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针具,具体为一种中医微创松解钩针,适用于浅筋膜、深筋膜劳损病治疗。
技术介绍
传统中医根据《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镌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缇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九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寸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晕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但《黄帝内经》未绘九针图形,至宋代《济生拔萃》方初绘九针图。古代使用的9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医针。首载于《灵枢》中。分别为毫针。长I. 6寸,针头大而针尖锐利,用于浅刺泄热。圆针。长1.6寸,针身粗大,针尖 呈卵圆形,用于按摩皮肉。镌针。长4寸,针身粗大而尖圆如黍粟,用于按脉候气,治疗脉气虚少者。锋针。长I. 6寸,针身为三棱形,针锋三面有口,十分锐利,用于刺络放血。铍针。长4寸,宽2.5分,形如剑锋,用于排脓放血,治疗痈肿。圆利针。长I. 6寸,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用于治疗急性痹证。毫针。长I. 6寸或3. 6寸,针身较细,针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样尖锐,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能扶正祛邪。长针。长7寸 ...
【技术保护点】
中医微创松解钩针,由钩针尖、钩针刃、钩针板、针身、扁葫芦型针柄、透拨针身、透拨针尖组成,其特征在于:钩针尖、钩针刃、钩针板组成钩针,钩针板的两边为钩针刃,钩针刃汇集到顶端为钩针尖,钩针的基部连接针身,针身连接扁葫芦型针,扁葫芦型针柄连接透拨针身,透拨针身自针柄部逐渐缩小,透拨针身顶端为透拨针尖,透拨针尖圆头无刃。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