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凌云专利>正文

股骨颈髓内交锁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653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髓内交锁内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股骨外侧的钢板,所述的钢板通过其下端的三个锁定孔和锁钉固定在股骨上端骨,所述的钢板连接有一抗旋转钉,所述的抗旋转钉与植入股骨头的交锁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易,解决了股骨粗隆骨折术后出现股骨的头颈部与螺钉之间松动的问题,使术后骨折复位后内固定更加坚固稳定,减少了因器械松动而产生的手术失败的风险,这一内固定装置的发明专利技术也为手术医生治疗股骨粗隆及股骨上段骨折提供更多的手术方式的选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于年龄较大人群罹患骨折类型,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每年股骨粗隆骨折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保守治疗有诸多并发症,20世纪60后,内固定治疗逐渐成为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术内固定的目的是使骨折获得良好复位,牢固固定,以便患者早期离床行肢体活动及部分负重,防止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目前有以下几种内固定方式多枚空心内固定,多枚空心螺钉呈倒三角形分布,最下I枚靠近股骨距。但是此法 内固定强度低,抗股骨头的旋转,及剪切力都不足,只是可用于Evans I a、I b型稳定型骨折,但对于其他骨折类型,由于固定不可靠当视为禁忌。动力髋螺钉(DHS)。该系统以I根粗大的宽螺纹拉力螺钉与套筒钢板及加压螺钉连接,在复位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使两骨折端靠拢,产生静力加压作用,对顺粗隆间骨折可获得动力加压作用。但该系统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能力弱,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的拉力螺钉切出率;动力髁螺钉(95° DCS)。DCS类似悬臂梁系统,负重时负重力首先加于钢板的短臂,然后再分散至各螺钉上。该系统较上述类型具有一定抗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股骨颈髓内交锁内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股骨外侧的钢板,一枚防旋螺钉和一枚交锁钉组成,所述的钢板通过下端三个锁定螺钉固定在股骨上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上端设连接有一防旋螺钉孔,该孔与防旋螺钉相连接;所述的防旋螺钉与植入股骨头下即股骨颈与股骨头交接处的交锁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凌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