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1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投加装置,包括由石灰筒仓圆柱段、石灰筒仓过渡段和石灰筒仓锥斗段组成的石灰筒仓和与石灰筒仓锥斗段底部连接的给料机,其中,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所述给料机的给料螺旋为至少2个给料螺旋,相邻给料螺旋的速度相同,而旋向相反且螺旋交错重叠;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所述的给料机上还设有空穴料位探测开关。该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投加设备经常堵塞、下料不均匀、时大时小、易产生空穴的问题,提高了石灰给料精确度和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生产安全性得以很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特别涉及进行城市再生水(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的石灰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且分布极其不平衡。目前全国有近300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严重缺水,主要发生在华北、华东、西北和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相当严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エ农业发展和人民 生活的关键因素。按正常需要,在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缺水总量约为300亿m3至400亿m3,因为缺水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将可能达到几千亿元。火力发电厂是用水大户,火电站每建10000MW,需水8 10m3/s. Gw,约合14 18Km3/a ;其中循环水占总耗水量的6(Γ80% ;如此之大的用水量,无论是抽取地下水还是从河流取水,代价都非常大。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严重缺水,另ー方面大量的城市污水和エ业污水又白白流失,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城市污水作为新开发的第二种水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尤其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它具有量大而稳定,成本较低,就地可取,不需要长距离引水的特点,同时可减轻对环境污染等特点,是ー种比较可靠的水资源。随着污水回用技术的提高,回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使用到电厂。在过去的十几年内西方发达国家已大量采用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补充水源,甚至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污水收集后,经过了凝聚澄清等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A标准,即为城市再生水,或叫中水。这种水回用到エ业企业还要根据用水要求进行再处理,即为回用深度处理,我国的再生水回用起步较晚,但由于近几年城市严重缺水,已引起各级政府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加速了城市再生水回用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在电カ系统已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如华能北京热电公司、大唐西固热电公司、大唐马头发电公司、大唐林州发电公司、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等均采用了城市再生水再经石灰深度处理后作为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并已具有了初步运行经验。综上所述,随着城市人ロ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正逐年増大,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污水回用技术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或叫中水,回用于适宜的生产、生活系统,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是可行的,并且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ー项重要措施。为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电厂循环水补充水采用城市再生水是废水资源化的途径。将城市再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从现实、长远来看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对策之O城市再生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系统是石灰投加系统,而如何解决好石灰投加系统的运行连续性及计量精确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ZL200620124561. 3公开了ー种多螺旋高精度石灰投加装置,包括给料机内设有投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加机构由至少为2个进料螺旋,进料螺旋通过动カ传动装置带动,并使相邻进料螺旋速度相同,而旋向相反且螺旋交错重叠;所述的给料机上面设有入口法兰和下部设有出ロ法兰,出ロ法兰设在进料螺旋的末端的给料机的下方或右方。它通过ー组相互作用产生重叠区的螺旋的旋转,产生安全、连续、稳定、精确的投加计量及低磨损、自洁螺旋;同时能保证进料的连续性。上述多螺旋高精度石灰投加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加计量的精确性,保证了进料的连续性,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一些电厂的再生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石灰投加设备经常堵塞、下料不均匀、时大时小、易产生空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再生水回用深度处理的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石灰投加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投加设备经常堵塞、下料不均匀、时大时小、易产生空穴的问题,提高了石灰给料精确度和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降低了运行成本,使生产安全性得以很大提闻。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石灰投加装置,包括由石灰筒仓圆柱段、石灰筒仓过渡段和石灰筒仓锥斗段组成的石灰筒仓和与石灰筒仓锥斗段底部连接的给料机,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 ;所述给料机的给料螺旋为至少2个给料螺旋,相邻给料螺旋的速度相同,而旋向相反且螺旋交错重叠;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所述的给料机上还设有空穴料位探測开关。本实施例的石灰投加装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I)对于整个石灰筒仓来说,其关键部位就在于底部。普通的石灰筒仓由于底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大于45°的料仓,从物料本身来说,未能控制石灰的空穴架桥,极易导致石灰在料仓内形成空穴,不利于石灰下料,经常会引起堵塞。本技术的石灰投加装置,石灰筒仓底部的料斗段根据石灰的堆积角度等自然性质,采用料斗筒壁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不低于65°的料仓,这样,保证石灰粉的自然下料,有效地控制住了石灰的空穴架桥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灰粉下料堵塞的问题。(2)普通石灰投加装置的给料机由于采用的是单螺旋给料机,物料随着螺旋的旋转而旋转,从而分配到每个螺旋叶片上的粉料不均匀,即每个叶片的推进量是不一样的,导致物料输送断续,流量不稳定,计量精度较差。设置单螺旋给料机的系统需要采用连续震动料仓振动下料,再进入给料机,但因出口小,极易形成空穴堵塞。另外,采用连续震打料仓震动下料,易于导致物料被越压越实,堆积密度发生了变化,致使给料精度差而且不均匀。本技术的石灰投加装置中,给料螺旋为至少2个给料螺旋,相邻的给料螺旋的速度相同,而旋向相反且螺旋交错重叠。这样,石灰粉从石灰筒仓自然下料进入给料机后,由于每对螺旋旋转方向相反以在螺旋之间形成ー个物料输送区。物料输送区为ー对螺旋叶片的重叠区,物料在给料机内均匀往出ロ移动。这ー特点能确保物料输送精确的体积计量。同吋,还能确保位于给料机之上的料仓里的物料充满整个给料机的入口宽度而均匀喂料,不易形成空穴,因而降低了物料在料仓内架桥的风险,从而保证了给料精确度和连续性。(3)普通石灰投加装置因为下料采用的连续震动下料的方式下料,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有效解除空穴,反而使物料被越压越实,堆积密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石灰计量精度很差,也保证不了石灰输送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下料量时大时小,运行不稳定,电耗高。本技术的石灰投加装置在石灰筒仓锥斗段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给料机上设有空穴料位探测开关,以此监控料仓空穴振打系统的启停,一旦探测到给料机内有空穴形成,表明石 灰筒仓内也出现了空穴,就会自动启动石灰筒仓锥斗段的空穴振打系统,空穴振打系统的工作循序一直运行到空穴料位探测开关探測到空穴已经被解除(即给料机的后部又充满石灰)。空穴消除后,空穴振打系统2即刻停止,工作可靠,电耗极低。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优选6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的上开ロ圆心与下开ロ圆心的连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O 10° ,优选5 10°。 所述的给料机上部设有进粉ロ和下部设有出粉ロ,进粉ロ与石灰筒仓锥斗段的底部相通,出粉ロ设在给料机的给料螺旋的末端的右方。所述的给料螺旋的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灰投加装置,包括由石灰筒仓圆柱段(4)、石灰筒仓过渡段(5)和石灰筒仓锥斗段(6)组成的石灰筒仓(1)和与石灰筒仓锥斗段(6)底部连接的给料机(3),其特征是: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6)的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65°小于90°;所述给料机(3)的给料螺旋(10)为至少2个给料螺旋(10),相邻给料螺旋(10)的速度相同,而旋向相反且螺旋交错重叠;所述的石灰筒仓锥斗段(6)的外壁设有空穴振打系统(2),所述的给料机(3)上还设有空穴料位探测开关(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玉王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