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使用时,将头带套于头顶额头高度固定并将颏托罩在颏部假体所在位置,通过牵拉带向上牵引颏托形成对假体及其周边位置的压迫,起到止血及固定假体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绷带包扎固定方式,使用该固定器操作更加方便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另外,采用中部薄边缘厚的弹性颏托,既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手术损伤部位的轻压迫,通过辅助牵引带可调整颏托的压迫方向至最佳,使压迫和固定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隆颏术后用于对假体进行固定及压迫止血的术后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隆颏术一般有口内黏膜切口和颏下皮肤切口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均需要分出骨膜下腔隙后置入假体,手术后需进行加压固定包扎处理,以固定假体和压迫止血。现有技术中,术后处理是通过绷带胶布等进行包扎,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I)包扎和拆除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效率低下;2)压迫假体的方向不易控制,完全依赖于包扎者的操作,影响压迫和固定效果;3)包扎后不美观,影响患者形象。因此,需探索一种可用于隆颏术术后压迫固定假体的装置,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 绷带包扎方式,克服绷带包扎方式所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该固定器采用颏托固定代替现有的绷带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扎不便、压迫方向不易控制及包扎后影响患者形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进一步,所述颏托由弹性环和连接在弹性环内圈的弹性膜构成;进一步,还包括辅助牵拉带,所述辅助牵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牵拉带上;进一步,所述头带、牵拉带和辅助牵拉带的长度可调;进一步,所述头带、牵拉带和辅助牵拉带均为弹性带;进一步,所述颏托由硅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使用时,将头带套于头顶额头高度固定并将颏托罩在颏部假体所在位置,通过牵拉带向上牵引颏托形成对假体及其周边位置的压迫,起到止血及固定假体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绷带包扎固定方式,使用该固定器操作更加方便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另外,采用中部薄边缘厚的弹性颏托,既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手术损伤部位的轻压迫,通过辅助牵引带可调整颏托的压迫方向至最佳,使压迫和固定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颏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I、设置于头带I下方的颏托2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I与颏托2的牵拉带3,所述颏托2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颏托采用医用硅胶制成凹形或弹性变形后呈凹形,与人体颏部相适应,以提高其对颏部的包覆效果,使压迫更均匀,对假体固定更有效,所述牵拉带3下端连接于颏托2的左右两端,牵拉带3上端连接于头带I的左右两端,对于隆颏术固定器,左右是以面部为基准而言,该固定器使用时套在患者头上即可,使用方便,相对于绷带包扎来说,也更加美观大方,甚至可通过穿戴帽子来掩盖头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颏托2由弹性环2a和连接在弹性环2a内圈的弹性膜2b构成,弹性环的厚度相对弹性膜更高相对于弹性膜更不易变形,牵拉带连接在弹性环上进行牵拉,弹性环所包围的部分即为压迫区域,弹性膜变形适应颏部形状,压迫均匀,可适应不同患者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颏部,通用性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辅助牵拉带4,所述辅助牵拉带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牵拉带3上,通过辅助牵拉带可调整牵拉带的牵拉方向,使颏托向后斜上牵拉,满足术后包扎的技术要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带I、牵拉带3和辅助牵拉带4的长度可调,可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另外,所述头带I、牵拉带3和辅助牵拉带4均为弹性带也能提高固定器的通用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头带(I)、设置于头带(I)下方的颏托(2)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I)与颏托(2)的牵拉带(3),所述颏托(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3)下端连接于颏托(2)的左右两端,牵拉带(3)上端连接于头带(I)的左右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颏托(2)由弹性环(2a)和连接在弹性环(2a)内圈的弹性膜(2b)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牵拉带(4),所述辅助牵拉带(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牵拉带(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I)、牵拉带(3)和辅助牵拉带(4)的长度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I)、牵拉带(3)和辅助牵拉带(4)均为弹性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颏托(2)由硅胶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包括环形头带、设置于头带下方的颏托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与颏托的牵拉带,所述颏托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下端连接于颏托的左右两端,牵拉带上端连接于头带的左右两端,使用时,将头带套于头顶额头高度固定并将颏托罩在颏部假体所在位置,通过牵拉带向上牵引颏托形成对假体及其周边位置的压迫,起到止血及固定假体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绷带包扎固定方式,使用该固定器操作更加方便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另外,采用中部薄边缘厚的弹性颏托,既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手术损伤部位的轻压迫,通过辅助牵引带可调整颏托的压迫方向至最佳,使压迫和固定效果更好。文档编号A61F13/12GK202620001SQ20122025443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韶亮, 赵映兰, 李翔, 石小花, 樊东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隆颏术术后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头带(1)、设置于头带(1)下方的颏托(2)和两根用于连接头带(1)与颏托(2)的牵拉带(3),所述颏托(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带(3)下端连接于颏托(2)的左右两端,牵拉带(3)上端连接于头带(1)的左右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亮,赵映兰,李翔,石小花,樊东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