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63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属管桩运输装置,其特征是该分层码放装置主要由底托架、中托架和上托架由下至上依次叠架而成,此底托架为空腔的箱形架,此底托架主要由前立板Ⅰ、后立板Ⅰ、底板Ⅰ、中筋板Ⅰ、顶板Ⅰ和左右端头板Ⅰ组焊而成,该中托架和上托架的结构相同均为空腔的箱形架但上下相向设置,此中托架主要由前立板Ⅱ、后立板Ⅱ、底板Ⅱ、中筋板Ⅱ、顶板Ⅱ和左右端头板Ⅱ组焊而成,此中托架底部的圆弧形凹槽与底托架顶部的圆弧形凹槽的部位对应一致,同时,底托架、中托架和上托架上的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均略大于管桩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均小于管桩的半径,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适用于各类管桩的运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管桩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HC管桩运输的码放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低承台桩基础,PHC管桩是通过专业制造商采取先张法制作的定型产品,PHC管桩通过运输将其运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运输中一般采取管桩直接分层叠加法进行装车码放,然后采取二点支护加绳索紧固,但由于中间层叠之间没有保护措施,运输中管桩之间难以避免震动和松动失稳,致使管桩相互摩擦而局部损坏而不可使用,使管桩运输损耗率较大,PHC运输管桩合格率低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该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稳固,而且造型美观,既易于分层码放,保护管桩的表面,又制作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类管桩的运输,并可在运输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其特征是该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主要由底托架、中托架和上托架由下至上依次叠架而成,此底托架为空腔的箱形架,此底托架主要由前立板I、后立板I、底板I、中筋板I、顶板I和左右端头板I组焊而成,该前立板I和后立板I的结构相同且前后间隔地对称设置,前立板I和后立板I是均呈左右向且底边为水平直边、顶边为波纹边、左右端边为斜边的长条形板,此前立板I和后立板I底边的长度大于管桩运输车(车箱)底板宽度50-60mm,在此前立板I、后立板I的顶边对称地均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地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呈波纹形,且此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略大于管桩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又小于管桩半径,在前立板I与后立板I的底部之间焊装长条形水平底板I,此前立板I与后立板I均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此底板I的宽度可为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与后立板I之间的中部焊装长条形的水平中筋板I,此中筋板I的宽度可为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与后立板I的顶边之间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下方部位对应焊装波纹形的顶板I,此顶板I的宽度为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的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与后立板I的左右端边上对应焊装左右端头板I,组焊成空腔箱形的底托架,此外,在此底托架底面的左右端段上分别对称焊装空腔长方体的限位挡块并使此左右限位挡块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管桩运输车(车箱)底板的宽度,以将此底托架卡装在管桩运输车底板上并限位,在底托架的波纹形顶板I上安装防滑层,此防滑层可为橡胶垫,在底托架的前后外表面上和左右端头板I上均设置警示标记层,此警示标记层可为红白相间的标记,或着色或贴色膜;该中托架和上托架的结构相同均为空腔的箱形架但上下相向设置,现以中托架为例作进一步说明此中托架主要由前立板II、后立板II、底板II、中筋板II、顶板II和左右端头板II组焊而成,该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的结构相同且前后间隔地对称设置,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是均呈左右向且底边为波纹边、顶边为波纹边、左右端边为弧形边的长条形板,此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底边的长度等于管桩运输车(车箱)底板的宽度,在此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的顶边对称地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均呈波纹形边,在此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的底边也对称地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呈波纹形边,且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顶边上的各圆弧形凹槽对应位于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底边上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中部(即上下对应错位),而且前立板II和后立板II底边上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部位与前立板I和后立板I顶边上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部位对应一致,即中托架底部的圆弧形凹槽与底托架顶部的圆弧形凹槽的部位对应一致,同时,前立板II、后立板II上的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也略大于管桩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也小于管桩的半径,在前立板II、后立板II的底边之间对应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上方部位焊装长条波纹形底板II,此前立板II与后立板II均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此底板II的宽度为可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I与后立板II之间的中部焊装长条形的水平中筋板II,此中筋板II的宽度为可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 成,在前立板II与后立板II的顶边之间对应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下方部位焊装波纹形的顶板II,此顶板II的宽度为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的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I与后立板II的左右端边上对应焊装左右弧形端头板II,组焊成空腔箱形的中托架,在中托架的波纹形顶板II和底板II上分别安装防滑层,此防滑层也可为橡胶垫,在中托架的前后外表面设置警示标记层,此警示标记层可为红白相间的标记,或着色或贴色膜;使用时,先将各底托架分别置于运输车底板的前后二端段,并距离运输车底板前后端部分别为200 