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钦祺专利>正文

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905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最主要是运用于立式车床的旋转台,在其旋转台的底下设有大齿轮,而该大齿轮得与第一传动装置及第二传动装置作啮合,其中第一传动装置得驱动旋转台以利于物件被加工,另第二传动装置得较为精密驱动旋转台以利于精密定位加工,例如钻孔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工具机,尤指旋转台的驱动机构的一种技术范畴。
技术介绍
工具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早已依据各种产业的加工需求而衍生多达十数种的特殊类型,其中例如立式车床。大部份车床的头部水平摆放(亦称卧式车床)。而立式车床使头部采垂直摆放,以使工件上、下料方便,尤其是大型圆盘状工件。也由于加工便利性的考量,通常会在立式统床的内部设有第一传动机构及第二传动机构,而第一传动机构最主要是驱动旋转台旋转以利于加工,而第二传动机构则提供旋转台分度定位而利于类似钻孔加工。请参阅图5、图6所示为一公知结构9,其最主要是在旋转台91下方设有分度机构,而该分度机构通常由单一小齿轮93与旋转台91下方的大齿轮92啮合,以致能驱动旋转台91分度定位。然而上述公知结构9因仅由单一小齿轮驱动旋转台91分度定位,往往在旋转台的大齿轮92、小齿轮93之间存在有齿隙94上的误差,当大齿轮92正转、逆转时,而严重影响旋转台的分度定位精度;相对地,也影响到加工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定位精度高的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本技术的设计人为实施上述目的,凭恃着长期对工具机的研究与构思,而创作出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包含有一旋转台,供加工物件夹持用;一大齿轮,位于旋转台的下方且与该旋转台作结合;一第一传动装置,与前述的大齿轮作结合,该第一传动装置内含有变速机构,该第一传动装置驱动旋转台旋转;及一第二传动装置,于前述大齿轮的周围安装有两个小齿轮,以及驱动该两个小齿轮的一驱动装置。小齿轮的一齿与大齿轮的一齿作顺向接触,而另一小齿轮的一齿得与大齿轮的另一齿作逆向接触,以消除大齿轮的正、逆转时的间隙,以进一步提高旋转台的定位精度。所述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中,该驱动装置更包含有一马达、一主动齿轮、一被动齿轮及一蜗杆、两个蜗轮,其中主动齿轮固设于马达的转轴,且被动齿轮固设于蜗杆,而两个蜗轮固接于小齿轮的下方;马达连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再驱动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再驱动蜗杆,最后蜗杆再驱动小齿轮。所述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中,该蜗杆的外周围设有两个驱动部位。所述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中,该大齿轮、小齿轮皆设为斜齿轮。所述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中,该马达设为伺服马达。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相较现有技术,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技术凭借第二传动装置的两个小齿轮分别啮合于旋转台下方大齿轮的外周围,通过该两个小齿轮进而可消除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隙误差,进而提高大齿轮的定位精度,连带提高旋转台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态样图;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第二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5和图6为公知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本技术A-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技术;1-旋转台;2_大齿轮;21-—齿;22_另一齿;23_正转;3_第一传动装置;31_变速机构;4_第二传动装置;40、41-小齿轮;42_驱动装置;421_伺服马达;422_主动齿轮;423_被动齿轮;424_蜗杆;4241-驱动部位;425_蜗轮;5_刀具主轴;
技术介绍
