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内镜清洗消毒槽,属于医疗器械的领域。
技术介绍
内镜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诊疗设备,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软式内镜主要有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胆道镜、纤维喉镜等,由进入体内的镜身及置于体外的操纵部和导光缆组成。内镜使用时,体内的镜身直接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会粘附大量的粘液、血液和组织碎屑,因此内镜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人的检查,否则会引起交叉感染甚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第十一条的要求,内镜清洗消毒需通过流动水水洗、酶洗、消毒和漂洗四个步骤,方能实现对内镜充分的清洗和消毒。因此常见的内镜清洗消毒槽一般为四槽或五槽两种,四槽洗法为初洗一酶洗+清洗一消毒一漂洗;五槽洗法为初洗一酶洗一清洗一消毒一漂洗。两种 槽均适用于对胃镜、肠镜等医用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这类清洗消毒槽的优点是内镜清洗消毒槽设计无需通电,安全耐用,操作简单。不足之处在于消毒剂和酶洗剂的消耗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消毒剂和酶洗剂用量的节能型内镜清洗消毒槽,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内镜清洗消毒槽,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由4?5个平行排列的槽体(1)构成,所述槽体(1)上分别设有给水装置(2)和出水装置(3),各槽体(1)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琴,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