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备刚专利>正文

一种锁骨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53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骨髓内钉,其中,包括条状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一端弯曲成钩状结构,所述本体另一端环设有径向凸起;所述本体用于插入待连接部位的通孔,所述钩状结构用以钩挂所述通孔一端开口处的孔壁,所述径向凸起用以卡制所述通孔另一端使所述本体不能自所述钩状结构一端脱出所述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小切口微创手术即可实施,克服普通髓内固定物固定稳定性不足,抗旋转及轴向不稳等缺陷,且可防止钉漂移及退钉,并可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与遮挡效应,取钉时只需局部麻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骨骼固定器械,尤其是ー种锁骨髄内钉。
技术介绍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锁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 10%,且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常发生在锁骨中段,多为横断或斜行骨折,内侧断端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常向上后移位,外侧端受上肢的重力作用向内、下移位,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错位缩短畸形,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維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維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为避免畸形情况的发生,目前较多的选择是进行手术采用钢板或者髓内针固定。采用钢板固定需要较大的切ロ使得术后疤痕增生影响美观,且需要剥离较大面积的骨膜使得骨不连率高,钢板还存在应カ集中易导致固定失败及应力遮挡导致取出内固定物后易再骨折的缺陷,此外采用钢板固定的感染率也较高。采用髓内针固定虽然使手术创ロ较小,但是髓内针固定稳定性不足,易出现骨折再移位,并存在内置物漂移、退针及断针的现象,影响锁骨愈合,严重时会造成髓内针向肺内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一端弯曲成钩状结构,所述本体另一端环设有径向凸起;所述本体用于插入待连接部位的通孔,所述钩状结构用以钩挂所述通孔一端开口处的孔壁,所述径向凸起用以卡制所述通孔另一端使所述本体不能自所述钩状结构一端脱出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一端弯曲成钩状结构,所述本体另一端环设有径向凸起;所述本体用于插入待连接部位的通孔,所述钩状结构用以钩挂所述通孔一端开口处的孔壁,所述径向凸起用以卡制所述通孔另一端使所述本体不能自所述钩状结构一端脱出所述通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锁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主要由设于所述径向凸起上沿所述径向凸起直径方向穿透所述径向凸起的第一螺孔和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螺栓形成,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螺栓用以穿透待连接部位通孔于所述径向凸起一端的孔壁并与所述第一螺孔连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锁骨髓内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主要由设于所述径向凸起上沿所述径向凸起直径方向穿透所述径向凸起的第二螺孔和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备刚
申请(专利权)人:付备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