9-公知的传动机构;91_旋转台;92_大齿轮;93_小齿轮;94_齿隙。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上述目的、所运用技术手段及达成功效,本技术人将举较佳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I-图3所示,为本技术关于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包含有一旋转台I、一大齿轮2、第一传动装置3及第二传动装置4 ;其中,该旋转台1,在平面设有多个凹槽11,该凹槽11最主要是提供夹治具据以夹持加工物件以利于工具机的刀具主轴5加工;该大齿轮2,位于旋转台I的下方且与该旋转台I凭借多个螺丝将该大齿轮2固定结合于旋转台I的下方,致大齿轮2、旋转台I 一起连动,该大齿轮2与第一传动装置3、第二传动装置4接触啮合;该第一传动装置3,与前述的大齿轮2作结合,另该第一传动装置3内含有变速机构31,该第一传动装置3最主要是驱动旋转台I旋转 '及该第二传动装置4,于前述大齿轮2的周围安装有两个小齿轮40、41,以及驱动该两个小齿轮40、41的一驱动装置42 ;其中该驱动装置42更包含有一伺服马达421、一主动齿轮422、一被动齿轮423及一蜗杆424、两个蜗轮425,其中主动齿轮422固设于伺服马达421的转轴,且被动齿轮423固设于蜗杆424,而两个蜗轮425固接于小齿轮40、41的下方;凭借伺服马达421连动主动齿轮422,主动齿轮422再驱动被动齿轮423,被动齿轮423再驱动蜗杆424,蜗杆424再驱动蜗轮425,最后蜗轮425再连动小齿轮40、41。特别一提,该蜗杆424的外周围设有两个驱动部位4241,该大齿轮2、小齿轮40、41皆设为斜齿轮。请参阅图2A、图2B以及图3所示,将上述元件旋转台I的下方固接大齿轮2,然而该大齿轮2的外周围再与第一传动装置3、第二传动装置4的两个小齿轮40、41彼此啮合。通常,立式车床的旋转台I上面得夹住被加工物,再凭借第一传动装置3驱动旋转台I旋转,进而让刀具主轴5上的刀具可以对被加工物加工,另第一传动装置3设有变速机构31,可对旋转台I的转速作变换。该两个小齿轮40、41的下方分别固设有蜗轮425,然后第二传动装置4的伺服马达421的转轴连动主动齿轮422,该主动齿轮422再驱动被动齿423,而该被动齿423再连动蜗杆424,又该蜗杆424上的两个驱动部位4241再分别与前述的蜗轮425啮合。因此通过立式车床的电脑控制器对第二传动装置4的伺服马达421进一步作控制,若当旋转台I上的被加工物要进行分度加工时,则电脑控制器会令伺服马达421驱动,进而驱动旋转台I旋转角度以利刀具主轴5加工。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最主要是运用两个小齿轮40、41可消除驱动大齿轮2正、逆转时之间隙,其原理为小齿轮40的一齿401得与大齿轮2的一齿21作顺向接触, 而小齿轮41的一齿411得与大齿轮2的另一齿22作逆向接触。因此当伺服马达421驱动旋转台I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时,最主要是由小齿轮40驱动大齿轮2正转23,而小齿轮41则处于虚位且实际上并未驱动大齿轮2 ;而伺服马达421驱动旋转台I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时,最主要是由小齿轮41驱动大齿轮2逆转,而小齿轮40则处于虚位且实际上并未驱动大齿轮2。所以通过前述两个小齿轮40、41相对于大齿轮2的位置配置以消除驱动大齿轮2正、逆转时之间隙,使旋转台I较公知的旋转台取得较为精密及精准的定位。综合以上所述实施例,其所构成结构及所达成的功效均未曾见于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技术专利申请要件,恳请钧局明鉴,早日准予专利,至为感祷;需陈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立即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合予陈明。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旋转台,供加工物件夹持用; 一大齿轮,位于旋转台的下方且与该旋转台作结合; 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机的加工平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旋转台,供加工物件夹持用;一大齿轮,位于旋转台的下方且与该旋转台作结合;一第一传动装置,与前述的大齿轮作结合,该第一传动装置内含有变速机构,该第一传动装置驱动旋转台旋转;及一第二传动装置,于前述大齿轮的周围安装有两个小齿轮,以及驱动该两个小齿轮的一驱动装置;小齿轮的一齿与大齿轮的一齿作顺向接触,而另一小齿轮的一齿得与大齿轮的另一齿作逆向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祺
申请(专利权)人:张钦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