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71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使用时,将头带套于头顶额头高度固定并将颏托罩在颏部假体所在位置,通过牵拉带向上牵引颏托形成对假体及其周边位置的压迫,起到止血及固定假体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绷带包扎固定方式,使用该固定器操作更加方便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另外,采用中部薄边缘厚的弹性颏托,既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手术损伤部位的轻压迫,通过辅助牵引带可调整颏托的压迫方向至最佳,使压迫和固定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隆颏术后用于对假体进行固定及压迫止血的术后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隆颏术一般有口内黏膜切口和颏下皮肤切口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均需要分出骨膜下腔隙后置入假体,手术后需进行加压固定包扎处理,以固定假体和压迫止血。现有技术中,术后处理是通过绷带胶布等进行包扎,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I)包扎和拆除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效率低下;2)压迫假体的方向不易控制,完全依赖于包扎者的操作,影响压迫和固定效果;3)包扎后不美观,影响患者形象。因此,需探索一种可用于隆颏术术后压迫固定假体的装置,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 绷带包扎方式,克服绷带包扎方式所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该固定器采用颏托固定代替现有的绷带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扎不便、压迫方向不易控制及包扎后影响患者形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进一步,所述颏托由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头带(1)、设置于头带(1)下方的颏托(2)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1)与颏托(2)的牵拉带(3),所述颏托(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3)下端连接于颏托(2)的左右两端,牵拉带(3)上端连接于头带(1)的左右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亮赵映兰李翔石小花樊东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