300mm,将各管桩自中部向左右二端对称吊装放置在底托架上的各圆弧形凹槽中,底托架放满后,将中部架吊装在底层管桩之上,再将各管桩自中部向左右二端对称吊装放置在中托架上,中托架上放满后,将上托架吊装在第二层管桩之上,依次进行,然后将专用紧固带分前后二端实施紧固,采取本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多层叠合二点支护运输管桩,十分稳固,管桩运输损耗率很低,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技术所提出的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不仅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使用方便稳固,既保护了管桩,又制作成本低廉,可适用各类管桩的运输,管桩运输损耗率很低,降低了施工成本。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提出的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件3 :底托架的A-A剖视示意图。图I、图 2 中:I、运输车底板 2、限位挡块 3、底托架 4、管桩 5、中托架 6、上托架 7、底板I 8、前立板I 9、中筋板I 10、顶板I 11、防滑层 12、后立板I 13、纟而头板I。具体实施方式从图I、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其特征是该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主要由底托架3、中托架5和上托架6由下至上依次叠架而成,此底托架3为空腔的箱形架,此底托架3主要由前立板I 8、后立板I 12、底板I 7、中筋板I 9、顶板I 10和左右端头板I 13组焊而成,该前立板I 8和后立板I 12的结构相同且前后间隔地对称设置,前立板I 8和后立板I 12是均呈左右向且底边为水平直边、顶边为波纹边、左右端边为斜边的长条形板,此前立板I 8和后立板I 12底边的长度大于管桩运输车底板I宽度50-60mm,在此前立板I 8、后立板I 12的顶边对称地均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地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呈波纹形,且此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略大于管桩4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又小于管桩4的半径,在前立板I 8与后立板I 12的底部之间焊装长条形水平底板I 7,此前立板I 8与后立板I 12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此底板I 7的宽度可为80 100mm,可采用厚度为12 15mm钢板切割而成,在前立板I 8与后立板I 12之间的中部焊装长条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其特征是:该PHC管桩运输的分层码放装置主要由底托架(3)、中托架(5)和上托架(6)由下至上依次叠架而成,此底托架(3)为空腔的箱形架,此底托架(3)主要由前立板Ⅰ(8)、后立板Ⅰ(12)、底板Ⅰ(7)、中筋板Ⅰ(9)、顶板Ⅰ(10)和左右端头板Ⅰ(13)组焊而成,该前立板Ⅰ(8)和后立板Ⅰ(12)的结构相同且前后间隔地对称设置,前立板Ⅰ(8)和后立板Ⅰ(12)是均呈左右向且底边为水平直边、顶边为波纹边、左右端边为斜边的长条形板,此前立板Ⅰ(8)和后立板Ⅰ(12)底边的长度大于管桩运输车底板(1)宽度50?60mm,在此前立板Ⅰ(8)、后立板Ⅰ(12)的顶边对称地均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地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均呈波纹形,且此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略大于管桩(4)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又小于管桩(4)的半径,在前立板Ⅰ(8)与后立板Ⅰ(12)的底部之间焊装长条形水平底板Ⅰ(7),在前立板Ⅰ(8)与后立板Ⅰ(12)之间的中部焊装长条形的水平中筋板Ⅰ(9),在前立板Ⅰ(8)与后立板Ⅰ(12)的顶边之间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下方部位对应焊装波纹形的顶板Ⅰ(10),在前立板Ⅰ(8)与后立板Ⅰ(12)的左右端边上对应焊装左右端头板Ⅰ(13),组焊成空腔箱形的底托架,此外,在此底托架(3)底面的左右端段上分别对称焊装空腔长方体的限位挡块(2)并使左右限位挡块(2)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管桩运输车底板(1)的宽度,底托架(3)卡装在管桩运输车底板(1)上,在底托架(3)的波纹形顶板Ⅰ(10)上安装防滑层(11),在底托架(3)的前后外表面上和左右端头板Ⅰ(13)上均设置警示标记层;该中托架(5)和上托架(6)的结构相同均为空腔的箱形架但上下相向设置,现以中托架(5)为例作进一步说明:此中托架(5)主要由前立板Ⅱ、后立板Ⅱ、底板Ⅱ、中筋板Ⅱ、顶板Ⅱ和左右端头板Ⅱ组焊而成,该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的结构相同且前后间隔地对称设置,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是均呈左右向且底边为波纹边、顶边也为波纹边、左右端边为弧形边的长条形板,此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底边的长度等于管桩运输车底板(1)的宽度,在此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的顶边对称地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均呈波纹形边,在此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的底边也对称地自左至右均布间隔开设圆弧形凹槽而均呈波纹形边,且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顶边上的各圆弧形凹槽对应位于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底边上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中部,而且前立板Ⅱ和后立板Ⅱ底边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部位与前立板Ⅰ(8)和后立板Ⅰ(12)顶边的各相邻圆弧形凹槽的部位对应一致,即中托架(5)底部的圆弧形凹槽与底托架(3)顶部的圆弧形凹槽的部位对应一致,同时,前立板Ⅱ、后立板Ⅱ上的各圆弧形凹槽的曲率半径也略大于管桩(4)的半径但各凹槽的高度也小于管桩(4)的半径,在前立板Ⅱ、后立板Ⅱ的底边之间对应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上方部位焊装长条波纹形底板Ⅱ,在前立板Ⅱ与后立板Ⅱ之间的中部焊装长条形的水平中筋板Ⅱ,在前立板Ⅱ与后立板Ⅱ的顶边之间对应位于各圆弧形凹槽的下方部位焊装波纹形的顶板Ⅱ,在前立板Ⅱ与后立板Ⅱ的左右端边上对应焊装左右弧形端头板Ⅱ,组焊成空腔箱形的中托架(5),在中托架(5)的波纹形顶板Ⅱ和底板Ⅱ上分别安装防滑层,在中托架(5)的前后外表面设置警示标记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茂祥徐惠魏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