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13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水解酸化装置、化学沉淀装置、上清液引流系统、AAO系统、二沉池,其中水解酸化装置、化学沉淀装置和二沉池分别连通储泥池,所述AAO系统还连通有蓄水池;所述AAO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采取上下交错的水流孔连通,所述厌氧池与蓄水池连通,所述上清液引流系统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餐厨垃圾碳源中氮磷高效固定化去除,有效降低了反硝化碳源中氮磷,并将氮磷转入污泥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入污泥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入污泥可用作土壤改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一直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控制因素,碳源作为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主要消耗于微生物释磷、反硝化和异样菌的代谢过程。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碳源严重不足的局面,碳氮磷比例更是严重失调,碳源严重缺乏,造成污水厂系统运行脱氮除磷效果差,需外加碳源,但碳源投加成本较高。
[0003]餐厨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成分多,COD约20000mg/L,氨氮约1000mg/L,总磷约50mg/L,如没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会产生恶臭等污染。常规处理方法为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厌氧和好氧生化技术,此种处理方式工艺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同时在降低污水中氮磷的同时COD也被大幅度去除,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

2009)后排入污水收集管网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1)、水解酸化装置(2)、化学沉淀装置(3)、上清液引流系统(4)、AAO系统(6)、二沉池(7),其中水解酸化装置(2)、化学沉淀装置(3)和二沉池(7)分别连通储泥池(8),所述AAO系统(6)还连通有蓄水池(5);所述AAO系统(6)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6.7)、缺氧池(6.8)以及好氧池(6.9),厌氧池(6.7)、缺氧池(6.8)、好氧池(6.9)采取上下交错的水流孔连通,所述厌氧池与蓄水池(5)连通,所述好氧池(6.9)和所述缺氧(6.8)池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7.3),所述硝化液回流泵(7.3)用于将所述好氧池(6.9)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缺氧池(6.8)中;所述上清液引流系统(4)与所述厌氧池(6.7)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1)由分选装置(1.1)、粉碎装置(1.2)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进行低C/N污水脱氮除磷的协同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2)包括搅拌装置(2.5)、无机酸投加泵(2.4)、补水泵(2.3)、加热装置(2.1)、及固液分离装置(2.2),所述加热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刘鲁建宋劲强董俊陶威张岚欣阮霞覃将伟曹斌强熊蔚张琴张双峰李绍俊梅泽坤黄胜徐平危文科袁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