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中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507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中底,包括脚床及模型中底。脚床连接于模型中底上并与模型中底形成一密闭的收容腔,模型中底具有凸伸入收容腔内的阻挡支撑件,阻挡支撑件呈间隔设置并与脚床相抵触,相邻两阻挡支撑件形成集沙沟,所有形成的集沙沟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的导引通道,模型中底的侧壁开设有与导引通道连通的排沙孔,脚床开设有若干贯穿该脚床的正面和背面的漏沙孔,漏沙孔与导引通道相对并与导引通道相连通,阻挡支撑件和模型中底的硬度系数均比脚床正面的硬度系数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引通道借助漏沙孔和排沙孔实现与外部连通,使气体的对流效果更好,十分容易地排出水、沙及气体;同时,能对使用者进行按摩和释压作动,从而增加穿着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中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排沙、排水和排气的鞋中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消费品的种类、款式及质量均提出新的要求,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追求。其中,鞋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目前,一般应用于鞋上的鞋中底主要包括两层,位于背面的橡胶层和粘接于橡胶层上的织布层,通常橡胶层采用EVA(英文全称为Ethylene-Vinyl Acetate,中文的俗称为橡皮胶,其化学名称为乙烯-醋酸乙烯脂)发泡材料或者PU材料(化学名称为聚氨脂树 脂)。但是这些产品的透气性较差,使用者行走时间稍长就会产生难闻的异味,特别是对于汗脚的人来说更为严重。因此,上述的鞋中底在透气方面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鞋中底的透气性能做出了技术改进,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是在鞋中底的背面开设有若干使空气流通的沟槽,该沟槽由鞋中底外通至鞋中底末端处,再将鞋中底末端延长至脚后跟上方的鞋口附近,由于用于空气流通的沟槽位于整个鞋中底的底面,因此气体无法实现上下流通,造成气体很难排出,从而鞋子内产生异味;另外一种改方案是在鞋中底上开设通孔,该通过贯穿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中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床及模型中底,所述脚床连接于所述模型中底上并与所述模型中底形成一密闭的收容腔,所述模型中底具有凸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阻挡支撑件,所述阻挡支撑件呈间隔设置并与所述脚床相抵触,相邻两所述阻挡支撑件形成集沙沟,所有形成的所述集沙沟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的导引通道,所述模型中底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通道连通的排沙孔,所述脚床开设有若干贯穿该脚床的正面和背面的漏沙孔,所述漏沙孔与所述导引通道相对并与所述导引通道相连通,所述阻挡支撑件和模型中底的硬度系数均比所述脚床正面的硬度系数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昌
申请(专利权)人:奢法尔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