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所述下支座是由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上分别设有一个对穿的腰圆孔,在所述左、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上支座主要由一个板状构件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构成,所述板状构件上设有二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顶面上的螺纹孔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所述凸台置于下支座上由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的槽孔内且与该槽孔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座结构简单,能够对模具的标高、错位以及开口尺寸进行调节,同时便于模具的钢结构与玻璃钢壳体分离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调节座,具体是指ー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
技术介绍
风カ发电机的叶片由PS面和SS面组成,在生产的过程中,一般是将叶片的PS面和SS面分别在两个半模上进行成型。当PS面和SS面分别制造完成后,以PS面作为旋转摸,SS面作为固定模,在固定模上涂上结构胶,旋转模翻转过来与固定模合在一起以完成整张叶片的制造。因此,在叶片的生产过程中,PS面作为旋转模需要经常进行翻转,钢结构在多次的翻转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局部钢结构变形;同时,作为阴模壳体的玻璃钢材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本身也会收缩造成变形,导致模具随之发生变形,因而对叶片的制造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便于叶片阴模壳体可以调节,有必要设计ー种与阴模模具壳体背部方管相联接的调节座,从而在产生不可回复的变形时,可以对阴模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能够对模具的标高、错位以及开ロ尺寸进行调节,同时便于模具的钢结构与玻璃钢壳体分离维护的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ー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所述下支座是由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上分別设有ー个对穿的腰圆孔,在所述左、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ー个螺纹孔;所述上支座主要由一个板状构件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构成,所述板状构件上设有ニ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顶面上的螺纹孔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所述凸台置于下支座上由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的槽孔内且与该槽孔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风电叶片模具的钢结构与玻璃钢壳体的随形钢管通过模具调节座来进行连接,可以对模具的标高、错位情况和开ロ尺寸进行调节,同时也便于模具的钢结构与玻璃钢壳体的分离维护。作为本技术的ー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台上设有ー个螺纹孔,所述上支座通过穿过所述前、后侧板上的腰圆孔且拧入所述凸台上的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下支座相连。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通过拧动螺栓,从而使上支座上的凸台沿着下支座上的槽孔的前后方向滑动来调节模具的错位和开ロ尺寸。作为本技术的另ー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板状构件上的腰圆孔与所述左、右侧板顶面上的螺纹孔之间还设有一些垫片,所述上支座通过穿过所述板状构件上的腰圆孔及垫片且拧入所述左、右侧板顶面上的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下支座相连。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通过增减垫片来调节模具的标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附图说明图1、2所示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I和上支座2 ;所述下支座I是由前、后侧板I 一 1、1 一 2和左、右侧板I 一 3、I 一 4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I 一 1、1 一 2上分別设有ー个对穿的腰圆孔I 一5,在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的顶面上分别设有ー个螺纹孔I 一 6 ;所述上支座2主要 由ー个板状构件2 — I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2 — I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2 — 2构成,所述板状构件2 — I上设有ニ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2 — I 一 I,所述凸台2 — 2置于下支座I上由前、后、左、右侧板I 一1、1 — 2、1 — 3、1 — 4围成的槽孔I 一 7内且与该槽孔I 一 7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下支座I与模具的钢结构相连接,所述上支座2与玻璃钢壳体随形钢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ー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凸台2 — 2上还设有ー个螺纹孔2 — 2 — 1,所述上支座2通过穿过所述前、后侧板I 一 1、1 一 2上的腰圆孔I 一 5且拧入所述凸台2 — 2上的螺纹孔2 — 2 — I的螺栓3与所述下支座I相连。这样在调节时,可以通过拧动螺栓3,从而使上支座2上的凸台2 — 2沿着下支座I上的槽孔I 一 7的前后方向滑动来调节模具的错位和开ロ尺寸。在本技术中,在所述板状构件2 — I上的腰圆孔2 — I 一 I与所述左、右侧板1-3,1 一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之间优选设置ー些垫片,所述上支座2通过穿过所述板状构件2 — I上的腰圆孔2 — I 一 I及垫片且拧入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的螺栓4与所述下支座I相连。这样在调节时,可以通过增减垫片来调节模具的标闻,图中未不。经过试用,本技术的调节座结构简单,能够对模具的标高、错位以及开ロ尺寸进行调节,同时便于模具的钢结构与玻璃钢壳体分离维护,获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I)和上支座(2);所述下支座(I)是由前、后侧板(I 一 I、I 一 2)和左、右侧板(I —3、1 一 4)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I 一 1、1 一 2)上分別设有ー个对穿的腰圆孔(I 一 5),在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的顶面上分别设有ー个螺纹孔(I 一 6);所述上支座(2)主要由ー个板状构件(2 — I)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2 — I)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2 — 2)构成,所述板状构件(2 — I)上设有ニ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I — 3、I —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2 — I 一 1),所述凸台(2 — 2)置于下支座(I)上由前、后、左、右侧板(I 一 I、I 一 2、I — 3、I — 4)围成的槽孔(I 一 7)内且与该槽孔(I 一 7)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 2)上还设有ー个螺纹孔(2 — 2 一 1),所述上支座(2)通过穿过所述前、后侧板(I 一 1、1 一 2)上的腰圆孔(I 一 5)且拧入所述凸台(2 — 2)上的螺纹孔(2-2-1)的螺栓(3)与所述下支座(I)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状构件(2—O上的腰圆孔(2 -1-1)与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之间还设有一些垫片,所述上支座(2)通过穿过所述板状构件(2 — I)上的腰圆孔(2 — I 一I)及垫片且拧入所述左、右侧板(I 一 3、1 一 4)顶面上的螺纹孔(I 一 6)的螺栓(4)与所述下支座(I)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所述下支座是由前、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上分别设有一个对穿的腰圆孔,在所述左、右侧板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上支座主要由一个板状构件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构成,所述板状构件上设有二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顶面上的螺纹孔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所述凸台置于下支座上由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的槽孔内且与该槽孔在前后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调节座,用于对模具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座包括下支座(1)和上支座(2);所述下支座(1)是由前、后侧板(1-1、1-2)和左、右侧板(1-3、1-4)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前、后侧板(1-1、1-2)上分别设有一个对穿的腰圆孔(1-5),在所述左、右侧板(1-3、1-4)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螺纹孔(1-6);所述上支座(2)主要由一个板状构件(2-1)和一个沿该板状构件(2-1)底面向下延伸的凸台(2-2)构成,所述板状构件(2-1)上设有二个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1-3、1-4)顶面上的螺纹孔(1-6)上下对应布置的腰圆孔(2-1-1),所述凸台(2-2)置于下支座(1)上由前、后、左、右侧板(1-1、1-2、1-3、1-4)围成的槽孔(1-7)内且与该槽孔(1-7)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