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254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与储罐连通的压力表、阀门一、气化装置及回收罐,压力表、储罐、阀门一、阀门二、气化装置、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压力表、储罐、阀门三、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两条支路形成整个氧气回收系统,通过两条支路设计,既可将储罐中残留液氧经气化后有效回收,避免浪费,也可使本将放空的氧气进行回收,保证储罐的安全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 技术涉及一种回收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氧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气体是经加压以液态形式储存于储罐中,但随着季节性气温升高,储罐内气相压力升高,为安全起见,通常对储罐内气相部分进行放空处理。同时,当储罐内氧气使用完毕,不可避免地会残留部分液态氧于储罐底部。上述两种情况都容易造成氧气浪费,不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可将储罐内的残留液氧经气化后有效回收,也可避免放空处理时造成的氧气浪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与储罐连通的压力表、阀门一、气化装置及回收罐,压力表、储罐、阀门一、阀门二、气化装置、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压力表、储罐、阀门三、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两条支路形成整个氧气回收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通过气化装置设计,可将储罐中残留液氧经气化后有效回收,避免浪费;2、通过放空氧气回收支路设计,可避免储罐中压力过高,保证安全,同时将储罐内本将放空的气相部分进行回收,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氧气回收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储;2_压力表;3_阀门一 ;5_阀门二 ;7_阀门二 ;4_气化装置;6-回收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1,与储罐I连通的压力表2,阀门一 3、阀门二 5、阀门三7,气化装置4及回收罐6。储罐I、气化装置4、回收罐6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当储罐内大部分氧气使用完毕,储罐底部不可避免残留部分液态氧,液态氧经阀门一 3控制进入气化装置4,经气化后氧气由阀门二 5控制进入回收罐6。储罐I、阀门三7、回收罐6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压力表2显示储瓶内压力较大,缓慢打开阀门三7,使本将放空的氧气经管路进入回收罐6中,既保证了储罐的安全控制,·又达到气体回收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与储罐连通的压力表、阀门一、气化装置及回收罐,其特征在于压力表、储罐、阀门一、阀门二、气化装置、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压力表、储罐、阀门三、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两条支路形成整个氧气回收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与储罐连通的压力表、阀门一、气化装置及回收罐,压力表、储罐、阀门一、阀门二、气化装置、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压力表、储罐、阀门三、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两条支路形成整个氧气回收系统,通过两条支路设计,既可将储罐中残留液氧经气化后有效回收,避免浪费,也可使本将放空的氧气进行回收,保证储罐的安全控制。文档编号C01B13/02GK202625839SQ20122015506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朱德生 申请人:南通宏仁气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存放液氧的储罐、与储罐连通的压力表、阀门一、气化装置及回收罐,其特征在于:压力表、储罐、阀门一、阀门二、气化装置、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残留液氧回收支路,压力表、储罐、阀门三、回收罐依次串接形成放空氧气回收支路,两条支路形成整个氧气回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宏仁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