。配置有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⑶,所述池体⑶内设置有平行放置的多个微生物固定装置,每个微生物固定装置之间间隔为1.5-5m。其优点是:在含盐废水中,采用防腐、防锈的钢丝网,可支撑和固定生物带,防止生物带随水流飘浮;采用双面生物带,生物带上的纤维丝交错形成缝隙,使得外部多样化微生物可以在缝隙内居住、繁衍、形成生物膜,提高构筑物的使用效率,并提高整个污水处理池的运行强度。良好的生物膜形成后,可实现营养调度,繁衍后代,自身脱落增强了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施
,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生物带固定微生物的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污水生化处理法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的城镇污水生化处理法主要有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单一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存在着抗水力及浓度冲击负荷能力一般;动力消耗多,系统稳定性欠佳;尤其是适用于脱氮除磷的工艺调控较为复杂,调节难度较大,污泥产生量大 等缺点。而单一的生物膜法又有着生物膜培养时间长,生物膜附着生长的填料投资成本较大,填料架挂、曝气装置安装施工及故障维修困难,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有机污染物去除净化率一般的缺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产业的转移,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小城镇产生的污水,由于排放的不规律性,水质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有些还有特殊的工业废水进入。因此,以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为主的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广大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目前,虽然针对小城镇污水的物化和生化处理的工艺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流程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尤其是缺少适合小城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水质水量特点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导致小城镇污水的处理排放达标率较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脱氮和除磷效果不能同时达到最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I)除磷与脱氮之间的污泥龄矛盾。传统除磷方式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来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污泥龄越短越利于除磷;而在脱氮方面,由于硝化细菌增殖速度慢,系统必须维持较长的污泥龄才能取得良好的氮去除效果。因此,传统工艺往往处理不好脱氮与除磷之间的污泥龄矛盾,导致脱氮除磷不能兼顾。(2)硝化过程产物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有抑制作用。厌氧段硝酸盐的存在,反硝化菌会与聚磷菌竞争污水中有机质,并优先于聚磷菌利用这些有机基质进行反硝化;硝酸盐的存在还会被部分聚磷菌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对有机物的发酵产酸作用。结果使聚磷菌无法得到足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从而抑制聚磷菌厌氧释磷及PHB (聚D羟基丁酸盐)的合成能力,进而影响好氧段聚磷菌的吸磷能力,导致除磷效果不佳。(3)现有的实际工程中的工艺,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不长,导致增殖较慢的微生物有可能还没来得及增殖就己流失,如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较难增殖。此外,当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大时,系统抗水力及浓度的冲击负荷能力低,不宜于生物量的增加和高级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是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难题。针对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研究开发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能力强,经济可行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意义十分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及配置有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将具有高表面积的生物带固定在钢丝网上,形成一个表面积巨大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将该装置安装在好氧处理池中,当污水经过好氧处理池时,经过纯化培养的微生物被吸附固定在网上的生物带内,处理通过好氧处理池的污水。本技术微生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网, 所述钢丝网上平行设置有多条生物带。所述钢丝网的孔径为5_8cm。所述生物带的长度为钢丝网孔径的2-10倍,生物带的宽度略小于钢丝网孔径。所述纵向相邻的生物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孔径的1-3倍。所述横向相邻生物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孔径的1-5倍。所述生物带上下交错缠绕在钢丝网上。微生物固定装置还包括不锈钢丝,生物带平铺在钢丝网上,不锈钢丝穿过生物带缠绕在钢丝网上。一种配置有上述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平行放置的多个如前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每个微生物固定装置之间间隔为I. 5-5m。本技术微生物固定装置及配置有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池的优点是在含盐废水中,采用防腐、防锈的钢丝网,可支撑和固定生物带,防止生物带随水流飘浮,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采用双面生物带,生物带上的纤维丝交错形成缝隙,使得外部多样化微生物可以在缝隙内居住、繁衍、形成生物膜,提高构筑物的使用效率,并提高整个污水处理池的运行强度。良好的生物膜形成后,可实现营养调度,繁衍后代,自身脱落增强了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在本技术的生物带中所固定的微生物主要包括芽孢杆菌KL-G、假单胞细菌KL-Y、枯草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以上菌群经过实验室发酵培养扩大生产,具有适应性强,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群,对污水起到净化处理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微生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生物带与钢丝网连接方式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生物带与钢丝网连接方式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配置有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网1,所述钢丝网I上平行设置有多条生物带2,所述生物带2为专利号200520095089. O的“一种疏松层的纤维丝上包裹生物涂层的生物带”,由生物带致密层、生物带疏松层和粘接层构成,生物带致密层和生物带疏松层之间通过粘接层粘接,所述生物带疏松层由树根纤维丝组成,每根纤维丝表面包裹有一层生物涂层,生物涂层内生长有微生物细菌。所述钢丝网I的孔径为5_8cm。所述生物带2的长度为钢丝网I孔径的2-10倍,生物带2的宽度略小于钢丝网I孔径。所述纵向相邻的生物带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I孔径的1-3倍。所述横向相邻生物带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I孔径的1-5倍。 所述生物带2上下交错缠绕在钢丝网I上,如图2所示。微生物固定装置还包括不锈钢丝4,生物带2平铺在钢丝网I上,不锈钢丝4穿过生物带2缠绕在钢丝网I上,如图3所示。一种配置有上述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3,所述池体3内设置有平行放置的多个如前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每个微生物固定装置之间间隔为I. 5-5m,如图4所示。所述池体3内还可设置导轨,便于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拆装与后期维护。权利要求1.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网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⑴上平行设置有多条生物带⑵。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⑴的孔径为5-8cm。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带⑵的长度为钢丝网⑴孔径的2-10倍,生物带⑵的宽度略小于钢丝网⑴孔径。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相邻的生物带⑵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⑴孔径的1-3倍。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相邻生物带⑵之间的间隔距离为钢丝网⑴孔径的1-5倍。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带⑵上下交错缠绕在钢丝网⑴上。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锈钢丝⑷,所述生物带⑵平铺在钢丝网⑴上,不锈钢丝⑷穿过生物带⑵缠绕在钢丝网⑴上。8.一种配置有微生物固定装置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⑶,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⑶内设置有平行放置的多个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生物固定装置,每个微生物固定装置之间间隔为I. 5-5m。专利摘要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及配置有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网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⑴上平行设置有多条生物带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榕夏春霞王庆孙凤亮马英才陶威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